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林晨
摘要:在教育發(fā)展的新形勢下,學校教育越來越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對學生的評價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如何正確評價職高學生呢?筆者以關注學生心理角度出發(fā),從多方評價學生。
關鍵詞:職高學生;心理;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4-0098
眾所周知,職高生相對于普高生來說,他們的學習成績比較差、個人行為習慣不規(guī)范、心理素質比較弱,再加上一些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復雜往往造成這些學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不良狀態(tài),使班主任工作很難輕松開展,更難的是客觀地評價每一個職高學生了。然而,班主任工作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它給了教師更多接觸學生的機會,從中我們會更加容易、更加深刻地了解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因此,作為班主任,我們要細細地剖析每個學生的心理,從實際出發(fā),掌握和針對不同學生的心理特征,盡量做到客觀、全面地評價每一個學生。以下是筆者對自己的班主任評價工作的一些體會和總結:
一、評價學生不能單單看成績,還要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
作為班主任,總會接觸到這樣的家長,他們經常用這樣的話語“鼓勵”孩子:“好好學習,不然以后沒出路;你只要刻苦讀書、成績考得好,其他事情不用你操心?!睂嶋H上,這種話在暗示孩子,學習最珍貴的是成績,沒有好成績就沒有出路。這無疑給孩子增添了心理壓力,本來職高學生的學習習慣就不怎么好,家長們這樣一廂情愿的做法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同時,在家長“沒有什么比學習更重要”的呼吁下,一些孩子養(yǎng)成了不愛勞動、對班級活動漠不關心、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責任感等不良習慣。筆者認為,學習成績不等于一切,教育最終的追求是關注一個人的成長發(fā)展,以便能幸??鞓返厣?。家長的這種以成績高低評價學生優(yōu)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職高班主任在評價學生的時候不能僅看學生的成績,在教育教學全過程中要采用多樣性、開放式的評價方法。班主任要建立每個學生的成長記錄檔案,例如,學生學習記錄、體育與文藝活動記錄、技能競賽活動記錄、社會實踐或志愿者活動記錄等,通過學生的成長記錄,教師能發(fā)現(xiàn)和挖掘出每個學生的實踐能力的不同之處,包括學生道德品質、學習態(tài)度與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運動與健康等方面的綜合素養(yǎng),從而避免以成績論英雄,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學習情緒。
二、關注學生的個性心理,站在學生的角度評價
在一個班級中,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都不盡相同,班主任要結合不同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對待不同個性的學生。有些學生在學習上積極進取,他們學習有目標、勤奮刻苦;有些學生在班級工作中辦事認真周全、責任心強;這樣的學生一般會受到班級教師和同學們的喜歡和關注,他們在同學中有威信,大多數是教師的好幫手,或是學習骨干或是優(yōu)秀學生干部。對待這種進取型的學生,班主任要盡可能地發(fā)揚他們的長處,樹立榜樣,在班級中多給予他們正面的評價,鼓勵學生向好的方面不斷進取。
同時,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總有那么幾位學生像離群的“孤雁”找不到同伴。他們是一群性格內向、害羞、孤僻、不善言辭的學生。他們表現(xiàn)出與班級大多數同學的不協(xié)調,往往對班集體的事情保持冷漠的態(tài)度,很少出頭露面,但也不會違反紀律的“乖小孩”。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fā),班主任要意識到,每個學生在內心深處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愛護和引導,特別是對于班主任來說尤為明顯強烈,這實際上是每一個學生深層的心理需要,包括對愛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成就感和自豪感的需要。對待這種“乖小孩”,班主任要采用優(yōu)點轟炸的方式,發(fā)現(xiàn)他們的一個小亮點就在班級同學面前表揚他們,正面給予肯定,讓他們不斷地樹立自信心。
三、評價學生,其他同學和學生本人都有發(fā)言權
班主任在評價學生的時候,最忌“一言堂”,真正了解學生的人,是班級中日日相處的同學們。有時候,學生間的評價會比班主任來得準確到位,多聽聽學生之間的互評或是學生的自評,符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需求,更能促進學生認識自身的優(yōu)點與不足。
班主任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由人格,讓他們自由思考、自由爭辯。在思考與爭辯中,讓學生懂得去評價他人和評價自己,樹立起正確的評價觀念,這個比起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顯得更為重要。平時,班主任在評價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四點:一要平等地對待學生,同學生交心結友,才能真正了解其內心世界,他們才會輕松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做出自己的判斷。二要講知心話,不要空洞說教。與學生交談要講真話、實話。從自身的表現(xiàn)出發(fā),讓學生有真實感,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生活圈子,我們要從學生每件實實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關心,真心實意地溝通,可以贊成也可以反對,這樣學生才易于接受、樂于接受。三要善于傾聽,不能先入為主。從心理輔導的角度考慮,有時候聽比說更有效,當某個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難題或不順心的事時,總想找個信賴的人一吐為快,指點迷津,哪怕是靜靜地聽完訴說,他們也會覺得心情舒暢,心情得到平復。當然,這種情況的前提是你已是學生的心理傾訴對象。四要有耐心,不可計較報怨。對一些性格倔強或理解問題比較偏激的學生,為了解決某個問題與學生交流時,一定要有耐心,不能三言兩語就完事。即使談話不順利,不必操之過急,要等待時機成熟,再與學生心平氣和地交流。我們要堅信,事物總在變化中,任何事物都有轉變的過程,學生的認識亦是如此。
要想讓學生評價他人和評價自己,首先要營造民主和諧的集體環(huán)境,其次是教師要和學生多交流,凡事多讓學生提意見,大事小事都在班級中進行公開討論,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更顯得公平有效。要多與學生進行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這樣班主任往往會發(fā)現(xiàn),學生更愿意親近你了,有什么心情不暢、學業(yè)困惑、人際交往困難等情況都會找班主任傾訴,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評價方式,在促進學生發(fā)展上就會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
總之,處在職高生活中的學生更需要班主任的細心呵護,更需要班主任的正確評價。為了讓我們的學生更快樂健康地成長,班主任必須關注學生心理,從多方進行評價,從而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第二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 3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