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普通高中選修課制度的作用下,能夠構建一套完整的“微視頻制作”課程學習體系,從而提高學生的微視頻制作能力和水平。21世紀,中國進入了微時代,微信、微小說、微博、微視頻如雨后春筍般發(fā)展起來,成為快節(jié)奏社會中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特有符號。本文就如何在普通高中進行選修課程“微視頻制作”的開設與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措施,從而促進普通高中學生在選修課上的能力和素質提升。
關鍵詞:普通高中;微視頻制作;開設;研究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706(2017)03-0095-02
The Opening and Research of “Micro-video Production”
CUI Xiaopeng
(Suzhou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Suzhou 215028,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function of the elective system of regular high school, we can build a complete learning system of “ Micro-video production” course, so a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and level of students' micro video production.In twenty-first Century, China entered the micro era, WeChat, micro fiction, micro-blog, micro video has sprung up, becoming a fast-paced society of people's lifestyle and unique symbol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on how to set up an elective course "Micro-video production" in ordinary high schools, so as to promote th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ordinary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elective courses.
Keywords: Regular high school; Micro-video production; opening; research
筆者已經開設了兩年(共四個學期)的選修課“微視頻制作”,學生學習后反應良好,現就“微視頻制作”的開設與研究談一些自己的想法,與同行共勉。
1 開設本課程的目的
學校推行選修課,是因為學生的潛質是多元的,發(fā)展需求也是多樣的,多樣化發(fā)展是高中教育的必由之路。學校敞開選擇的大門,讓學生享受充分的課程選擇機會,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在選擇中學會發(fā)展自己興趣、規(guī)劃自己人生?!拔⒁曨l制作”課程用一套簡單易用的微視頻編輯軟件,給學生帶來拍攝與影片編輯的樂趣,過一把導演的癮,記錄下生活中的點滴,制作出精彩的影視作品。
2 開設本課程注重的具體目標
在微視頻制作實踐中,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技巧,通過自我探究、團隊合作等方式,制作出原創(chuàng)的微視頻作品,并通過自我策劃發(fā)布成果,得到一定范圍內觀眾的認可。學生能夠全方位、系統(tǒng)了解微視頻,并對微視頻這一新興藝術形式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整個課程學習之后,學生的興趣特長的到一定的鞏固和發(fā)揚,動手實踐能力得到一定的發(fā)展,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質的到潛移默化的提升。
3 本課程特色及主要內容
立足于時代,讓課程具有鮮明的時代性,貼近高中生的心靈。作為一門綜合性藝術,微視頻整合了文字、音樂、舞美、傳媒等藝術,融合了攝像、錄音、剪輯等多項現代技術,融入了身邊最動人的社會生活元素,迅速成為廣大青少年的最愛。讓學校的選修課程與高中生的心靈共振,與時代共舞,是校本選修課的首選。我們學校的學生采用網絡選課的方式,統(tǒng)一時間開放選課權限。共20多門選修課,每課有固定的學生數量?!拔⒁曨l制作”課程非常熱門,正常在5分鐘之內被“搶”光。
本課程計劃共12課時,個人認為可以進行如下的課程安排:(1)軟件安裝,讓學生體驗如何在電腦上成功安裝新軟件,并享受注冊成功的樂趣。(2)新手指南,用軟件程序來制作微視頻的初體驗。(3)使用技巧。(4)入門一期。(5)入門二期。(6)進階一期。(7)進階二期,通過這五節(jié)課系統(tǒng)地學習如何使用軟件編輯出比較優(yōu)秀的微視頻作品。(8)素材收集,小組分工協(xié)作,根據初定的主題為完成作品收集相應的素材(鼓勵大家自己用攝像機進行拍攝)。(9)后期制作,對作品進行加工制作。(10)視頻交流,先將視頻在全班進行交流,做最后的改進。(11)成果推廣,借助u酷等網絡平臺發(fā)布微視頻,宣傳。(12)視頻分享,利用學校公共平臺展示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吸引更多的學生選修“微視頻制作”,通過分享讓學生收獲一種自信、一種成功。如圖1。
4 評價方式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
選修課的課堂教學效果關注的不應該是教學的結果,而是教學的過程,是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團隊合作,將學生自由組合成若干個小組,進行組內分工協(xié)作,完成微視頻的制作,然后分享給全部同學。由全班同學一起根據(目的性、科學性、可學性、效果性、節(jié)奏性、整體性等原則)打分進行評價。有幾個同學因為沒有攝像機等硬件設備未能自己去拍攝一些視頻,只是從網站上下載了一些視頻和圖片進行編輯修改,雖然能完成微視頻作品但是效果不太理想。也有部分小組極個別同學不去參與小組協(xié)作,而是由組內其他同學帶勞,掛個名而已,并未真正參與到微視頻的制作中去,導致學習的效果得不到很好的檢閱。
5 對本課程教學的設想和建議
“微視頻制作”是應學生的需要而開設的一門嶄新課程。作為電影藝術的分支,微視頻尚屬于非主流的藝術。人們對微視頻雖有所關注,但深入研究微視頻的人卻很少。搜索互聯(lián)網,有關微視頻的理論,只是零散的、瑣碎的,根本找不到關于微視頻的專業(yè)書籍,更沒有一本適合高中生閱讀的微視頻教材。因此,如何給學生們開好這門課程我也是想了很多天,決定我們從安裝軟件著手,精心選擇了一些適合高中學生學習的內容,貼近時代,契合廣大高中生的心靈,能夠滿足以后的同學們表達自我、展現個性風采的愿望,具有鮮明的時代性,讓學生在真正掌握了一個實用軟件之后能觸類旁通,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很熟練地使用其他軟件。
6 學生感悟摘錄
李雅涵:一開始覺得好玩,選了微視頻制作,但是后來覺得越來越有意思了。不像我想的那么難,老師講的比較容易接受?,F在自己也做了一些小視頻,是介紹學校相關的,想帶回原來的學校。上課老師也對我們很好,給我們自由發(fā)揮的時間很多,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
馮顧詣:“微視頻”讓我學習了如何使用會聲會影做微視頻。增強了團隊合作,提高了個人素質。贊!
鄒子川:通過此課程,我感受到了制作視頻的樂趣,每當完成一個作品是就會有滿滿的成就感,同時又能培養(yǎng)團隊能力,一起制作大型的視頻,同時也能交到朋友,讓我感到受益匪淺。
吳昕燚:微視頻制作是很有樂趣的。我們在制作的時候會有意見不同,但到最后都會達成一致。我們在制作的過程中,學到的不僅是如何制作微視頻,更是一份難能可貴的團隊精神。
盛思苗:就這樣我們的片子完成了,這一路走來也是跌跌撞撞。經過這次制作,我們的實踐能力增強了很多,對微視頻也有了更深入的學習,受益頗多。
7 結 論
基于學生們對于“微視頻制作”這門新科目的熱愛,如何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多樣化的、有層次的、綜合性的課程內容是我們最大的追求。
參考文獻:
[1] 曹劍鋒.普通高中多樣性選修課課程建設探究 [J].教師,2015(08):90.
[2] 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 [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47.
[3] 呂超,孫玉麗.普通高中選修課的實踐、問題與對策 [J].創(chuàng)新人才教育,2014(03):38-45.
作者簡介:崔曉蓬(1982.01—),男,江蘇東臺人,一級教師,本科學歷,學士學位,鹽城市教學能手,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學科帶頭人。主要從事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