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靜嬌+許嘉霖+江流煥+陳銀珍+方俊林+徐敬湘+林藝景
[摘要]目的 了解粵北地區(qū)大學生心肺復蘇術(CPR)的普及現(xiàn)狀與實施意愿,調查分析阻礙CPR普及、實施及掌握的相關因素,探討推廣CPR的應對策略。方法 自行設計調查問卷,于2015年5月~2016年3月在粵北地區(qū)兩所高校中隨機抽取3825名大學生進行現(xiàn)場調查。結果 發(fā)放3825份問卷,有效問卷3487份。大學生對CPR的知曉率為82.79%,曾學習CPR的比例為35.33%;在其學習途徑中,53.45%來自健康講座/培訓;在未學習CPR的大學生中,有84.83%愿意參加培訓。結論 大學生CPR普及率不高,僅停留在知曉層面上。大學生愿意對他人實施CPR,大學生更愿意通過由專業(yè)的醫(yī)護人員的講解來學習CPR。
[關鍵詞]大學生;心肺復蘇術;粵北地區(qū);知曉率
[中圖分類號] R459.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12(a)-0162-04
The cross-sectional search and study of cognitive status and implementation of CPR among undergraduate in Northern Guangdong
YUAN Jing-jiao1 XU Jia-lin1 JIANG Liu-huan1 CHEN Yin-zhen1 FANG Jun-lin1 XU Jing-xiang1 LIN Yi-jing2
1.Medical College of Shaoguan University,Guangdong Province,Shaoguan 512000,China;2.The Emergency and Rescue Command Center of Shaogu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Shaoguan 51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diffuse current and implementation desire of CPR,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factors of impediment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of CPR and as to probe into the strategies of popularizing CPR.Methods The questionnaire was self-designed,3825 college students in two north area college from May 2015 to March 2016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surveyed.Results Totally 3825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while 3487 were issued.The awareness rate of CPR in college students was 82.79%,the percentage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used to study CPR was 35.33%.In the learning pathways,53.45% came from health lectures or training.In the absence of learning CPR college students,84.83% were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training.Conclusion The penetration rate of CPR isn′t high,just on identifying levels.but most college student are willing to perform CPR to others and learn CPR explained by medical expert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Northern Guangdong;Knowledge rate
