劉利軍
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約翰杜威曾經(jīng)說過,教育就是一個生活的過程,只有在教育中體現(xiàn)出生活,才能讓教育生機勃勃,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夠從英語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出發(fā),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將更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教學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在本文中筆者將就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生活化進行以下探究。
1. 課堂教學生活化應遵循的原則
在最新推行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標準中明確地提出了在教學中要充分地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英語學習資源進行教學,通過學生對于知識的親切感,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從而拓寬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與英語實踐能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采用生化的教學策略時必須要遵循以下兩點原則,首先是主體性原則,主體性原則就是以學生為主體,這是教學改革中所倡導的一種教學思想,因此采用生活化的教學策略時,也必須要體現(xiàn)出主體性原則,能夠從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方式以及認識方式出發(fā),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進行生活化的教學,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出生活化的教學價值。其次是要體現(xiàn)出趣味性的原則,列夫托爾斯泰曾經(jīng)說過,任何強制性的教育都不是成功的,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是一種成功的教學。因此教師在進行生活化的教學時,也應該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fā),從而激起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
2.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生活化策略
2.1 教學內容生活化
在進行初中英語教學時,教師能夠將生活資源與教材內容相結合,運用一些真實的社會事件將教學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不但有助于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也可以在與時俱進的教學中,加深學生對于英語文化的認知。
例如,在學習《Id like some noodles》這節(jié)課程時,教師就可以從美食出發(fā),闡釋國外以及國內的一些關于美食的文化,讓學生在這種生活化的英語學習內容中,加深對中西方文化的認識,這在跨文化交際不斷深入的今天,對于學生的幫助是巨大的。除此之外在教學的過程中,將一些重要的新聞事件融入到課堂知識之中,并讓學生運用英文去表達自己對這些社會事件的看法,不但有助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教學方法。
2.2教學設計生活化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一節(jié)課程只有短短的45分鐘,因此既要保障教學質量,又要提升教學效率,對于教師而言是很大的一個挑戰(zhàn),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做好教學設計,這是課堂教學的基礎,也是教學效率提升的前提條件,而教學設計生活化則更有助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例如,在學習《Whats the matter?》這節(jié)課程時,在教學中主要是以“health”為主題,通過對身體健康情況的描述提出一些有效的健康建議,從教學內容分析,這是一個比較生活化的題材,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較實用,但是為了能夠進一步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可以采取情景模擬的方式,讓學生分別去扮演病人和醫(yī)生,在進行口語訓練的同時,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就是一種有效的生活化教學設計體現(xiàn),有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
2.3 作業(yè)布置生活化
在進行初中英語教學中,有效的作業(yè)布置與設計可以幫助學生內化知識,這也是教師教學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但是在以往的教學中雖然很多教師意識到了作業(yè)布置的重要性,但是在進行作業(yè)設計時往往會采用題海戰(zhàn)術的方式,這種作者布置方式不但易引起學生的厭煩心理,也很難發(fā)揮出作業(yè)內化知識的效果,是一種得不償失的教學方式,因此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教師能夠采用生活化的方式,將英語融入到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可以實現(xiàn)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例如讓學生去搜集一些有關英語的諺語與名言,在或者開展一些生活化的作業(yè)活動,進行英語書法展以及英語賀卡制作等,通過這些具有生活化而又開放化的作業(yè)布置,給予學生更多的展示自我空間,這是從本質上培養(yǎng)學生英語能力的方法。
3. 總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理解,因此在未來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更加充分地挖掘生活資源,加深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親切感,從而為初中英語教學注入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1] 湯麗拿, 吳菲. 高中英語課程資源開發(fā)和利用情況調查[J]. 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 2011(01).
[2] 王麗娜. 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一六七教學模式建構研究[J]. 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 2013(08).
(作者單位:山東省鄒平縣九戶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