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彤+陳智敏
【摘要】近年來,韓國娛樂文化以韓劇為載體在我國盛行,形成了一股勢不可擋的“韓流”。其中韓國SBS(韓國三大全國無線電視臺之一,以青春題材作品為主)的創(chuàng)作,因其更符合年輕人的口味,所以飽受年輕人的追捧與喜愛。韓劇中蘊含的服飾、飲食、語言等特殊文化符號通過韓劇傳遞給思維活躍、接受度高的大學生,對中國大學生產生了較大影響。通過個人深度采訪和調查問卷的相結合的形式,探討韓娛文化對中國大學生在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上的影響力,并在此基礎上對高校文化教育和個人文化價值取向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韓國娛樂文化;SBS創(chuàng)作;大學生;影響力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韓國娛樂文化憑借電視劇、娛樂節(jié)目等載體在中國掀起了“追韓”熱潮,連續(xù)熬夜追劇、穿戴韓國服飾、追捧韓國明星……這種現象在中國大學校園中早已屢見不鮮,因此,分析和研究韓國娛樂文化對中國大學生的影響力,正確引導大學生科學地對待流行時尚文化,是高校工作者必須關注的問題。目前,關于韓娛文化對中國大學生影響力的研究大多是從消費觀、婚姻觀等單個角度切入的,本課題主要以SBS的創(chuàng)作為例——以最受歡迎的青春題材為起點,從宏觀的角度考察包括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在內的全方面影響力調查,并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和對高校文化建設的可行性建議。
一、調查研究設計與分析
1、調查方案設計
研究內容主要以調查問卷為載體。調查問卷共分為基礎信息、韓劇帶來的影響以及反思韓劇三個層次,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在第二層次中還具體區(qū)分了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上的影響,從飲食、語言、服飾到消費觀、婚姻觀、職業(yè)觀,具體到各個角度考察韓劇對大學生生活方方面面的影響。本次調研主要以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郵電大學以及江南大學等高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但同時也覆蓋了部分江蘇省內其他高校的學生。
2、調查內容分析
在兩個多月的調研過程中,我們回收了270份線上問卷和354份線下問卷,總計問卷624份。研究對象遍布江蘇省多所高校,覆蓋一年級至四年級各年級本科生,其中參與問卷調查的男生共有192人,女生共有432人,理工類學科學生348名,文史類學科學生276名。
韓劇在中國大學生群體中的接受度存在著明顯的性別差異,但是在兩大學科類型中的接受度差異不甚明顯。在Q6是否喜歡韓劇一問題中,“不喜歡”以53.04%稍勝于46.96%的“喜歡”,總體上而言,基本可以認為參與調查的人群中,兩派的人數大體上是均衡的。但是,即使在對待韓劇的態(tài)度上“喜歡”與“不喜歡”的比重相當,由于各類群體中的思想觀念存在差異,在“喜歡”與“不喜歡”中每類群體各自所占的比重又會有所不同。例如,以性別為變量,則僅有20%的男生選擇“喜歡”,但在432名女生中卻有59%的人選擇“喜歡”,依此看來,性別的差異的確影響著大學生對待韓劇的態(tài)度,女生對于韓劇的接受度遠高于男生。如果從學科類型的角度進行考量,則會發(fā)現在文史類學科學生中,“喜歡”與“不喜歡”分別占據52%和48%的比重,二者的占比幾乎是持平的;在理工科類學科學生中,“不喜歡”的人數則占據了57%。
此外,在韓國類型繁多的電視劇中,青春偶像劇在大學生中的接受度普遍高于其他類型的電視劇。在Q10“您最喜歡的韓劇類型中”,76.43%的大學生選擇了青春偶像劇,同樣在Q13中對于韓國三大電視臺KBS、MBC、SBS作品的喜好選擇中,大多數學生更傾向于SBS的創(chuàng)作,這與我們調查之初的設想基本上是一致的,也為我們接下來更深入的調查提供了前提條件。
二、研究結果分析
1、大學生“追韓”不僅僅是小眾行為
廣受歡迎的韓劇越來越熱,奇特的韓式料理店越開越多,引領時尚潮流的韓國服飾越來越多,周圍到處都充斥著韓國產品,我們能夠深刻地感受到“韓流”對我國社會生活產生的影響。思維活躍、接受度高的大學生更是在眾多的韓式周邊面前展現了極大的包容性和接受能力,大學生“追韓”已經不僅僅是滿足獵奇心理的小眾行為了。
在問卷的第二部分關于生活方式影響的調查中,包含了衣服配飾、飲食、語言、生活用品以及留學旅游等各方面的問題,各個問題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韓娛文化已經從各個方面大范圍地影響到了我國大學生的生活方式?!敖洺Y徺I”和“偶爾購買”韓國服飾的學生占有47.12%,也就是說差不多有近一半的學生對韓國服飾青睞有加。“喜歡韓式料理”和“熱衷韓語”的學生雖然不如喜愛韓國服飾的覆蓋面廣,但是也分別占據了“22.75%”和“35.75%”的比例,而且有36.85%的學生表示有“去韓國留學或旅行”的想法。這些數據都說明了現階段韓國生活方式對我國大學生的影響力。
