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長路
【俗語釋義】
梳頭的時間選擇在吃飯前比較好,洗澡的時間選擇在吃飯后比較好。
【養(yǎng)生啟示】
此為古人的養(yǎng)生經驗談,說的是堅持經常梳頭、洗澡的益處和適宜的時間。把梳頭的時間選擇在飯前、洗澡的時段選擇在飯后,主要是從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狀況方面考慮的。飯前人頭部的血液循環(huán)處于平穩(wěn)狀態(tài),飯后人頭部的血液循環(huán)加速,全身氣血充足。飯前梳頭有助于頭部接受梳子的反復刺激,在頭部引起良性反應,而且能避免由于進食引起的機體新陳代謝狀況的變化導致頭部不適或造成傷害。飯后洗澡,一有充足的能量供給;二可避免因饑餓可能引起的無力、眩暈、休克等機體不適。
中醫(yī)學認為,頭舍腦于內,為“精明之府”,通過經絡與全身相通,有穴位主氣血流注。適當地刺激頭部的某些穴位有利于改善大腦乃至全身的功能,達到防病健身的目的。人頭部和頸部分布的主要穴位有100多個,梳頭經過的上星、百會、太陽、玉枕、風池等穴位,在梳子的反復按摩刺激下,會通過神經末梢把刺激傳給大腦皮層,以達到調節(jié)頭部神經功能,松弛頭部神經緊張狀態(tài),促進頭部血液循環(huán)的目的,從而有益于大腦正常功能的發(fā)揮,并對促進全身健康起到積極作用。其他不同區(qū)域的穴位有不同的作用,如前、側頭區(qū)的穴位有治療眼、鼻病的功能,后頭區(qū)的穴位有清醒頭腦的功能,項區(qū)的穴位有安神定志和治療音啞、咽喉疼痛的功能等。
洗澡除清潔皮膚和調節(jié)體溫外,還有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人的體表存在著汗腺和皮脂腺,前者分泌的是機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的廢物,后者分泌的是對皮膚有保護、營養(yǎng)作用的脂肪酸。洗澡能除去體表層的灰塵和廢物,保持汗腺通暢和皮膚衛(wèi)生。特別是在夏天,洗澡能有效保護浸泡在汗水中的皮膚角質層,對提高機體抵御外邪的能力、避免或減少一些疾病的發(fā)生,都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洗澡對皮膚產生的良性刺激,對改善血液循環(huán)、提高機體免疫力有重要作用,可直接或間接達到保健或治療某些疾病的目的。
【相關鏈接】
《黃帝內經》說:“一日三篦,發(fā)須稠密。”《清異錄》說:“有二事乃養(yǎng)生大要,梳頭、洗腳是也?!薄稊z生要錄》說:“發(fā)多梳,祛風明目,不死之道也?!边@里說的,全是梳頭的好處和作用。梳頭對頭皮產生的刺激,具有按摩作用,有利于疏通頭部血脈、改善血液循環(huán)、增強頭部血液供應,這對于保護頭發(fā)和大腦、延緩人的衰老都有直接作用。梳頭產生的刺激,還會通過大腦皮層和經絡傳導通路傳給全身,起到醒腦開竅、健腦提神、明目聰耳、集思增智的作用。現代研究指出,梳頭對高血壓、腦出血、神經衰弱、記憶力減退、抑郁癥和感冒、咳嗽、頭痛、頭暈等疾患都有不同程度的預防或治療效果。
洗澡的好處沒有人會懷疑,洗澡的方法值得研究。我國北方地區(qū)有冬季泡澡的習慣,特別是老人,更有“泡泡舒服”的感覺。但是泡澡的水溫一定不能太高,一般以38℃~42℃為宜,也不能泡得時間太長。溫度太高或泡得時間過長,會因毛細血管的過度擴張導致心臟缺血、缺氧,出現呼吸緊迫、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等情況,因此導致猝死者也不鮮見。日本學者對鹿兒島地區(qū)2006年和2007年居民死因的一項調查發(fā)現,因洗澡猝死的人數達338人,是車禍的16倍。發(fā)生的季節(jié)主要為冬季,死亡的對象主要是65歲以上的老人,其中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患者又是首當其沖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