大學生群體普遍具有認知與接受能力強,對參與公益活動擁有較高的熱情,在人群中分布均勻的特點。在大學生群體中推廣心肺復蘇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不僅學習效果良好,而且推廣輻射人群容易普及,將達到良好的社會效果?,F(xiàn)代醫(yī)學觀點認為心跳驟停發(fā)生是指心臟功能喪失,并不僅限于心跳完全停止,這意味著CPR的實施具有應用的普遍性、及時性等特點。有資料表明,心臟驟?,F(xiàn)象發(fā)生后,4 min內開始CPR者的生存率可達50%,而超過6 min者的生存率僅為4%[1]。在現(xiàn)實中,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經(jīng)過正規(guī)培訓的急救人員常不能及時到達現(xiàn)場[2],如果現(xiàn)場目擊者能及時、正確地對心臟驟?;颊呤┬蠧PR,將有助于提高病患的生存率。本研究旨在通過對粵北地區(qū)大學生群體CPR技術的普及現(xiàn)狀以及實施意愿等內容進行調查,探討阻礙CPR推廣及實施的相關因素,為CPR的推廣提供有效建議。
1資料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于2015年5月~2016年3月在廣東省的韶關學院、松山職業(yè)技術學院中以整群抽樣方式抽取3825名學生進行現(xiàn)場調查。發(fā)放問卷3825份,回收3825份,有效問卷3487份,有效率為91.16%.有效問卷中,男1722名(49.4%),女1765名(50.6%),年齡17~24(20.0±3.5)歲。上述兩所高校包含本科和??苾蓚€教育層面,本次調查所抽取對象包括韶關學院21個二級學院及松山職業(yè)技術學院5個系的學生,分別占兩所高校大學生總數(shù)的9.37%和10.99%,樣本足夠,有一定代表性。本研究亦將粵北地區(qū)大學生分為非醫(yī)學專業(yè)大學生(非醫(yī)學生)和醫(yī)學專業(yè)大學生(醫(yī)學生)兩組進行比較,非醫(yī)學生組2007名(57.6%),其中男1036名,女971名;醫(yī)學生組1480名(42.4%),男686名,女794名,兩組的年齡、智力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調查問卷的設計
問卷設計參考《2010年國際心肺復蘇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及治療建議》[3]及相關資料制訂,問卷內容包括一般資料、CPR相關知識、操作技術的學習意愿學習途徑與掌握情況以及實施CPR的意愿。
1.3調查方法
粵北地區(qū)兩所高校共有710個教學班級,將所有班級排序,按整群抽樣法在兩所高校中隨機抽中不同班級,以班級為單位,共選取76個教學班級(共計3825名)進行現(xiàn)場問卷調查,調查對象采用無記名方式填寫問卷,小組成員與調查對象說明調查目的、注意事項,不回答任何與問卷答案有關的提問,不施加答卷壓力。符合以下任一條件者按無效卷處理:①漏答3題;②整份問卷選項皆相同或所勾選選項有規(guī)律;③未按問卷所指示之題項填答;④非多選題勾選多項選項。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采用百分率進行描述性分析,組間采用χ2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
2結果
2.1大學生對CPR相關知識知曉率的分析
聽說過CPR的大學生有2887名(82.79%),其中非醫(yī)學生1515名,占其總數(shù)的75.48%(1515/2007),醫(yī)學生1372名,占其總數(shù)的92.70%(1372/1480)。醫(yī)學生聽說過CPR的比例大于非醫(yī)學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77.245,P<0.01)。
2.2大學生學習過CPR相關知識的比例
有1232名(35.33%)大學生曾學習CPR相關知識,其中非醫(yī)學生596名,醫(yī)學生636名,醫(yī)學生組學習過CPR相關知識的比例高于非醫(yī)學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5.204,P<0.01)(表1)。
2.3大學生未曾學習CPR的原因
調查結果顯示,30.02%的大學生因“找不到免費培訓課”而未接受CPR相關知識的培訓,其次是“不知道有類似的課程”(29.93%)。非醫(yī)學生未接受CPR相關培訓的首要原因是“未關注CPR,不知道重要性”(34.66%),醫(yī)學生則是“找不到免費培訓課”(46.21%);非醫(yī)學生與醫(yī)學生未接受CPR相關知識培訓的第二個原因是“不知道有類似的課程”,各占31.89%和26.66%。