2、在思想觀念上能夠保持理智判斷
我國大學生的思想觀念會受到韓娛文化的影響,但是在大方向上能夠保持自己理智的價值判斷。問卷第二部分后半段涉及到了大學生在婚戀觀、愛情觀、消費觀、職業(yè)觀等觀念上的考察,在各個問題中受到韓式思維影響顯著的學生僅占極少數,大部分學生都具有自己獨立判斷與思考的能力。例如,在“是否會因為韓劇主角的職業(yè)設定而改變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一題中,“不會受到韓劇中職業(yè)設定影響”的人數有595,占總人數的95.35%,而選擇“會受到劇中職業(yè)影響的”僅有4.65%。同時,在關于人生伴侶選擇的問題上,“對自己人生伴侶的選擇受到韓劇演員人設(包括外貌、性格、家庭背景、社會地位等)有影響”中選擇“同意”或“完全同意”的僅有8.76%,而選擇“一般”,“基本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的比重高達91.24%。這說明我國的大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分析問題的能力,雖然會因為好奇心去追尋新鮮事物,但是在思想觀念上,大多數學生仍舊受中國主流思想的影響,保持自己獨立的價值判斷。
3、反思“韓流”中有自己獨立的思考
在問卷第三部分反思“韓流”入侵的過程中,絕大部分的大學生能夠以冷靜的頭腦理智地對待“韓流”的沖擊,不盲目崇拜別國文化,對待本土文化仍舊懷有極大的興趣與熱情。
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我們能夠明顯地感覺到周圍都處在“韓流”的影響中,在“您認為觀看韓劇對當代年輕人中國文化及價值觀念的養(yǎng)成是否有影響”一題中,有64.43%的大學生是持肯定態(tài)度的,這說明在反思“韓流”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意識到韓流對于中國本土文化在年輕人成長過程中養(yǎng)成的威脅。在當今越發(fā)激蕩的文化沖擊中,當代大學生不盲目崇拜新奇文化,對于外來文化入侵能夠保持一定的警惕性是一件幸事。
在實際的調查中我們還發(fā)現,在中國盛行甚至一度令人擔憂的韓劇,在81.25%的大學生眼中也僅僅是一種打發(fā)空余時間的娛樂方式,并且從關于各國電視劇在中國大學生中的接受度的問題來看,國產劇仍以53.85%的優(yōu)勢超過美、日、韓劇,韓劇的接受度僅占17.31%。
在涉及國家利益方面,我國大學生更是表達了自己支持祖國的明確立場。無論是在同一性能的中韓產品對比中,還是在重大的政治問題面前,我國大學生都無一例外地更傾向于“國產”、支持國家。
從調查問卷中反映的情況來看,韓國娛樂文化對中國大學生在生活方式上產生了比較有力的影響,但是這并不能代表我國年輕人毫無主見地崇洋媚外、刻意追捧他國,相反地,我國大學生具有很強的獨立思考能力。他們對韓國影視劇并非盲目喜愛,對于一些問題尤其是原則上的問題,有著自己獨立的見解和思考。但是由于視野受限,他們對很多問題的思考還停留在感性的層面上,比如他們對韓劇的運作模式并不是十分了解,且對其專業(yè)水準的高低并沒有形成理性的意見,說明他們對韓國文化本身的了解不是很深刻。
三、對高校教育引導的建議
1.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目前,韓國流行文化在大學生群體中的確有較大影響力,韓國影視明星在中國的粉絲群體正逐漸壯大,而且呈現出一種有增無減的態(tài)勢。他們對韓國流行文化已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他們對這些流行文化的評價也是各式各樣的。韓國流行文化對中國大學生的影響,應該說積極與消極并存,但是通過調查發(fā)現我國大學生大部分都已經具備了獨立的價值判斷,相較于中學生,更能夠保持理性的眼光來看待韓娛文化,因此我們不必過于擔心在我國大學生群體中會產生嚴重的價值取向偏差問題,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國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可以放松警惕,反而更要重視對于大學生價值取向的積極引導。
2.鼓勵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融合再造“接地氣”文化
真正的藝術是讓人類自然溝通和理解的橋梁,是跨越國界、語言和宗教信仰的一種交流媒介。因此對于“韓流”的沖擊,我們不必惶惶不安,要以寬容開放態(tài)度去積極地容納優(yōu)秀的文化,積極鼓勵我國大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將其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再造出一種更貼合中國實際的流行文化。
參考文獻:
[1]王凌云 . 淺析韓流在當代女大學生中的影響 [J]. 安徽文學,2010( 6 )
[2]胡方卉.淺析韓國娛樂文化對大學生消費行為影響[J]商場現代化.2012 (1)67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