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孫氏弘一齋書畫鑒藏

      2017-06-05 14:15:23李蘭
      中國書畫 2017年2期
      關(guān)鍵詞:睢陽上海博物館題跋

      ◇ 李蘭

      孫氏弘一齋書畫鑒藏

      ◇ 李蘭

      孫煜峰,原名壽喜,后易名壽熙,江陰人。孫煜峰為上海著名實業(yè)家,平生酷愛書畫,鑒藏歷代書畫作品數(shù)百件,庋藏于其書室“弘一齋”中。孫煜峰及其家屬,于1965年、1981年兩次向上海博物館捐贈書畫類文物160件。

      一、自強不息的人生歷程

      壽熙生于清末亂世,6歲喪父,由母親張孺人獨自撫養(yǎng)兄弟五人。身處紛亂的年代,歷經(jīng)家庭不幸,鑄就了壽熙堅韌不拔的個性。自少年時代,壽熙就勤學(xué)好問,苦因家境不佳而未能實現(xiàn)讀書深造的夢想。15歲時,壽熙因家貧輟學(xué),經(jīng)人介紹進入上海湯漢記棉紗號做學(xué)徒,后又兼任會計一職。學(xué)徒生活異常辛勞,壽熙每晚必自修珠算、簿記、書法、尺牘的同時,還在寰球中國學(xué)生會夜校英文科及市北公學(xué)夜校學(xué)習(xí)深造。受林譯小說的影響,壽熙益知:“非習(xí)勞無以進業(yè)”,自修愈加勤勉。17歲時,壽熙讀梁簡文帝《詠朝日》詩:“團團出天外,煜煜上層峯。光隨浪高下,影逐樹輕濃。”深喜之,遂更字為“煜峰”。這也似乎預(yù)示著孫煜峰的人生如同初升的太陽,在自強不息中不斷追求人生的更高境地。1929年,孫煜峰登莫干山療養(yǎng),下山后讀經(jīng)悟道:“境由心造,心隨境遷,何莫而非幻耶?!笔及l(fā)心皈依為佛弟子,并自名所居為“弘一齋”,語出《無量壽經(jīng)》:“發(fā)斯弘誓,建此愿已,一向?qū)V?,莊嚴(yán)妙土?!币源俗悦?。三十而立,孫煜峰自勉曰:“行年三十,百無一成。自名所居曰‘漱廬’,漱,瀚也。除舊布新,日新其德,將以自勵耳?!贝撕?,孫煜峰以“漱廬主人”自稱,這是其人生鍥而不舍、不斷精進的寫照。

      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孫煜峰在上海的工商業(yè)界逐漸嶄露頭角,經(jīng)營的業(yè)務(wù)涉及棉紗布、房地產(chǎn)和中外證券等多個領(lǐng)域。抗戰(zhàn)勝利后,孫煜峰已是閘北水電公司最大的股東,出任上海閘北水電公司常駐常務(wù)董事,同時,任職裕康房地產(chǎn)公司總經(jīng)理等職務(wù)。解放前夕,在共產(chǎn)黨的影響下,相信實業(yè)救國、接受進步思想的孫煜峰決定將自己全部的產(chǎn)業(yè)及收藏的文物書畫留下,自己和家人也不去香港,留在上海等待迎接新中國的到來。1953年,閘北水電公司(當(dāng)時全國最大的民營發(fā)電廠)參加了公私合營。孫煜峰主動放棄定息,立志做個自食其力的勞動者。為此,政府對其給予極高評價,歷任上海公私合營房地產(chǎn)公司副經(jīng)理,上海市工商聯(lián)副秘書長,民建市委委員,上海市政協(xié)第三、第四屆常委等職務(wù)?!?〕

      二、弘一齋書畫鑒藏之路

      20世紀(jì)上半葉的中國,時局動蕩,戰(zhàn)亂頻繁。“作為江南商業(yè)文化中心的上海,往來其間的古書畫文物,幾乎囊括了現(xiàn)今海內(nèi)外各大公私機構(gòu)及藏家的主要藏品。大批鑒藏家及學(xué)者云集滬上,形成以龐萊臣、張珩、吳湖帆、蔣祖詒等為核心的藏家群體,其規(guī)模足與京城對峙,為當(dāng)時書畫聚散重鎮(zhèn)。”〔2〕孫煜峰熱愛古玩書畫的鑒藏,并且恰逢其時地與滬上諸多鑒藏家及學(xué)者學(xué)習(xí)交流,不斷增強國學(xué)功底和鑒賞眼力。與之交往的滬上書畫鑒藏界的友人,既有吳湖帆、沈劍知等著名鑒藏家,又有唐文治、高吹萬等國學(xué)大師,還有朱孔陽、陳仁濤、胞弟孫邦瑞等志趣相投的同道。在孫煜峰兒女們的眼里,“父親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做的是很高雅的事情。他們只知道父親拜交通大學(xué)著名的學(xué)者唐文治先生為師研習(xí)國學(xué),作了大量的讀書研史筆記,勤奮有加。父親還與劉靖基等民族資本家交往很多,也與吳湖帆等海派畫家交往很多。常與他們一起賞玩字畫,交流收藏心得。家中常是高朋滿座,還時不時有販畫者求見,或有捧字畫請辨真?zhèn)握叩情T,父親只要在家,均親自接待,樂此不疲”〔3〕。

      孫煜峰生活簡樸,在生意上得到的利潤幾乎全部用來購藏古玩書畫。1939年始,孫煜峰記有《弘一齋骨董瑣錄》(簡稱《骨董瑣錄》),購藏以古書畫為主,且每年呈現(xiàn)遞增的態(tài)勢?!豆嵌嶄洝钒凑漳甏判?,分為書畫、書籍、碑帖、骨董、洋瓷、裝潢、其他等幾大類。每件藏品記有購藏時間、品名、作者、購入價格。同時,由于時局動蕩,物價飛漲,《骨董瑣錄》中還特別標(biāo)注出每月平均大米的價格,以此作為藏品購入價格的參考值。