2.4未參加過CPR相關培訓的大學生對于參加CPR培訓的看法
未參加過CPR相關培訓的大學生中有1913名(84.83%)愿意參加培訓,其中醫(yī)學生804名,非醫(yī)學生1109名。非醫(yī)學生和醫(yī)學生中各有295名(20.91%)、40名(4.74%)表示不愿意參加CPR相關知識培訓。在不愿意參加培訓的大學生中,28.96%表示“沒時間”,6.57%表示“不了解”,51.34%的大學生未填具體原因。
2.5大學生第一次學習CPR的途徑
53.45%的大學生通過“健康教育講座/培訓”的方式學習CPR,其次是“電視”(14.67%),“醫(yī)生護士的講解”僅排在第4位(12.32%)。非醫(yī)學生和醫(yī)學生中各有>50.00%是通過“健康教育講座/培訓”學習CPR,19.03%的醫(yī)學生是通過書本學習CPR知識。非醫(yī)學生學習CPR知識的第二途徑是“電視”(20.06%),而通過書本學習占9.03%。
2.6 大學生最期望的學習CPR的途徑
56.15%的大學生希望通過“醫(yī)生護士的講解”學習CPR,其次是“健康教育講座/培訓”(28.68%),非醫(yī)學生與醫(yī)學生之間的差異不明顯。
2.7大學生對他人實施CPR的意愿
僅624名大學生(17.89%)不愿意實施CPR,主要理由是“怕動作不規(guī)范傷害患者”,共計385人次選擇,占61.70%;其次是“怕被人冤枉”,共計202人次選擇,占32.37%。非醫(yī)學生、醫(yī)學生不愿意實施CPR的理由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2.8 大學生對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
曾學習過CPR的非醫(yī)學生中,有58名(9.73%)掌握所有CPR相關知識,醫(yī)學生中有84名(13.21%)。正確率最高(86.12%)的題目是“開放氣道時清理口鼻異物”,正確率最低(32.28%)的題目是“遇到呼吸停止患者時的措施”。
3討論
3.1粵北地區(qū)大學生CPR知識的普及現(xiàn)狀及相關因素的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82.79%的大學生聽說過CPR,35.36%的大學生學習過CPR相關知識。本次調查有142名大學生答對CPR相關知識題目,占4.07%。能正確掌握胸外按壓部位及手勢的醫(yī)學生占30.06%,非醫(yī)學生更少,正確率為11.56%。由此可見,粵北地區(qū)大學生對CPR知識的掌握情況較差,大部分大學生對CPR有一定了解,但不能正確掌握CPR的操作及理論知識,這與仇亞林等[4]的研究結果相符合。
本研究結果顯示,非醫(yī)學生未接受CPR相關培訓的主要原因是未重視CPR,醫(yī)學生是找不到免費培訓課。曾學習過CPR相關知識的大學生多通過“健康教育講座/培訓”的方式學習。在教學模式中,“醫(yī)生護士的講解”受到廣大學生的推薦,5%的大學生希望通過課本學習CPR,這與國內相關研究結果相符合[5-7]。由此可知,推廣CPR的首要任務是使大學生群體認識到CPR的重要性。
3.2粵北地區(qū)大學生實施CPR的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粵北地區(qū)的大學生對學習、實施和傳播CPR持積極態(tài)度,此結果與有關研究相符[7-10]。參與調查的粵北地區(qū)兩所高校大學生有82%愿意為病員實施心肺復蘇,醫(yī)學生及非醫(yī)學生在掌握CPR的情況下對病員實施CPR的意愿無明顯差異,兩者積極性較高。有研究表明,阻礙院外CPR實施意愿的因素有技能掌握不佳、擔心疾病傳播和缺乏相關法律保護[11],與本次調查結果相符合。本研究結果顯示,61.70%的大學生因技能掌握不佳怕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而不愿施行CPR,32.37%的大學生害怕被冤枉,24.20%的大學生害怕患者攜帶傳染病。由此看出,影響大學生CPR實施意愿的因素包括對CPR的掌握,也包括社會風氣及公眾思想。
3.3在大學生中推廣CPR時的應對策略
3.3.1加強大學生在學習急救知識時的學習效率 在CPR知識的推廣中,首先要增加宣傳力度,讓大學生認識到CPR的重要性。學習是一個反復記憶的過程,可以把急救知識融入學生常識教育中反復進行強調,增加學生對急救知識的認識。在大學階段,CPR相關知識的培訓還可與新生軍訓相結合,以引起大學生對急救知識的重視,提高其急救能力。同時,學校應該制訂完善的急救技能培訓計劃[12],在學習任務相對較輕的大學一、二年級開設為期1周的急救技能培訓班或選修課[13],邀請急救人員并采用多媒體結合模擬人系統(tǒng)教學,在教授CPR知識時結合實踐操作,增加實踐操作機會,加深學習印象,這可以提高學習急救知識的效率。據(jù)報道,采用“醫(yī)生+護士+模擬人”模式對300名大學生進行CPR技能培訓,理論測評及格率由原來的15%上升至95%,操作技能及格率由原來的1%上升至100%[14]。擁有醫(yī)學院的大學,其所在地區(qū)也有附屬醫(yī)院,有全套的CPR培訓設備,可以通過醫(yī)院和學校共同合作的方式在大學生中推廣CPR。
