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卜拙
軍旗跟著黨旗走鐵心向黨聽指揮
——我軍解放東北時期加強黨的領導的歷史啟示
◎文/卜拙
遼沈戰(zhàn)役紀念館保存的入黨誓詞
1938年11月6日,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針對張國燾同黨爭權的歷史教訓,形象地將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原則表述為“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而決不容許槍指揮黨”,進一步確立了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這是我軍的紅色基因,是克敵制勝的密碼,也是歷史賦予的政治擔當。從東北解放戰(zhàn)爭中,也可見證對這一原則的傳承和發(fā)揚。
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原則和制度,醞釀于大革命失敗,發(fā)端于南昌起義,確立于“三灣改編”,定型于古田會議。自從確立這個“根”和“魂”后,這支以農民為主的隊伍得到脫胎換骨的改造,在硝煙烈火中堅不可摧,在艱難困苦中勇往直前。
但在黨的歷史上,曾有一段時期,由于思想上不重視,更由于小兵團作戰(zhàn)的客觀現(xiàn)實,導致軍隊中取消了黨委制,強調首長制,把黨的組織事實上變成了處理日常黨務工作的機關。黨的七大對軍隊中的組織形式作出了明確的原則性規(guī)定:“應根據(jù)古田會議的原則,組成軍隊中各級黨委會,以避免軍隊中單個首長制所產生的一些缺點?!?/p>
1947年8月20日,東北民主聯(lián)軍總政治部發(fā)文《關于我軍黨的組織形式的決定》和《恢復我軍黨的黨委制度》,強調“按照古田會議的原則,組建軍隊中各級黨委會。野戰(zhàn)軍縱隊以下,地方獨立師團以下,以及前后方的直屬機關、學校、工廠、醫(yī)院等,均成立黨的委員會”。
由于軍隊中很多干部習慣了首長制,因而缺乏黨委制領導下的工作經驗。在恢復黨委制之初,也出現(xiàn)一些疑慮。有的地方出現(xiàn)了多頭現(xiàn)象,減弱了領導上的集中性;有的形成黨委包辦,減弱了軍政部門領導機關的責任;有的不明白下級黨委應該對上級軍政機關的指示和命令采取什么樣的態(tài)度。
面對這些現(xiàn)實中產生的問題,東北民主聯(lián)軍總政治部明確強調:“凡關于工作、教育、生產、政策、干部及獨立行動部隊之作戰(zhàn)計劃等問題,除緊急情況之處理,應由首長擔任外,在一般情況下,由軍隊中各級黨委經民主討論與決定,再由首長執(zhí)行。”同時規(guī)定:“以前的軍政委員會、黨務委員會等等,一律取消,其工作統(tǒng)一于黨委會,各級黨委除服從上級黨委外,同時服從其上級軍政機關;對上級軍政機關的指示與命令,必須堅決保證執(zhí)行?!薄蛾P于我軍黨的組織形式的決定》還對黨委會產生辦法作出規(guī)定:“黨委會應經由黨員大會或黨的代表大會產生;如不能舉行民主選舉時,則由負責方面協(xié)商推選,但兩者均須交上級黨委批準。”
人民軍隊是黨締造和領導的,是執(zhí)行黨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一根本制度,是被歷史和實踐反復證明了的科學制度。我軍之所以能夠戰(zhàn)勝各種艱難困苦、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最根本的就是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不斷戰(zhàn)勝軍閥主義、山頭主義、宗派主義、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和本位主義等各種非黨意識,進而取得革命的勝利。
1948年1月,東北民主聯(lián)軍總政治部主任譚政在一次報告中一口氣列舉了破壞黨的領導、實行軍閥主義的五種表現(xiàn):有的與黨的利益搞對立,在政治上標新立異,個人突出,不把黨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強調個人有沒有威信、權力與地位;有的不遵照黨的干部政策,搞個人的封建階級的干部政策,造成“宗派主義”;有的不把人民利益當做最高利益,不重視聯(lián)系群眾;有的搞官兵對立,士兵怨聲載道;有的輕視政治工作,把政治部叫“膏藥店”,把政治部主任叫“膏藥店老板”。