      孫煜峰在中國古書畫的保護上是不遺余力的,僅在古書畫裝裱上就投入了大量的財力和精力,為保護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中國古書畫裝裱,是歷朝歷代公私收藏機構(gòu)和收藏家保護古書畫的重要手段。作為書畫鑒藏家的孫煜峰,為古書畫藏品裝裱的賬目詳盡,花費巨大。為弘一齋書畫藏品裝裱的裝裱師主要是洪秋聲,黃賓虹贊譽其為“秋聲乃畫界良工神醫(yī),確有起死回生之術(shù),妙手回春之功”〔4〕。此外,孫煜峰還請夏啟明“時古齋”、曹友慶“汲古閣”、孫伯淵、劉定之、王禹門等著名裝裱師為弘一齋裝裱書畫藏品。除了為藏品重新裝裱之外,孫煜峰還親自或邀請王禔、羅振常等名士學(xué)者為其藏品題寫簽條。

      三、弘一齋書畫鑒藏特色

      20世紀(jì)上半葉,大量書畫文物在滬上眾多鑒藏家間流通易手,孫煜峰身處其中,并且斬獲頗豐。在上海博物館書畫兩館常設(shè)展中,有多件書畫展品經(jīng)弘一齋鑒藏。弘一齋庋藏書畫作品,上至宋代,如北宋《皇祐元年寫胞胎經(jīng)》卷;下至近現(xiàn)代,如現(xiàn)代徐悲鴻《貓蝶圖》軸,時間跨度近千年。其中,包括經(jīng)卷、信札、詩卷、對聯(lián)、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等,可謂包羅萬象。藏品更是涵蓋歷朝歷代諸多藝術(shù)流派,如吳門派、松江派、“清初六家”等。同時,藏品不乏宋蔣璨等《睢陽五老圖題跋》冊、元張雨《行書臺仙閣記》卷、明文徵明《雙柯竹石圖》軸等傳世名作。

      欲談弘一齋書畫藏品,我們首先要提到的就是赫赫有名的傳世名跡《睢陽五老圖》冊。北宋五位名臣杜衍、王渙、畢世長、朱貫、馮平致仕后,歸老睢陽(今河南商丘),宴集為五老會,賦詩酬唱。當(dāng)時畫家為五人繪成圖像,稱為《睢陽五老圖》。此圖近千年來流傳有緒,宋元明清諸多名家為之題跋。20世紀(jì)上半葉,《睢陽五老圖》原圖及部分題跋流落至美國,王渙和馮平像保存在弗利爾美術(shù)館,杜衍和朱貫像保存在耶魯大學(xué)美術(shù)館,畢世長像及部分題跋保存在大都會博物館。據(jù)孫煜峰手稿記載,1942年3月9日,孫先生花費巨資購藏《睢陽五老圖》冊。《睢陽五老圖》冊為蔣汝藻(1877—1954)舊藏,分上下兩冊,上冊真本,即宋蔣璨等《睢陽五老圖題跋》冊(簡稱“上冊”),下冊即為明朱集璜《錄睢陽五老圖題跋》冊(簡稱“下冊”)。1965年,孫煜峰將兩冊一并捐贈上海博物館。

      [北宋]皇祐元年寫胞胎經(jīng)卷(局部)29.2cm×338.7cm 紙本 上海博物館藏釋文:……胞胎經(jīng)一卷。大宋皇祐元年歲次己丑正月二十三日起首寫造。都會首顏允成、高惟節(jié)、顧儼、曹惟鏐、孫希遜、錢文祿,勾當(dāng)維那僧志宣,監(jiān)院賜紫元寓,勸緣住持賜紫凈慧大師嗣彬,蘇州長洲縣尹山鄉(xiāng)弟子何承臻并妻徐氏二娘,捨凈財寫此經(jīng)一函,上答四恩,下資三有,各保身位安康者。

      目前,上冊保存有明代畫家尤求摹《睢陽五老圖》五開,摹寫時間不晚于嘉靖辛丑(1541),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尤求最早傳世畫作。圖中款署:“尤求敬模?!蓖瑫r,每圖上均題寫圖中所繪人物官職、姓名及年歲,對開題寫“五老詩”。下冊中,睢陽朱氏裔孫朱集璜于崇禎六年(1633)題跋稱:“此副本一冊,曾大父寧州判官東泉府君(朱希曾)屬名手鳳丘尤君(尤求)所摹也。五公詩皆康僖周公(周倫)手筆,前有文待招(文徵明),鄭進士(鄭文康)、王弇洲(王世貞)筆均足寶重。”由此可見,尤求摹《睢陽五老圖》,并文徵明引首、鄭文康錄十八家題詩、周倫及王世貞跋,皆從下冊中移配入上冊。同時,尤求摹《五老圖》對開“五老詩”由周倫所書。周倫(1463—1542),字伯明,晚號貞翁,江蘇昆山人。弘治十二年(1499)進士,授新安知縣,擢大理寺少卿,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卒,謚康僖。由字跡比對可知,尤求摹《五老圖》中題寫所繪人物官職、姓名及年歲墨跡,皆由周倫所書。周倫于嘉靖辛丑(1541)題跋稱:“……(《睢陽五老圖》)今太宰懋忠公(朱希周),秘之笥篋不輕示人。州判懋魯君(朱希曾)且臨而傳之,以防不測。蓋可保而永也?!睆膬?nèi)容可知,朱希曾請尤求臨摹《睢陽五老圖》的時間當(dāng)不晚于嘉靖辛丑(1541),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尤求最早傳世畫作。周倫題跋并書“五老詩”及題寫尤求摹《五老圖》蓋皆為嘉靖辛丑(1541)。值得一提的是,尤求生卒年不詳。朱希曾復(fù)制祖先像,必定請當(dāng)時名家摹寫??梢韵胍?,尤求摹《睢陽五老圖》時在畫壇已經(jīng)小有名氣。圖中人物神態(tài)傳神,線條沉穩(wěn)醇厚,與原作相比惟妙惟肖,可見畫家早年摹古功力之深厚,已屬畫家早年成熟期作品。據(jù)尤求存世較早的畫作《羅漢圖》卷(四川省博物館藏)作者自題可知,該圖繪制時間始于嘉靖丙午(1546),終于癸丑(1553),歷時七年。因此,有學(xué)者據(jù)此推測尤求出生時間約為1516—1522年間?!?〕尤求摹《睢陽五老圖》繪制年份不晚于嘉靖辛丑(1541),早于《羅漢圖》卷五年。如就此推斷,尤求生年當(dāng)再向前推至1511—1517年間。細觀圖中尤求署款古拙樸厚,與后來尤氏細勁精整的用筆不同,對于研究尤求早年畫作提供難得數(shù)據(jù)。