3.3.2加強法律對急救行為的保護及社會對急救行為的鼓勵 “怕被人冤枉”是大學生不愿意實施CPR的第二大原因,因此政府需要完善相關法律以保護施救者,例如參考歐美國家法律體系中的《善良的撒瑪利亞人法》,使人施救時沒有后顧之憂,不用擔心因過失造成傷亡而遭到追究,從而鼓勵旁觀者對傷病人士施以幫助,減少施救者的顧慮[15]。學校也要注重學生的心理教育,提醒學生在遇到需要實施CPR的病員時,要進行有效的溝通,避免出現(xiàn)不必要的傷害及誤會。
3.3.3加強大學生自我保護的能力 一部分大學生擔憂實施CPR會被感染傳染病,這種擔憂不是錯誤的,而是懂得保護自己的表現(xiàn)。關于預防傳染病的知識,可以編入學生常識課中對學生進行教育。而在進行CPR時,暴露風險最大的就是人工通氣,在清理受助者口腔后,可以用干紗布或戳了洞的干紙巾覆蓋在受助者嘴唇上,隔離受助者和施救者之間的體表接觸,減少感染機會;援助者在施救后也應該清洗自己的手,減少污染。
[參考文獻]
[1]王一鏜,劉中民,張勁松.心肺腦復蘇[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1.
[2]張曉凡,王林,陳潔蓮.突發(fā)事件院前應急救援時效性分析與對策探討[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12,21(9):970-972.
[3]Hazinski MF,Nolan JP,Billi JE,et al.Part 1:executive summary:2010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science with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J].Circulation,2010,122(Suppl 2):S250-S275.
[4]仇亞林,鄒亞莉,胡波,等.認知視野下大學生心肺復蘇知識認識與需求的現(xiàn)狀分析[J].教育觀察旬刊,2014,3(28):30-32.
[5]肖萍,武雙鑫,周慧明,等.大學生軍訓期間開展心肺復蘇培訓的實踐與效果分析[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5,17(8):720-722.
[6]戴璟,何瑜,顏文貞.粵西地區(qū)非醫(yī)療專業(yè)院校大學生心臟性猝死認知度調查和急救技能培訓方案[J].中國校醫(yī),2015,29(1):1-5.
[7]李澤典,李春玉,金錦珍,等.延邊地區(qū)某高校大學生的急救技能知曉情況及施救意向[J].職業(yè)與健康,2016,32(15):2129-2131.
[8]陸翠,靳英回,馬雯靖,等.大學生對心肺復蘇的態(tài)度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5,22(19):13-17.
[9]李章平,陳壽平,李慧萍,等.不同人群心肺復蘇及相關急救常識掌握情況調查和比較[J].浙江醫(yī)學,2012,35(2):254-255.
[10]夏哲遠,孔悅.院外心肺復蘇術實施意愿及影響因素的研究現(xiàn)狀[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6):42-45.
[11]李欣華,韓自華,夏萍,等.寧夏高校大學生院外現(xiàn)場急救知識及技能普及情況調查分析[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6, 38(7):663-665.
[12]黃友華.大學生現(xiàn)場急救知識推廣普及對策[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23):173-175.
[13]張敏,聶雷霞,蔣萍,等.非醫(yī)學類本科生心肺復蘇知識認知與需求分析及培訓模式探討[J].護理學報,2011,18(14):67-69.
[14]藍天明,喬君,劉國韜,等.大學生心肺復蘇技能培訓實踐研究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35):371-372.
[15]花蕾.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障立法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