面對這些錯誤思想,東北民主聯(lián)軍以恢復黨委制為契機,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克服不良思想。如譚政所講:“人民軍隊最重要的經驗與最基本的特點是有共產黨的領導。不單單是有黨的組織、黨的黨員與各級委員會,最重要的是黨的領導路線、領導方針、黨的政策與思想作風,這是軍隊的靈魂?!薄叭绻麤]有黨的路線就不叫人民軍隊,違背了就要變質,戰(zhàn)斗力就要下降,就要脫離群眾?!痹趫蟾嬷?,譚政還舉例,某師是井岡山下來的,是紅軍的“老祖宗”,但部隊非常不團結,上下不團結,官兵不團結,軍民不團結;部隊有“三兇主義”——對敵人兇、對老百姓兇、對自己同志兇,軍隊政治工作吃不開,許多干部要離開部隊,戰(zhàn)斗力明顯下降。但是經過恢復黨委制,進行整軍,戰(zhàn)斗力顯著提高,出現(xiàn)了新的面貌。最后,譚政在總結中指出:“外部敵人時常來破壞我們,內部敵對思想在離上級遠的時候就抬頭。我們必須知道:軍隊是黨交給我們的,不要使他變樣子?!薄霸浻幸粋€時期內,軍隊取消黨委制,現(xiàn)在恢復了。理由就是使我們軍隊更便于健全不間斷的前進,便于更有力量有辦法去戰(zhàn)勝敵人?!?/p>
“黨內政治生活是黨組織教育管理黨員和黨員進行黨性鍛煉的主要平臺”,這不僅是現(xiàn)實中的經驗升華,更是從歷史中得到的珍貴啟示。
黨委制恢復以后,縱隊、師兩級黨的領導,比從前加強了,但下層黨的領導仍然存在較大問題,突出表現(xiàn)在:不能保證中央的決策部署在部隊里很好地貫徹執(zhí)行;不能克服部隊各種不良傾向;不能及時向上級反映真實情況;對部隊歪風不能及時對抗糾正。1948年8月,東北軍區(qū)組織局專門發(fā)出文件《加強下層黨的領導作用和改進黨的工作問題》,重點講了五大問題:一是糾正發(fā)展工作中的偏向;二是規(guī)定訓練制度,加強黨的教育;三是恢復黨的各種會議,以密切上下聯(lián)系;四是嚴密黨的組織;五是規(guī)定與充實支部生活的內容。
時至今日,《加強下層黨的領導作用和改進黨的工作問題》,特別是對黨內會議制度的規(guī)定,對加強黨內政治生活仍有很好的啟示。文件指出:“支部各種會議生活應有內容,性質上應有區(qū)別。無內容就會變成形式主義,無區(qū)別就會重復?!痹邳h委層面,恢復三類會議制度:一是支、組、宣聯(lián)席會議,規(guī)定由營黨委每月召開一次,團黨委派人參加,重點研究黨務工作;二是黨的代表會議,規(guī)定由團黨委、師黨委每季度召開一次,重點是團、師黨委報告工作;三是黨的代表大會,規(guī)定團黨委一年召開一次或兩次,師黨委召開一次,重點是檢查批評黨委會的全部工作。在黨支部層面,突出抓好四類會議:一是小組會,強調“應有黨員干部參加,虛心傾聽大家意見,啟發(fā)誘導發(fā)言討論,不得以首長身份自居”;二是支委會,主要是處理支部日常的事務、計劃、組織應執(zhí)行的工作;三是支部大會;四是支組聯(lián)席會或支委擴大會。文件指出:“支委會議檢查工作,就是支委匯報。支組聯(lián)席會議,小組長報告工作情況。黨員向小組長匯報,除必要的個別進行外,一般改用會議方式,使匯報和分配任務,交流經驗,結合起來?!?/p>
經過整頓,黨的領導力量得到加強,黨的威信得到提升。1948年6月28日,《東北日報》發(fā)表報道《火線入黨》。文章寫道:“楊昌根同志,平常打仗也特別勇敢,一貫起帶頭作用。這次作戰(zhàn)時,他一個人繳了敵人兩挺輕機槍。開戰(zhàn)評會時,大家提議給他記大功,戰(zhàn)斗結束時,支部通過他入黨,經營黨委批準,公開宣布。這給部隊影響很大,許多非黨員干部與戰(zhàn)士都向黨委寫決心書,表示堅決完成各種任務,并要在攻堅中為人民立功,爭取火線入黨?!?/p>
“自知者英,自勝者雄?!睔v史啟示我們,民族復興夢想越接近,改革開放任務越繁重,越要加強黨的建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的軍魂和命根子,永遠不能變,永遠不能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