      《睢陽五老圖》冊近千年來流傳有緒,前有北宋至和三年(1056)錢明逸作序,后有南宋蔣璨、黃纓、杜綰、謝如晦、錢端禮等宋元明清諸多名家題跋。然而,原圖及部分題跋何時散落海外,同時,又是誰將尤求摹《睢陽五老圖》,并文徵明引首、鄭文康錄十八家詩題、周倫及王世貞跋,從下冊移配入上冊之中呢?吳湖帆在圖冊后題跋稱:“溧陽狄氏(狄學(xué)耕)藏書畫至富,以王叔明《青卞隱居圖》及此《睢陽五老圖》冊為壓箱秘寶。曼農(nóng)先生(狄學(xué)耕)官江西時因此奪官事詳平子丈(狄葆賢)《青卞圖》跋。曩歲,余與丈共預(yù)故宮審閱書畫之役,每言及此輒唏噓不置。后于吳興蔣氏(蔣汝藻)獲觀此冊,未幾而又觀于吳興張氏(張珩)。迄今五六載,再觀于澄江孫氏(孫煜峰)矣。故家文物流傳易主之迅,未有若此者也。壬午(1942)夏日,孫邦瑞兄言及是冊為其胞兄煜峰先生所得,珍惜逾恒,不輕示人,可為是冊慶所歸矣。癸未(1943)暮春之初,攜示寒齋,快賞旬日。愿煜峰將歐陽文忠公等北宋名賢十八家詩題物色合浦之珠,以彌四百年分鏡之憾,尤為快舉,則不獨五老之幸也。又五老宋畫原象藏狄氏時尚存,聞為吳興蔣氏(蔣汝藻)分售歐美,不知何日得慶完璧,千載功罪自有定評。煜峰先生其永寶之。倩庵吳湖帆謹(jǐn)識。”可知,《睢陽五老圖》冊曾一度被狄學(xué)耕寶藏,后輾轉(zhuǎn)經(jīng)蔣汝藻收藏。吳湖帆題跋中提到孫邦瑞言及其兄孫煜峰收得此圖冊的時間是壬午(1942),與孫煜峰手稿《骨董瑣錄》收購時間相符合。同時,又提到五老宋畫原像被蔣汝藻分售歐美的傳言?!多嵳耔I日記》1943年5月11日記載,在吳湖帆家見尤求摹《睢陽五老圖》,并且提及“此圖真本,嘗歸蔣孟蘋(蔣汝藻),蔣拆下《五老圖》,分售美、法,而留存題跋真跡,復(fù)配以尤氏摹本,歸之張蔥玉。去歲(1942)蔥玉售之集寶齋,今歸孫氏。”〔6〕鄭振鐸日記記載較吳湖帆跋文更為詳盡,不僅提到蔣汝藻將《睢陽五老圖》分售歐美一事,同時言及蔣氏將下冊中的尤求摹《睢陽五老圖》移配入上冊之中,以補其真本缺圖之遺憾。此后,重新移配組合后的《睢陽五老圖題跋》冊輾轉(zhuǎn)歸張珩收藏。1942年,張珩將此冊售之集寶齋,同年孫煜峰將此圖冊收入囊中?!稄埵[玉日記·詩稿》1938年6月14日載:“七叔(張乃驥,字叔馴)以宋人《睢陽五老圖題跋》冊、梵隆《白描羅漢》卷、唐人《草書寫經(jīng)》卷、文徵明《寒林鐘馗》軸、文嘉《山水》軸、文伯仁《云山待隱》軸、陳沂《山水》軸、石溪《山水》軸、卞文瑜《山水》軸、羅兩峰《佛像》軸,湯雨生、瞿木夫合作《竹石》軸,抵予舊欠萬元?!薄?〕可見,此冊在1938年歸張珩寶藏之前,還曾一度歸張乃驥所有??傊额£栁謇蠄D》冊雖在近代命運多舛,慘遭圖跋分割的厄運。然而,孫煜峰竭力將宋蔣璨等《睢陽五老圖題跋》冊保存完好并作了大量的研究性筆記,最終將此冊無私地捐贈給國家。至此,《睢陽五老圖題跋》冊歸上海博物館保存,避免了再次顛沛流離、乃至失散殆盡的命運,誠乃不幸中的萬幸。

