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友和益友是如何區(qū)分的呢?
關于損友及益友,孔子是這樣說的:“對人有益的朋友有3類,對人有害的朋友也有3類。和正直的人、誠信的人、知識廣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即為益友;和心術不正的人、兩面三刀的人、只會夸夸其談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即為損友?!?/p>
能交到損友還是益友,取決于你的心態(tài)喲!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這段話節(jié)選自《弟子規(guī)》。意思是說聽到有人說自己的過錯就發(fā)怒、生氣,聽到有人稱頌自己就很高興,那么,對你有害的朋友就會不知不覺聚攏在你身邊,對你有益的朋友就會逐漸遠離你或拒絕、停止與你交往。聽到有人贊揚自己,就內心不安,聽到有人指出自己的過錯,就非常高興,那么正直誠信有包容心的朋友就會越來越親近你??磥?,能交到損友還是益友,取決于你的心態(tài)呦!
【知識遷移】
同學們或許對成語“聞過則喜”的意思很了解,但是你知道它的出處嗎?
【經(jīng)典故事】
魏征直諫(jiàn)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比較興盛的時期要數(shù)唐代的貞觀年問了。這一段時期,邊境安定,生產發(fā)展,文化發(fā)達,唐詩至今仍是我國詩歌的最高峰。唐太宗李世民最善于聽取大臣們的建議,但是有時由于大臣的言語過于尖銳,他也有十分生氣的時候。有一次,太宗從外邊回來往寢室里邊走邊說:“氣死我了!氣死我了!我一定要把他殺了!”長孫皇后問他在生誰的氣,太宗氣憤地說:“還不是那個魏征!他天天在朝廷上當面指責我的不是,還當面頂撞我,氣死我了。”長孫皇后聽到后,馬上換上朝服,走到太宗面前說:“恭喜皇上,賀喜皇上,一定有明主出現(xiàn),臣子才敢直諫?!碧诼犕旰?,怒氣逐漸消了。正是由于皇上身邊有魏征這樣正直的大臣和賢明的長孫皇后,才有唐朝時期的盛世。這一時期政治開明,經(jīng)濟發(fā)達,社會安定,被后人稱為“貞觀之治”。
蘇東坡小趣聞
蘇東坡跟佛印是好朋友,兩個人常?;ハ嗲写鑼W問。有一天,剛好蘇東坡覺得他的心境很好,連八風都不能影響他的心境。就寫到“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小童將信送給佛印,結果佛印。禪師看完,就在信上回復了一個字“屁”。蘇東坡收到回復非常生氣,立馬過江,去找佛印理論。結果佛印的門是、關著的,上面有兩行字:“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蘇東坡很慚愧,轉身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