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圖祥
摘要:本文主要對肉鴨傳染性漿膜炎病原、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剖檢變化、鑒別診斷進行了探討,并且提出了肉鴨傳染性漿膜炎預防治療措施。
關鍵詞:養(yǎng)殖肉鴨;傳染性漿膜炎;預防與治療
中圖分類號:S858.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6-3637(2017)07-0185-01
1病原分析
此病的致病原因為鴨疫默里氏桿菌。在全球已經發(fā)現的血清型有21個,在我國就占到了14個。
2流行情況
鴨、鵝和火雞中感染的病例已有很多記載,主要感染1~8周的幼鴨,其中2~3周的小鴨感染率最高,死亡率一般在5~80%。病發(fā)位置主要集中在呼吸道和皮膚。四季均有發(fā)病,尤其是在潮濕寒冷、多雨季節(jié)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最高。1周以內和8周以上的成年鴨感染率低。而且,肉鴨發(fā)病率較高,而且由于發(fā)病鴨群感染日齡太小,因此采用疫苗免疫的方法進行防治難度較大。
3臨床癥狀
臨床診斷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最急性表現為鴨子突然死亡,急病表現為鴨子精神沉郁,閉目嗜睡,伴有咳嗽、打噴嚏、粘液性分泌物等,眼周有羽毛粘連。鼻腔有粘液,表現為呼吸較困難,排便為稀糞,顏色有綠色、黃綠色、黃白色等。死前有痙攣、搖頭等神經性癥狀[1]。
4病理研究
經過解剖,本病的病例變化為漿膜表面的纖維素滲出物,表現為心包炎、纖維素性心囊炎等,心內含有絮狀纖維,包膜表面粗糙增厚,與外模和胸壁發(fā)生粘連,肝臟有灰白色纖維素膜覆蓋,呈現土黃色,膽囊重大,膜渾濁、增厚,有塊狀滲出物。部分病死鴨的脾臟表面有壞死斑點、腸道出血,十二指腸有膠質分泌物;腦膜有出血現象。
經過對發(fā)病特點、臨床和病例分析,一般就可以初步診斷為鴨傳染性漿膜炎。確診應由當地的獸醫(yī)防疫部門進行,并做病原體分離和鑒定。
5預防
5.1鴨傳染性漿膜炎的預防首先要做飼養(yǎng)的管理工作 包括育雛管理,飼養(yǎng)管理等等,藥物預防的手段需要先進行藥敏實驗,對臨床用藥要進行指導。
加強飼養(yǎng)管理,進行免疫預防是目前實行規(guī)模化養(yǎng)鴨,提高鴨群抗病能力的較為有效的方法。
5.2堅持自繁自養(yǎng) 全進全出預防疾病傳播,引入鴨苗時,要充分了解鴨苗所在地疾病流行情況,避免從疫區(qū)引入,引入的鴨苗在嚴格隔離觀察 30d,后無異常癥狀時才能混入健康鴨一起飼養(yǎng)。堅持全進全出原則,即在鴨群統一出欄后,對鴨舍進行徹底清掃和消毒,等待下一批次鴨的進入,有效防止疾病在不同批次鴨群之間的傳播,還能提高了飼養(yǎng)效率[2]。
5.3飼養(yǎng)管理 首要的是注意育雛的環(huán)境衛(wèi)生,一定要保持通風、干燥、防寒。對地面育雛的養(yǎng)護中,要定期對墊草予以更換,對飲水喂食的器具要定期消毒和清洗,在炎熱或者多雨季節(jié),注意防止暴曬、雨淋和寒冷,同時增加飼料中的營養(yǎng)成分。
5.4在進行疫苗接種的時候 選用鴨傳染性漿膜炎蜂膠疫苗、鋁膠苗、油乳劑疫苗可以對4周以內的小鴨進行防疫。在首免后的2周內進行第2次接種。
5.5對雛鴨進行磺胺二甲基嘧啶和磺胺喹惡啉的預防性用藥 可在100L的水中加入2.5%的恩諾沙星給鴨群喝。飼料中可摻合電解多維、蛋白質、微量元素等,保持營養(yǎng)均衡。
5.6使用每畝12kg的漂白粉進行消毒工作 對水池每半個月消毒1次,連續(xù)使用4d的消毒液消毒。
5.7中藥預防方法 使用清瘟敗毒飲等中草藥劑對病鴨進行治療,配合使用氟甲砜霉素和地塞米松,發(fā)現療效較為顯著。但目前來說主要的優(yōu)勢還是在預防上,當鴨發(fā)病進入重癥階段,單純使用中草藥是無法取得療效的。
5.8應激會帶來很多不良反應 因此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防范。轉群、運輸、捕捉、免疫過程中均可能產生應激狀態(tài),此時的鴨群體質下降,抗病能力降低,增加患病風險,在天氣突變等氣候環(huán)境下要注意防潮防寒、精心飼養(yǎng),喂飼中的飲水,可添加水溶性復合維生素,飼糧中添加黃芪多糖、丁酸二酯等,可以有效緩解應激帶來的不良反應[3]。
6治療
6.1每天2次青霉素 鏈霉素各3000~5000U/次,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混合注射。
6.2每天2次的環(huán)丙沙星注射液 采用肌肉注射,每次0.3~0.5ML,連續(xù)3d注射。
6.3使用氟苯尼考拌料喂服,連續(xù)喂服3~5d。
6.4漿硫氰酸紅霉素可溶粉摻入水中,連續(xù)喂服3~5d。
結語
用藥兩天后,死亡率會發(fā)生明顯下降,5d后鴨群精神狀態(tài)轉好,采食量增加。飼養(yǎng)條件是鴨傳染性漿膜炎的發(fā)病原因中比較重要的因素。特別是15d~30d的雛鴨,一定要保證良好的衛(wèi)生條件。治療過程要徹底,復發(fā)的話會出現抗藥性,帶來治療難度。中藥經過臨床后發(fā)現,對于預防效果很好,但是在治療上不能單純使用,還是要配合抗生素混合使用。
參考文獻
[1]趙青松,汪銘書,程安春等.鴨傳染性漿膜炎母源抗體消長規(guī)律及其對后代雛鴨的保護[J].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2016,38(2):120-123.
[2]陳海峰,陳曉蘭,蔣春茂等.江蘇省部分地區(qū)鴨疫里默氏桿菌病病例調查[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3,41(9):195-196.
[3]程龍飛,傅光華,施少華等.鴨傳染性漿膜炎二價滅活疫苗的研制[J].福建農業(yè)學報,2014,(11):1058-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