      [元]張雨 行書臺仙閣記卷35.6cm×172.2cm 綾本 上海博物館藏釋文:大開元宮臺仙閣記開元再造之四年,規(guī)制粗備,方丈始作重屋于清風(fēng)堂之故基,為楹三間,上下四檐,繚以方柱,可環(huán)以行。乃十二月庚申吉釐,祝事竟升負棟之梁,時霜空皎如初日朗曜其下,故有來鶴之亭,雙鶴交鳴,若命儔侶,而雪毛丹頂之族類浮空,至者凡十七輦,翱翔其上,良久乃去。真人玄覽翁顧謂弟子張?zhí)煊暝唬骸澳慷盟谷?,子盍有以名之”天雨遂請名之曰“臺仙之閣”,以書事記實焉。明日,衡州通守忽公適來,真人以閣名請記,公欣然告曰:“作室貴得其名,作文貴得其意,伯老雨于文學(xué)者能秉筆真寫吾意,則斯文可立就?!碧煊暧谑清廊炯?,側(cè)聆雅命,公從容陳其曰意(意曰):是閣也,前拱閟殿,后臨玄圃,錢湖繚其襟帶,吳岫屹其冠冕,虛明爽塏,高而不危,一郡闤阓之區(qū),皆頫而覽,是為一宮之主,且真人高年重望,羽儀斯道,仙仙乎山中之相,而位則次乎三臺之座者矣。故有臺化之禽,仙人騏驥,若覽德輝而下,夫豈偶然哉?蓋由琴心之疊,以和召和,將見諸福之物,方來而未艾,以之名閣,不亦宜乎?公之意如此,謹(jǐn)錄以為臺仙閣記。公名忽都達兒。賜進士及第中憲大夫同知衡州路總管府事。大元至正五年,歲在乙酉十二月庚戌朔十五日甲子,教門修撰玄學(xué)講師張?zhí)煊陼bj?。壕淝馐窂?zhí)煊暧。ㄖ欤?/p>

      弘一齋繪畫藏品中,明代吳門畫派藏品豐富,質(zhì)量精良。例如:明文徵明《雙柯竹石圖》軸、明文伯仁《具區(qū)林屋圖》軸,兩圖均經(jīng)清乾隆內(nèi)府收藏,圖中均有乾隆詩題及鑒藏印記。明文徵明《雙柯竹石圖》軸,作于嘉靖辛卯(1531),作者時年六十二歲。裱邊有大臣紀(jì)昀、朱珪、岳鐘琪詩題。大臣董誥裱邊題跋:“乾隆三十八年(1773)正月十二日,重華宮茶宴聯(lián)句。賜內(nèi)廷供奉日講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讀臣董誥。”鈐“臣誥恭藏”“富春董氏收藏書畫記”朱文印。可知,乾隆三十八年(1773),乾隆皇帝將此圖賞賜給大臣董誥。明文伯仁《具區(qū)林屋圖》軸,圖中鈐“季彤心賞”白文印、“聽帆樓書畫印”朱文印,可知此圖曾經(jīng)被清代廣東藏家潘正煒收藏。王禔題簽:“明文五峰《林屋具區(qū)圖》。戊子(1948)孟春之月獲觀于弘一齋中。福廠王禔題?!笨梢姡?948年,此圖已歸屬弘一齋。

      除了明代吳門畫派藏品之外,弘一齋鑒藏明代后期繪畫作品亦頗為可觀。如:宋旭《名山圖》冊、董其昌《仿古山水》冊、丁云鵬《羅漢圖》卷、藍瑛《仿大癡富春山圖》卷、項圣謨《看梅圖》卷、陳洪綬《溪山放棹圖》軸等。宋旭(1525-1606后),字初旸,號石門,浙江嘉興人,居松江。著名畫僧。畫山水師沈周,世稱“蘇松派”,為“吳門派”支流。《名山圖》冊共十二開,繪制五臺、甌江、武夷、棧道、天壍奇觀等名山大川盡收筆底,以供“臥游”。每開對幅均有他人題詩。孫煜峰自題外簽:“明宋石門《天下名山圖》,絹本。同時名賢題識。癸巳(1953)得于杭垣,煜峰記?!笨芍瑢O煜峰于1953年購藏此冊于杭州。

      明代后期山水畫以董其昌為代表的“華亭派”影響最大。明董其昌《仿古山水》冊總計十六開,臨仿宋元諸名家。圖中作者自題“丁巳(1617)二月寫此十六幅似遜之世丈覽教。董其昌。”可見,此冊系董其昌于萬歷四十五年(1617)六十三歲時專門為弟子王時敏所作。圖中鈐“王掞藻儒章”白文印等,可知,圖經(jīng)王時敏八子王掞收藏,為王氏家傳寶物。清愛新覺羅·旻寧(道光皇帝)題簽:“董思翁《山水》十六翻。養(yǎng)正書屋珍藏?!扁j“皇次子”朱文印。說明此圖冊曾經(jīng)進入清內(nèi)府收藏。歸孫煜峰寶藏時,沈劍知于癸巳(1953)冬日為其題跋??梢姡钔碇?953年,該冊已歸屬弘一齋。

      弘一齋鑒藏清代繪畫作品中,清初六家作品頗多精品。如:王時敏《仿宋元六家山水》冊、王翚為蔡琦作《洞庭圖》軸等六幅、王原祁《蒼巖翠壁圖》軸、吳歷《山水》冊、惲壽平《山水》冊等,可以想見孫煜峰對“清初六家”作品的精心收集。其中,王時敏《仿宋元六家山水》冊之《洞庭圖》頁,與王翚《洞庭圖》軸,皆臨仿自趙孟頫《洞庭圖》軸。目前,趙孟頫《洞庭圖》軸亦收藏于上海博物館。三圖對比,可見王時敏更忠實于原作,王翚則更多繼承與發(fā)揮。惲壽平《山水》冊(十二開)作于甲子(1684)長夏,作者時年五十二歲。為惲壽平以古人筆意作圖。吳湖帆不僅于每開裱邊題跋,對惲壽平畫藝盛贊有加,如“余藏方壺設(shè)色小卷,今觀南田仿本,不獨神韻相似,且渾厚過之,畢竟圣手”“……南田化機,今人五體投地”,并為孫邦瑞題簽,稱其為“惲南田山水冊,晚年無上神品”。同時,冊后長跋稱:“余所見翁(南田)畫冊不下二十集,而五十以后之山水專冊,舍此未見。不亦驚奇可寶乎。邦瑞道兄愛畫入骨髓,此冊之歸藏可謂得所,題此志幸。庚辰(1940)七月假歸梅景書屋,飽讀數(shù)月。吳湖帆識?!眻D冊經(jīng)孫邦瑞、孫煜峰遞藏。

