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時我們就開始練習寫日記了,有主題的,無主題的……那么,今天我們專門來聊聊怎樣寫觀察日記吧!
觀察日記呀……之前寫的日記都是隨記,沒有刻意要觀察什么,固定寫什么。這回叫我寫觀察日記,還真有點蒙(mēng)圖。老姜,還是請您為我支招吧!
觀察日記不同于隨記,首先要選好觀察對象??梢杂^察動物、植物,可以觀察任何東西!
那我觀察啥好呢?
什么都行??!只要你感興趣都可以嘛。選好之
后,有目的地去觀察,再按一定的順序寫下來??梢杂^察外形,可以觀察生長過程……
對啦!我們學年最近在科學老師的帶領下,又養(yǎng)蠶,又種花的。老姜,你說我要寫觀察蠶寶寶的生長過程,行不行?
當然行!這是你親身經歷的,一定能寫好。
唰唰唰!初稿完成啦!老姜快幫我瞅(chǒu)瞅!
嗯……觀察呀,不僅要有一定的條理性,而且要有主次。如果詳略不分明,觀察日記就成了流水賬啦。
原來如此。沒關系,我再改改。……這回你再看看!
起初,這小蠶只有芝麻的一半大,身上還有細細的毛。過了兩天,原本黑黑的小蠶變得黃黃的,身上的毛也少了許多,身子也比原來胖了一些。我把桑葉切細,一點兒一點兒地給小蠶喂食。又過了幾天,小蠶已經變得白白的、胖胖的,身上的毛一點兒也沒有了,個頭大了,胃口也大了。在我的精心喂養(yǎng)下,蠶長得又白又胖。
我看看啊。嗯,這段文字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有條理地描寫了蠶寶寶的生長過程,不錯不錯。不過,除了描寫靜態(tài),再融入動態(tài)描寫就更好了!
動態(tài)描寫嗎?我想想啊……
對了,還要注意日記的格式哦!
哎呀,日記的格式我們在二年級時就已經學過啦!小瞧人!
蒜頭在老姜的指導下寫出了一篇優(yōu)秀的習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怎么樣,你能嗎?我很期待喲!
【蒜頭曬佳作】
養(yǎng)蠶(cán)日記三則 張碩
4月15日 星期五 晴
星期五的下午,科學老師捧著一個大箱子來到我們班,我們迫不及待地等著科學老師揭曉謎底。原來里面裝的既不是花種,也不是溫度計,而是小蠶卵。
老師先給我們每個人發(fā)了一個盒子,并且給我們每人發(fā)了4粒蠶卵,我把小蠶卵放進了盒子里,然后我們都去科學老師那兒領桑葉,我又把領來的桑葉放進盒子里。老師又給我們講了養(yǎng)蠶的注意事項,我多么希望蠶寶寶們從卵里出來呀!
4月29日 星期五 多云
今天,小蠶寶寶們終于從卵殼里爬出來了。它們的顏色是灰褐色的,它們剛出來就往桑葉的方向爬去,大口大口地吃著桑葉,不一會兒桑葉就快吃光了。還好媽媽給小蠶多買了一些桑葉,我拿著桑葉在蠶盒上晃來晃去,小蠶們都往上看,想吃這片桑葉。我笑嘻嘻地把它放進了盒子里。它們那滑稽樣,逗得我哈哈大笑。
過了幾周,這些小蠶長大了,成了大蠶,也越來越能吃了。有一次,我要出去補課,我往里面放了5片桑葉,回來時只剩下了半片!我每天都去觀察它,我真希望它能快點拉絲,結繭(jiǎn)。
5月27日 星期五 晴
晚上放學回家,我迫不及待地去看蠶寶寶,可蠶寶寶不見了,我只看見一個個繭。原來蠶寶寶結繭了。爸爸告訴我,紡織工人把繭加工,做成我們穿的蠶絲衣服。蠶寶寶這種奉獻精神真?zhèn)ゴ?!真是“春蠶到死絲方
【Q友留言板】
李墨:第一則日記簡要地寫出了養(yǎng)蠶的準備工作,突出了小作者的好奇心!
張曦文:第二則日記對蠶寶寶破卵后的樣子及吃桑葉的動作描寫得很有趣。
高尚民:最后一則日記寫蠶寶寶結繭及對蠶寶寶的贊美之情。
這篇觀察日記由蠶寶寶破卵而出,寫到蠶寶寶結繭。小作者親自見證了蠶寶寶辛勤而短暫的一生,如果把蠶寶寶由小到大的變化過程寫得詳細些就更好了。
你就永遠沒有滿意的時候,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