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麗麗 吳宣潤
摘要:隨著人們的品味越來越高,裝飾畫市場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個性和自我,創(chuàng)新材料在裝飾畫中的應用必將帶來裝飾畫的新潮。本文以數(shù)字油畫作為載體,異形珠作為創(chuàng)新植入元素,讓裝飾畫更具張力和個性,讓異形珠這種獨特的元素更具市場價值。同時著重于表達技法的研究,展現(xiàn)一種新的裝飾畫創(chuàng)作方法。
關鍵詞:異形珠;裝飾畫;表達方法
1. 異形珍珠裝飾畫市場需求
裝飾畫這一藝術形式是在原始和裝飾紋樣的基礎上產(chǎn)生、發(fā)展而流傳至今的。從我國新時期時代的彩陶紋樣,到商周銅器上的裝飾畫;從兩漢的畫像石、畫像磚,到舉世矚目的敦煌壁畫以及別具特色的一些民間美術,都為我們提供了裝飾畫最典型的范例。
隨著人們的品味越來越高,裝飾畫市場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根據(jù)市場調查,74%的人表示購買過裝飾畫,裝飾畫能夠體現(xiàn)出個人品味、審美情趣以及受教育程度。同時,酒店、賓館、茶樓、圖書館等公共場所也更需要裝飾來體現(xiàn)出主題風格,增加藝術情趣。
當物質生活水平提升到一定高度時,大眾對創(chuàng)新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也順應而來。所以,裝飾畫順理成章地體現(xiàn)出自己的內涵——藝術性和文化性。由此可見裝飾畫市場巨大的潛力。在這個市場需求趨勢的引導下,我們推出異形珠和裝飾畫相結合的方案。
異形珠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品——珍珠的一種創(chuàng)新形態(tài),既體現(xiàn)出了藝術創(chuàng)新性,和裝飾畫一樣,也承載著濃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氛圍,兩者的奇妙結合,不僅填補了當前裝飾畫市場的空白格局,滿足了市場需求,同時也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藝術創(chuàng)新的概念與表現(xiàn)形式提升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國內學者徐可在《異形珍珠飾品的設計構想》[1]中提出,選用多顆珍珠聚集形式布局,一方面可以遮擋瑕疵部分,選擇珍珠光澤較好的面外露,另一方面由于小顆粒異形珍珠的價格較低,設計者可以選擇合適的密集方式,調整首飾整體的形態(tài)與造型。也就是說她認為異形珠裝飾品的缺陷只要經(jīng)過合理的整合和運用,反而能成為其的亮點。
2. 裝飾性繪畫表達方法研究
2.1. 一般裝飾性繪畫表達方法研究
在制作裝飾畫時,一般來說,裝飾畫材料的選擇應該符合四個原則1.形態(tài)美 2.裝飾美 3.情感表現(xiàn) 4.文化內涵。其中形態(tài)美具體展開又分為三個部分1.肌理美 2.質地美 3.色彩美。在表現(xiàn)技法方面,金弋文[2]將常用裝飾畫表現(xiàn)技法歸納為以下9種:1.布貼法 2.水油分離及撒鹽法3.玻璃涂色轉印法 4.紙貼法 5.立粉凹凸法 6.木質材料拼貼法 7.蛋殼裝飾法 8.泡沫塑料浮雕裝飾法 9.刮紙法。
2.2. 四個基本藝術創(chuàng)作方法與異形珠裝飾畫的對接
所有的藝術表達皆有其想通之處,我們運用工業(yè)設計當中的巧妙對接、離散重構、思維完形結合上述基本方法中的立粉凹凸法創(chuàng)造出以下異形珠裝飾畫表達方法。
(1)異形珠裝飾畫的巧妙對接
我們對于巧妙對接的理解是傳統(tǒng)裝飾畫與異形珠形態(tài)與顏色的巧妙對接。
這一點對于我們進行異形珠裝飾畫創(chuàng)作的啟發(fā)是,創(chuàng)作的形式可以不受限制,去尋找一幅畫與異形珠的巧妙對接點、線、面、體。