      此外,清代畫家查士標(biāo)《仿子久富春勝覽圖》軸,在研究清初畫家交友圈及畫學(xué)思想上具有史料價值。查士標(biāo)與笪重光、張孝思、王翚、惲壽平友善,他們在畫學(xué)思想上相互切磋、互相影響,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上則互相品題或彼此贈予畫作,形成清初重要的畫家群體。庚戌(1670)至癸丑(1673)年前后,幾人互動極為頻繁。據(jù)查士標(biāo)《仿子久富春勝覽圖》軸作者自題可知,庚戌(1670)臘月,查士標(biāo)受到笪重光的邀請至春波閣,談?wù)摦媽W(xué)數(shù)日后,方為笪重光作此圖。圖中作者題曰“丘壑易見,筆墨難知。子久(黃公望)千丘萬壑,不厭其繁;云林(倪瓚)一丘一壑,不嫌其簡,當(dāng)由筆墨得耳。得筆墨則丘壑見,繁簡勿論矣。”此圖則是二人共同畫學(xué)思想的實踐。同時,題識中還提到則之先輩(張孝思)對笪重光書畫的評價。相應(yīng)地,是圖左下角鈐“張則之”朱文印,亦經(jīng)張孝思品鑒。壬子九月(1672),惲壽平于畫上題跋:“江上先生(笪重光)攜此幀來毗陵,與虞山石谷(王翚)同觀,□賞久之。大癡一派,時史謬習(xí)可憎。傳語查君,吾輩當(dāng)為一峰(黃公望)吐氣。壬子九月(1672),惲壽平?!蓖瑫r,圖左下角鈐有“王翚之印”朱白文印??滴跏荒辏?672)八月,笪重光、王翚、惲壽平等人客居揚州楊兆魯近園,連床談藝夜話四十余日。笪重光康熙十一年(1672)題王翚《仿曹知白西林禪室圖》及《仿徐幼文借君此地安漁艇圖》卷稱:“壬子(1672)秋日,石谷王子(王翚)與余同下榻毘陵之近園,友人正叔(惲壽平)朝夕討論書畫不綴。石谷為余臨子久《富春山》卷,并作《云溪高逸》《水竹幽居》《迂翁逸趣》《秋浦漁莊》諸卷,又為正叔作二圖,蕭疏閑淡之致,非近今所能夢見,正恐為他人作畫不肯出此。正叔題識余卷殆遍,攜之游舫,真足傲顛米矣。珍重,珍重!江上外史笪重光書石谷為南田正叔作徐幼文、曹知白二圖卷尾以志三人筆墨之契,庶可千古也!”可知,正是康熙十一年(1672)的毗陵雅集期間,笪重光將查士標(biāo)《仿子久富春勝覽圖》軸攜至,供藝友惲壽平和王翚共同品鑒。此后,惲壽平題跋其上,以記其事。惲壽平題跋稱“吾輩當(dāng)為一峰吐氣”,可見,幾位畫友針砭畫壇時弊,在畫學(xué)思想上可謂志同道合。

      弘一齋珍藏清代畫作中,揚州畫派及海派名家名作各成體系。如:揚州畫派鄭燮七十二歲時作《墨竹圖》軸,系畫家以北宋“湖州竹派”文同和“元四家”之一吳鎮(zhèn)筆意畫竹,圖中作者自題,詩書畫相得益彰。此外,李鱓《紫藤圖》軸、羅聘《張?zhí)鞄熛瘛份S,各具獨特風(fēng)貌。海派中任熊、虛谷、任頤、吳昌碩等畫家畫作精好。其中,任頤作品收藏豐富,從中我們可以領(lǐng)略任氏各個時期不同題材不同形制的繪畫面貌。同時,畫竹名家諸昇《竹石圖》卷與花鳥畫家沈銓《梅竹雉雞圖》軸亦在弘一齋藏品之列,可見孫煜峰鑒藏興趣之廣泛。

      弘一齋藏近現(xiàn)代畫家畫作有徐悲鴻《蒼松圖》軸、《盆景山茶圖》軸、《貓蝶圖》軸等。徐悲鴻傳世畫作多見駿馬、獅鷹、人物等題材,這些作品可領(lǐng)略其花卉、草木等畫題的藝術(shù)風(fēng)彩,頗為難得。其中,《貓蝶圖》軸作者款署:“復(fù)生先生六十壽。癸未(1943)中秋,悲鴻作于成都。”鈐“徐”朱文圓印??梢姡藞D是徐悲鴻四十九歲時,為祝賀復(fù)生先生六十大壽而作。從圖中林恕題跋可知,復(fù)生先生原本請林恕作《耄耋圖》(與《貓蝶圖》諧音,因此繪貓蝶題材的畫作往往具有祝壽的寓意),恰逢徐悲鴻青城之游,因此林氏轉(zhuǎn)請徐悲鴻為其代勞作成此圖。圖繪黑白花貓一只,只見它抬起一只前腿,目光如炬,回頭緊盯著空中飛舞的黃色蝴蝶,似乎正欲捕捉?;ㄘ堅煨蜏?zhǔn)確,筆簡意賅,神態(tài)刻畫生動。

