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偉
(南陽醫(yī)學高等??茖W校第一附屬醫(yī)院放射科 河南南陽 473000)
256排螺旋CT低劑量掃描技術在肋骨骨折中的診斷價值分析
余偉
(南陽醫(yī)學高等??茖W校第一附屬醫(yī)院放射科 河南南陽 473000)
目的:探討256排螺旋CT低劑量掃描技術在肋骨骨折中的診斷價值。方法:選擇我院93例肋骨骨折患者,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常規(guī)劑量200 mA組、低劑量30 mA組和低劑量50 mA組,每組31例。三組均在管電壓(120 kV)、層厚(1 mm)等參數(shù)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分別以常規(guī)劑量(200 mAs),低劑量(30 mAs)、(50 mA)實行掃描,比較三組圖像質量評分及掃描時輻射劑量值。結果:三組圖像質量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低劑量組長度劑量乘積(DLP)、容積劑量指數(shù)(CTDIvol)均低于常規(guī)劑量200 mA組,且30 mA組低于50 mA組(P<0.05)。結論:在肋骨骨折診斷中應用256排螺旋CT低劑量掃描技術可有效保證圖像質量,降低輻射質量。
肋骨骨折;256排螺旋CT;低劑量;圖像質量
肋骨骨折為胸部外傷常見合并癥之一。多層螺旋CT后重建技術有助于清晰顯示肋骨骨折部位及對位、對線情況,降低肋骨骨折漏診率,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但常規(guī)CT檢查輻射劑量較高,且乳腺、甲狀腺、眼晶狀體等均屬X射線較敏感器官,因此運用該方法檢查會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一定損害[1]。如何降低CT檢查時的輻射損害成為臨床研究熱點課題。本研究選擇93例肋骨骨折患者,分組對比,旨在觀察256排螺旋CT低劑量掃描技術在肋骨骨折中的診斷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93例肋骨骨折患者,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常規(guī)劑量200 mA組、低劑量30 mA組和低劑量50 mA組,每組31例。常規(guī)劑量200 mA組:男19例,女12例;年齡19~63歲,平均年齡(44.85±8.73)歲。低劑量30 mA組:男21例,女10例;年齡21~62歲,平均年齡(45.28±8.36)歲。低劑量50 mA組:男20例,女11例;年齡20~63歲,平均年齡(44.17±8.15)歲。對比各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查方法三組均在管電壓(120 kV)、層厚(1 mm)等參數(shù)保持不變情況下,分別以常規(guī)劑量(200 mAs),低劑量(30 mAs)、50 mA組實行掃描。具體為:均采用256排螺旋CT機(荷蘭Philips Heahheare,Brilliance iCT),掃描范圍由胸廓入口上緣到第12肋骨下緣;掃描參數(shù)為管電壓120 kV,層厚1 mm,層間1 mm,螺距1.1 mm,在此參數(shù)基礎上30 mA組、50 mA組、200 mA組的管電流值分別設定為30 mA、50 mA、200 mA;將獲得的橫斷面影像傳送至工作站,采取CT多平面重組與容積再現(xiàn)后重組,由三名經(jīng)驗豐富的影像學醫(yī)師應用雙盲法對橫斷面和后重組圖像質量實行評價。
1.3 觀察指標(1)比較各組掃描時長度劑量乘積(Dose-Length Product,DLP)、容積劑量指數(shù)(CTDIvol)等輻射劑量值;(2)比較三組圖像質量評分,為1~4分,1分表示骨皮質大部分完整,影像噪聲大,重組影像存在嚴重偽影,無法滿足診斷需要;2分為骨皮質清晰度尚可,影像噪聲較大,但對肋骨觀察無明顯影響,重組影像有少許偽影,較符合診斷需求;3分表示骨皮質清晰,影像噪聲較小,重組影像不存在偽影,基本符合診斷要求;4分為骨皮質銳利,且影像噪聲小,重組影像不存在偽影,可良好滿足診斷要求[2]。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軟件SPSS18.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組圖像質量評分200 mA組、30 mA組、50 mA組圖像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圖像質量評分(分,±s)
表1 3組圖像質量評分(分,±s)
2.2 三組輻射劑量值低劑量組長度劑量乘積(DLP)、容積劑量指數(shù)(CTDIvol)均低于常規(guī)劑量200 mA組,且30 mA組低于50 mA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輻射劑量值(±s)
表2 三組輻射劑量值(±s)
注:與200mA組相比,*P<0.05;與50mA組相比,#P<0.05。
CT檢查為肋骨骨折診斷中常用影像學手段,其掃描速度較快,可獲得三維立體圖像,準確顯示骨折類型及移位方向,并能對骨折進行立體觀察,有助于識別微小骨密度異常變化,可減少誤診、漏診情況發(fā)生,具有較高應用價值。但常規(guī)CT檢查時輻射劑量較大,同時X射線會通過對放射線較敏感的甲狀腺、眼晶狀體,風險較大。如何在滿足臨床診斷需求情況下降低CT檢查輻射劑量受到臨床廣泛關注。
隨CT技術不斷發(fā)展,尤其是后處理技術不斷改進,CT圖像處理能力大幅度增強,為應用低劑量CT檢查提供了條件。有關研究[3]報道,影響CT輻射劑量的主要因素包括:X線管電壓、管電流、螺距、曝光時間等。CT檢查輻射劑量同螺距具有顯著負相關,圖像噪聲不變前提下,在單層螺旋CT上能通過適當增加螺距進而降低輻射劑量,但于多層螺旋CT上上調(diào)螺距會導致電流與噪聲增加,同時可造成Z軸空間分辨率下降;X線劑量和管電壓之間呈正相關,下調(diào)管電壓能使CT輻射劑量降低,但其亦會造成噪聲增加;而通過下調(diào)管電流為降低CT輻射劑量最有效方式,其雖使圖像噪聲一定增加,但主要影響圖像低對比分辨率,導致肝臟、腦等低對比組織細節(jié)顯示困難,而對肋骨、軟組織等高對比組織分辨率無明顯影響[4]。
本研究結果顯示,各低劑量組DLP、CTDIvol均低于200 mA組,其中30 mA組又低于50 mA組(P<0.05),有力佐證應用256排螺旋CT低劑量掃描技術可明顯降低輻射質量。而各低劑量組圖像質量評分與200 mA組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提示應用256排螺旋CT低劑量掃描技術可有效保證圖像質量。綜上所述,在肋骨骨折診斷中256排螺旋CT低劑量掃描技術可在保證圖像質量的基礎上,有效降低輻射質量。
[1]李鳳琪,沈健,祝躍明.多排螺旋CT低劑量掃描技術對未骨化肋軟骨和肋骨損傷的診斷價值[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3,18(2):256-258
[2]孫濤,張廉良,韓善清.多排螺旋CT低劑量掃描技術在肋骨骨折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學裝備,2016,13(9):60-62
[3]陳根.低劑量CT掃描診斷肋骨骨折的臨床應用[J].臨床研究,2016,24 (11):216-217
[4]張鵬,都基權,孫百勝,等.64層螺旋CT低劑量掃描在肋骨骨折檢查中的應用[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5,25(4):666-668
R445.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2.064
2017-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