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桂泱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浙江 杭州 310053
益氣化瘀湯輔助治療氣虛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31例
黎桂泱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浙江 杭州 310053
益氣化瘀湯 氣虛血瘀型 慢性心力衰竭 臨床觀察
本研究應用自擬益氣化瘀湯輔助治療31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收效滿意。報道如下。
本組62例均來源于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嵊州市崇仁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CHF患者,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胸痹氣虛血瘀證診斷標準。隨機分為兩組各31例。觀察組男18例,女13例;年齡53~79歲,平均65.37±7.35歲;原發(fā)疾病:冠心病17例,擴張型心肌病7例,高血壓性心臟病7例;NYHA分級:Ⅱ級19例,Ⅲ級8例,Ⅳ級4例。對照組男18例,女13例;年齡54~78歲,平均64.85±7.42歲;原發(fā)疾病:冠心病17例,擴張型心肌病6例,高血壓性心臟病8例;NYHA分級:Ⅱ級18例,Ⅲ級9例,Ⅳ級4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兩組均予西醫(yī)常規(guī)對癥綜合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予自擬益氣化瘀湯:黃芪50g,黨參、丹參各25g,當歸、川芎各20g,紅花10g。水煎分服,日1劑。療程均為4周。治療前后檢測免疫功能指標CD3、CD4、CD8、NK、炎性因子、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6(IL-6)。
3.1 療效標準:顯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心功能分級提高2級及以上;有效:癥狀、體征緩解,心功能分級提高1級;無效: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心功能分級提高不足1個級別,甚至病情加重或死亡。
3.2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相關指標比較:見表1。
3.3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相關指標比較: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相關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相關指標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CD4+/CD8+治療前1.82±0.58 1.75±0.86例數(shù)31 31 CD4+(%)治療前24.55±9.89 23.91±9.42治療后38.68±9.65#*33.61±9.29#治療后9.62±6.38#*17.48±8.23#CD8+(%)治療前17.56±5.39 18.82±9.93治療后21.18±9.82 23.39±9.86治療后2.28±0.54#*1.82±0.57 NK(%)治療前24.91±5.67 25.53±8.64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相關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相關指標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治療后62.77±9.30#*68.34±8.41#例數(shù)31 31 hs-CRP(mg/L)治療前3.71±2.04 3.95±1.98治療后2.11±1.12#*2.92±1.79#TNF-α(ng/L)治療前27.60±5.24 27.59±5.31治療后15.27±4.10#*21.36±4.64#IL-6(ng/L)治療前77.44±13.37 76.89±13.46
3.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本病屬中醫(yī)學中“胸痹”“喘證”“水腫”等范疇。CHF患者多年高體弱,心氣不足,運血無力,血脈瘀阻,致瘀血內生,臨床表現(xiàn)為心悸、氣短、口唇青紫等一系列癥狀。早期虛證為主,隨病情發(fā)展?jié)u變?yōu)樘搶崐A雜[1],心氣虛為本,血瘀為標,治療應補益心氣,活血化瘀。自擬益氣化瘀湯重用黃芪、黨參大補元氣,氣旺則促血而行;當歸養(yǎng)血活血,化瘀不傷正;川芎、丹參、紅花配伍當歸共奏活血化瘀之功,與黃芪、黨參相伍補中有通、通中有補,從而使氣血相合,氣血足而血脈通。諸藥合用,發(fā)揮標本同治、益氣活血化瘀之效。
[1]祝智宇,應徐燕,黃勝強.加味四逆湯對慢性心力衰竭心腎陽虛證患者心功能和血清N末端腦鈉肽前體水平的影響[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6,51(10):735-736.
2016-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