      弘一齋寶藏歷代書法作品亦頗多稀世珍品。除上述《睢陽五老圖題跋》冊外,尚有北宋《皇祐元年寫胞胎經(jīng)》卷、元張雨《行書臺仙閣記》卷等赫赫名跡,及明代王寵、王穉登、董其昌,清代歸莊、何紹基、趙之謙等名家名作。北宋《皇祐元年寫胞胎經(jīng)》卷,款署:“胞胎經(jīng)一卷。大宋皇祐元年歲次己丑(1049)正月二十三日起首寫造?!贝私?jīng)卷為傳世殘本,尚存六段。內(nèi)容系佛陀對時賢難陀等人述說受胎之因緣。孫煜峰特請學(xué)者羅振常題簽:“宋人《寫經(jīng)》卷。煜峰先生命題。戊寅(1938)冬月邈園書。”可見,1938年此卷已歸屬弘一齋。孫煜峰手稿《骨董瑣錄》中,1939年亦有收藏此卷的記載。元張雨《行書臺仙閣記》卷,款署:“大元至正五年(1345),歲在乙酉十二月庚戌朔十五日甲子,教門修撰玄學(xué)講師張?zhí)煊陼?。”鈐:“句曲外史張?zhí)煊暧 敝煳拈L方印。張雨六十三歲時書此。張雨書作為后人寶重,然傳世作品罕見,如此卷作寸許字者于烏絲格內(nèi),且為稀有的綾本,實為難能可貴,為張雨傳世代表作之一。經(jīng)清內(nèi)府收藏,《石渠寶笈三編》著錄。值得一提的是,張雨生年歷來說法不一。此卷元代吳叡題跋:“外史丁丑歲(1337)出茅嶺,庚辰(1340)歸陽德館,作樓居,而往來靈石塢之精舍。丁亥(1347)造水軒于浴鵠灣,明年(1348)刻詩井上,時年六十有六。濮陽吳叡隸。”據(jù)此可推知張雨生于至元二十年(1283)。吳叡與張雨交往密切,因此吳叡題跋是可信的證據(jù)之一,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明代吳門派后期代表人物王穉登的《行書詩》卷,此作系王穉登于旅途中歷時一月余所作《下滹沱》等數(shù)十首詩續(xù)成的長卷,從中我們可以領(lǐng)略到吳派書風(fēng)的面貌。明末清初畫家、書法家程正揆的《臨閣帖》卷,此卷即其為“魯望”臨《淳化閣帖》卷十王獻之四帖,從中我們可以探究程氏書學(xué)的師承關(guān)系。

      除了名家名作之外,弘一齋還藏有一批值得深入研究的具有史料價值的書作。如明楊一清等《行書詩》卷、清趙之謙《手札》冊等。明楊一清等《行書詩》卷,是名臣楊一清、夏言、徐階、謝丕、陸深、許成名、林文俊、馬汝驥、廖道南、鹿源諸家行書詩合卷。其中,夏言、徐階等八人皆書詩呈鶴江先生。蔡昂(1480—1540),字衡仲,號鶴江,江蘇淮安籍,嘉定人。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甲戌科進士第三,授翰林編修。歷官翰林學(xué)士升禮部侍郎,贈尚書。著《頤貞堂稿》。蔡昂在史館侍經(jīng)筵近三十年,往來皆一時名流,此卷即當(dāng)時館閣公卿與之相酬唱的書跡。清趙之謙《手札》冊十二開,共十八通,以行楷書為主,兼有草書。書風(fēng)古雅樸厚,行筆沉著酣暢。為其晚年客江西時墨跡,為我們研究趙之謙的生平事跡提供了寶貴的史料。

      [明]文徵明 雙柯竹石圖軸76.9cm×30.7cm 紙本墨筆 上海博物館藏款識:書幾薰罏靜養(yǎng)神,林深竹暗不通塵。齋居見說無車馬,時有敲門問藥人。徵明奉簡玉池醫(yī)博,辛卯閏六月朔。鈐印:文徵明印(白) 玉蘭堂?。ㄖ欤?徵仲(朱)

      四、愛國的書畫鑒藏家

      在上海古書畫鑒藏界,孫煜峰是一位低調(diào)儒雅并且勤敏好學(xué)的書畫鑒藏家。孫煜峰經(jīng)常對兒女講:“家中收藏了很多文物書畫,有些具有很強的歷史價值,現(xiàn)在只有我和你們欣賞。但根據(jù)前人的歷史記載,這些一般都不能得到自己子孫的永保。因此我想,只有讓國家保管,才能永傳后代。”〔8〕自20世紀(jì)60年代起,孫煜峰及其家屬先后三次向上海博物館捐贈青銅、陶瓷及書畫類文物,總計達180余件,其中書畫文物160件。在孫煜峰及其家屬看來,捐贈文物給國家博物館,是為祖國優(yōu)秀文化遺珍找到了最好的歸宿,也顯示了孫煜峰在中國古書畫及古玩的鑒藏上,絕非出于一己之私,而是基于對中國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繼承與弘揚。

      1961年5月3日,上海博物館接受孫煜峰捐贈陶瓷類及青銅類文物24件,其中包括清康熙豇豆紅瓶及唐榮啟期銅鏡等傳世珍品。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爆炸成功,震撼了全世界,激發(fā)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11月12日,孫煜峰懷著激動的心情書寫了一封向上海博物館捐贈文物的信,信文內(nèi)容如下:“為了紀(jì)念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特將本人收藏的古書畫四十件(包括宋人睢陽五老圖、宋人畫古賢遺像冊暨董玄宰、陳老蓮、石濤、王煙客、王湘碧、王石谷、王麓臺、吳漁山、惲南田等人畫冊,宋人鬼神搜山圖、文姬歸漢圖、北宋人寫經(jīng)、張雨臺僊閣記暨徐文長、仇十洲、謝樗僊、丁云鵬等人畫卷,敦煌唐人畫人物暨文徵明、文五峰、陸包山、唐伯虎、周東邨、過庭章、項易庵、陳老蓮等人畫軸),捐獻你館,用以紀(jì)念我國核試驗成功。為恐真?zhèn)文?,擬先將上述各件送請你館鑒定,如有贗品,即請退回;確屬真跡之品,悉數(shù)捐獻你館,捐獻畫和目錄待鑒定后補送。事出真誠,務(wù)乞收納,書不盡意,諸希察照為幸。專此并致敬禮!孫煜峰。1964.11.12”鈐“孫煜峰”朱文印。捐贈信的字里行間沒有華麗的辭藻,卻飽含了孫煜峰對偉大祖國的熱愛;樸實無華的言語,是其高尚人格的寫照。1965年12月20日,上海博物館正式接收孫煜峰捐贈書畫類文物,共計78件。