(2)異形珠裝飾畫的離散重構
離散重構從本質上來講就是構成形式,元素怎么樣進行排列重組。
這一點對于我們進行異形珠裝飾畫創(chuàng)作的啟發(fā)是,如果把異形珠看做一個元素,那么異形珠裝飾畫創(chuàng)作本身便已經(jīng)變成了在畫作上進行構成元素填充的過程。
(3) 異形珠裝飾畫的思維完形
思維完形既設計的完整性,即不論一個作品的設計形式如何發(fā)生變化,最終他必須具備絕對的功能性和相對的審美性。這是一個好的設計作品必須要具備的東西。
本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利用異形珠的形狀等特點,將異形珠和裝飾畫結合起來,來達
到珠畫相間的效果。為了保證裝飾畫能夠長期保存,我們在紙張和顏料的選擇上使用了油畫的繪畫方式;在異形珠的選擇上我們選取有象征意義的珠,并進行進一步的繪畫上色,從而使珠與畫更加的和諧統(tǒng)一。
對現(xiàn)有裝飾畫的作品與異形珠進行元素匹配,探索珍珠裝飾畫的表達方法
(1)骨骼成形法:平面構成中,骨骼是支撐構成形象的最基本的組合形式,使形象有秩地經(jīng)過人為的構想,排列出各種寬窄不同的框架空間,把基本形輸入到設定的骨格中以各種不同的編排來構成設計,骨骼既起到編排形象和管轄形象的空間作用。
(2)同形異想法:利用可變的設計要素,使外形衍生出很多種設計,色彩、結構都能進行異想變化。如可以在其內部進行不同的分割設計,線條分割應合理、有序,使之與整體外形協(xié)調統(tǒng)一,或基本上不改變整體效果的前想下,對有關局部進行改進與處理。
(3)變異法:變異并不是刻意強調變形,而是突出素材的內在涵義,因為它給我們的感受是富有更多的象征性。采用變異方法,可以借助:一塊顏色、一些線條等,把設計師對物的感受用抽象和象征的手法表現(xiàn)出來。
(4)拆解組合法:選擇一種或幾種不同素材,在此基礎上拆解或打破原有的素材形態(tài)在某個設計主題中組合變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創(chuàng)造出新的設計形象。
(5)肌理形態(tài)法:肌理指客觀自然物所具有的表面形態(tài),是各種物體性質表面特征,如顏色、形狀等相似。
(6)韻律法:平面構成中單純的單元組合重復易于單調,由有規(guī)律變化的形象或色群間以數(shù)比、等比處理排列,使之產(chǎn)生音樂的旋律感,成為韻律。
運用形成的方法進行作品設計。
我們運用骨骼成形法、韻律法創(chuàng)作設計了以下作品圖1、圖2。
畫作運用了秋天的銀杏葉為元素,在技法上使用了骨骼成形法,排列的珍珠構建了銀杏葉的形態(tài)。散開的銀杏葉飄散在黃綠色的背景上,將珍珠有規(guī)律的粘在飄動的銀杏葉上,在增加了畫面的立體感的同時也增加了畫面的靈動性,讓人身臨其境,感受到了濃濃的秋意。
靈感來自于草間彌生的點的運用,在技法上運用了韻律法,有規(guī)律變化的大小珍珠,使畫面富有旋律感。淺黃色的背景與畫面和諧統(tǒng)一。珍珠的點綴讓南瓜更加生動立體,富有生命力。
3. 總結
異形珠這一獨屬于大自然的藝術品以其獨特的造型和強大的可塑性為越來越多珠寶愛好者和收藏家所喜愛。以異形珠作為素材,裝飾畫作為載體的形式,是創(chuàng)新跟藝術的結合。對于這種表達技法的研究,更是能夠將這種藝術價值普遍化和更大化。采用用多顆珍珠聚集形式布局,一方面可以遮擋瑕疵部分,選擇珍珠光澤較好的面外露,另一方面由于小顆粒異形珍珠的價格較低,設計者可以選擇合適的密集方式,調整畫面整體的形態(tài)與造型,呈現(xiàn)出嶄新的珍珠裝飾畫造型形式。
參考文獻
1. 徐可.異形珍珠飾品的設計構想[J].寶石和寶石學雜志,2013,(04):82-85.
2. 金弋文.材料對裝飾畫制作的作用[J].遼寧師范大學學位論文,2012,(04):9-21.
3. 黃穎.異形珠裝飾畫表達方法的研究.嘉興學院學位論文,2016,(05):12
(作者單位:嘉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