      1967年,孫煜峰病逝。臨終前再次囑托家人將其家藏文物捐贈給國家。1981年5月8日,孫煜峰的夫人王德封女士率領(lǐng)八位子女孫恒惕、孫恒恂、孫恒愷、孫恒忻、孫恒慧、孫恒悌、孫恒應(yīng)、孫恒慥,向上海博物館捐贈書畫文物82件。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在上海博物館舉辦了一個隆重的捐贈儀式,并為其全家頒發(fā)獎狀。在捐贈儀式上,大女兒孫恒慧代表母親和兄弟姐妹致辭說:“我父親孫煜峰,生前愛好字畫文物,收藏了較多文物,特別是明清近代的字畫。他生前曾幾次將他認為比較珍貴的文物捐獻給博物館,受到了大家的好評。他自己也覺得很高興。今天,我們根據(jù)父親生前一貫的教導(dǎo)和遺愿,再次捐獻八十二件文物給國家。表示我們的一點心意,我們感到很激動?!薄?〕質(zhì)樸的言語,秉承了孫氏家族一貫優(yōu)良的家風(fēng)家訓(xùn),表達了對祖國的一片赤誠之心。

      時值2016年歲末,為了弘揚孫煜峰家族的愛國情懷,上海博物館精選弘一齋捐贈書畫精品80余件,匯編出版《孫煜峰家族捐贈上海博物館—弘一齋書畫集萃》一書,同時精選四十余件舉辦“孫煜峰家族捐贈上海博物館‘弘一齋’書畫精品展”,供學(xué)界和廣大書畫愛好者鑒研和觀摩。同時,希望通過對孫煜峰手稿的研究與發(fā)掘,填補20世紀(jì)海上書畫鑒藏史之空白。

      (致謝:孫煜峰家屬為文章撰寫工作,提供了孫煜峰手稿及圖片等珍貴的歷史資料,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作者為上海博物館書畫部副研究館員)

      責(zé)任編輯:劉光

      注釋:

      〔1〕參見《先父母孫煜峰、王德封的文物鑒藏與捐贈》孫恒惕、孫恒恂、孫恒愷、孫恒忻、孫恒慧、孫恒悌、孫恒應(yīng)、孫恒慥,上海博物館編《孫煜峰家族捐贈上海博物館—弘一齋書畫集萃》,上海書畫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2〕凌利中《近現(xiàn)代書畫鑒定學(xué)科的奠基者—吳湖帆與二十世紀(jì)上半葉的書畫鑒藏活動》,上海博物館編《吳湖帆書畫鑒藏特集》,2016年版,第14頁

      〔3〕小禾《藏家孫煜峰和他的家人們》,《鑒賞家》第8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88頁。

      〔4〕崔穎《畫界神“醫(yī)”—洪秋聲》,1987年3月26日《瞭望周刊》。

      〔5〕孫丹妍《尤求生平交游考》,《上海博物館集刊》第十二期,2012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第89頁。

      〔6〕盧今、李華龍編《鄭振鐸日記》,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2頁。

      〔7〕張珩著《張蔥玉日記·詩稿》,上海書畫出版社2011年版,第41頁。

      〔8〕《先父母孫煜峰、王德封的文物鑒藏與捐贈》孫恒惕、孫恒恂、孫恒愷、孫恒忻、孫恒慧、孫恒悌、孫恒應(yīng)、孫恒慥,《孫煜峰家族捐贈上海博物館—弘一齋書畫集萃》上海博物館編,上海書畫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9〕小禾《藏家孫煜峰和他的家人們》,《鑒賞家》第8輯,第91頁。

      [明]項圣謨 看梅圖卷25cm×71.8cm 紙本墨筆 上海博物館藏款識:辛卯春二月,道開法師有《忍饑看梅花詩》八韻,出以示予,予因和之,并作此圖,奉師一笑,是名清供養(yǎng)也。獨余此幽興,何意有同人。形影如梅瘦,橫斜不我親。虛中寧待月,傲物聽回春。即遇調(diào)羹手,難教沃釜塵。一。雨雪紛紛后,謀生拙可知。見花偏耐冷,有杖且支持。舌辯和香咽,心燈任影吹。坐來煮字熟,吾輩自逢時。二。孤寂同寒雀,幽棲只傍梅。蕊如成玉粒,花亦療冰胎。伺爾春心飽,當(dāng)吾冷眼開。一般清意味,相視倚空罍。三。人惟不徹骨,覺與世情殊。若使饑能忍,何愁意弗迂。夜深眠紙幛,曉起對山廚。別有炊煙發(fā),花曾笑老夫。四。一窗容曝背,香影自依依。白日隨瓢笠,青山老衲衣。聞鐘知飯已,乞食向誰歸。果有移情處,相看也樂饑。五。掩關(guān)香暗入,豈獨引高僧。我亦思參久,花如解意增。因蜂謀食故,想蝶總無能。出定還趺足,隨緣且曲肱。六。慧人恒固志,小憩勝無家。宛在眾香國,如飄一水涯。銜花聽羌笛,剝蘚憶胡麻。不忍咀飛瓣,徒勞惜齒牙。七。即看梅處士,不近阿家翁。品韻先清絕,風(fēng)塵豈易籠。明知春漸永,暫借雪為豐。未識傳蓮社,如何報遠公?法社弟項圣謨筆。鈐?。何磭L別具手眼(朱) 癡子業(yè)(白) 易庵(白) 項圣謨詩畫(白) 胥山樵項伯子(白) 博雅(朱)

      [清]沈銓 梅竹雉雞圖軸180.6cm×89.2cm 紙本設(shè)色 上海博物館藏款識:乾隆丙子上元寫,南蘋沈銓。鈐?。荷蜚專ㄖ欤?南蘋(朱)

      [清]鄭燮 墨竹圖軸126.4cm×70.1cm 紙本墨筆 上海博物館藏款識: 文與可墨竹詩云:擬將一段鵝溪絹,掃取寒梢萬尺長。梅道人云:我亦有亭深竹里,也思歸去聽秋聲。皆詩意清絕,不獨以畫傳也。不獨以畫傳而畫更傳。余深愧古人,詩畫皆無足取,然亦勉題二十八字。蕭蕭幾片無多葉,瘦瘦根科一兩三。畢竟清和三四月,鰣魚鮮筍讓江南。乾隆甲申,板橋鄭燮寫。鈐?。亨嵺浦。ò祝?爽鳩氏之官(朱白相間) 直心道場(朱)

      [清]王時敏 仿宋元六家山水冊之一50.2cm×29.4cm 紙本設(shè)色 上海博物館藏鈐?。号除S(朱)

      [清]王時敏 仿宋元六家山水冊之二50.2cm×29.4cm 紙本設(shè)色 上海博物館藏鈐印:懦齋(朱)

      [清]王時敏 仿宋元六家山水冊之三50.2cm×29.4cm 紙本墨筆 上海博物館藏鈐?。号除S墨戲(朱)

      [清]王時敏 仿宋元六家山水冊之四50.2cm×29.4cm 紙本設(shè)色 上海博物館藏款識:仿大癡。鈐印:遜之(白)

      [清]吳歷 山水冊之一26.4cm×32.2cm 紙本墨筆 上海博物館藏鈐?。簠菤v(朱)

      [清]吳歷 山水冊之二26.4cm×32.2cm 紙本墨筆 上海博物館藏鈐?。簼O山(朱)

      [清]吳歷 山水冊之三26.4cm×32.2cm 紙本墨筆 上海博物館藏鈐?。簼O山(朱)

      [清]吳歷 山水冊之四26.4cm×32.2cm 紙本墨筆 上海博物館藏款識: 古人論畫曰:人品不高,用墨無法。乃知用筆點墨,大非細事。必須無一毫世念,澡雪胸中了了,而后了了于筆。自然與天地生生之氣,煙云湊合,吐出萬象,無不如意。墨井道人吳歷,甲寅年二月戊午。鈐?。簠菤v之印(白)

      [清]任頤 漁父圖軸157.8cm×47.2cm 紙本設(shè)色 上海博物館藏款識:光緒辛巳九月吉日,伯年任頤寫,時客春申浦。鈐?。侯U?。ò祝?/p>

      徐悲鴻 貓蝶圖軸80.8cm×32.8cm 紙本設(shè)色 上海博物館藏款識:復(fù)生先生六十壽。癸未中秋,悲鴻作于成都。鈐印:徐(朱)

      [明]丁云鵬 羅漢圖卷(之一) 37.7cm×702cm 紙本設(shè)色 上海博物館藏鈐?。憾≡迄i?。ㄖ欤?南羽氏(朱)鑒藏?。簩O氏弘一齋?。ㄖ欤?孫煜峰鑒定記(朱) 遐庵鑒藏(朱)恭綽長壽(白) 煜峰鑒賞(白) 孫煜峰珍藏?。ㄖ欤?/p>

      [明]丁云鵬 羅漢圖卷(之三) 37.7cm×702cm 紙本設(shè)色 上海博物館藏

      [明]丁云鵬 羅漢圖卷(之五) 37.7cm×702cm 紙本設(shè)色 上海博物館藏

      [明]丁云鵬 羅漢圖卷(之四) 37.7cm×702cm 紙本設(shè)色 上海博物館藏

      [明]丁云鵬 羅漢圖卷(之六) 37.7cm×702cm 紙本設(shè)色 上海博物館藏

      猜你喜歡
      睢陽上海博物館題跋
      小縣令背后的中國之幸
      青年文摘(2022年19期)2022-12-04 16:29:33
      小縣令背后的中國之幸
      論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兩面珍貴銅鏡
      收藏家(2021年10期)2021-01-17 14:02:35
      款、印、題跋對古書畫的鑒定作用
      上海博物館藏滬籍前賢文籍經(jīng)眼錄
      天一閣文叢(2020年0期)2020-11-05 08:28:52
      高齋雋友
      ——胡可敏捐贈文房供石展將于 4 月 29 日在上海博物館拉開帷幕 !
      寶藏(2020年4期)2020-11-05 06:48:12
      博物館IP授權(quán)的理論與實踐——以上海博物館為例
      中國博物館(2019年3期)2019-12-07 05:43:26
      姜宸英《選詩類鈔》題跋續(xù)考
      天一閣文叢(2019年0期)2019-11-25 01:32:14
      名畫遺珍
      國畫家(2019年3期)2019-09-19 08:12:30
      傅以禮《華延年室題跋》校補
      天一閣文叢(2018年0期)2018-11-29 07:48:26
      深圳市| 沾化县| 奎屯市| 曲松县| 荆门市| 平罗县| 郯城县| 衡山县| 麻城市| 内黄县| 武定县| 阜宁县| 临江市| 天长市| 太仆寺旗| 堆龙德庆县| 永兴县| 海盐县| 阿拉善右旗| 永胜县| 古蔺县| 玛曲县| 通州区| 瑞丽市| 息烽县| 博客| 象山县| 武山县| 兴仁县| 铜山县| 阿克苏市| 高青县| 瑞金市| 册亨县| 和顺县| 永泰县| 盐边县| 交口县| 织金县| 滁州市| 永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