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臘梅
【摘 要】語文是小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chǔ),亦關(guān)系到他們后期學習能否順利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對于小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和全面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結(jié)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筆者總結(jié)了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并且針對性地提出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方法,對于改善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果具有積極的意義。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學效率;提高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7)09-0056-02
小學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chǔ)學科,對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語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學校的課堂學習是小學生語文學習的主要渠道和平臺,課堂教學效率決定了小學生的語文能力。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存在著一定的弊端,背離了新課程倡導的“全面發(fā)展”和“尊重天性”理念,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因此,對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是勢在必行的。本文在深入分析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因素的基礎(chǔ)上,針對性制定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期待能夠為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分析
1. 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足
小學生具有特定的年齡特點:貪玩好動、好奇心大、注意力難以長期集中,因而自主學習能力較弱。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學生聽課走神、互相說話、嬉戲玩鬧的情況,導致他們不能順利掌握課堂教學內(nèi)容,有些學生甚至不完成課下作業(yè)。長此以往,學生會逐漸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甚至對課堂學習感到厭煩。
2. 教學觀念陳舊,教學目標模糊
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中,老師和學生只注重考試成績的高低,不注重學生自身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因而制定的教學目標較為片面、模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僅為學生教授考試內(nèi)容的相關(guān)知識,對小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學生每天背誦大量的課文,卻不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和含義;每天書寫大量的漢字,卻不能掌握這些漢字的使用方法。
3. 教學方式單一
單一的教學方式極大降低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老師普遍采用黑板板書進行授課,授課內(nèi)容僅為書本內(nèi)容,長時間之后,小學生會覺得枯燥無聊,難以保持高度注意力。
4. 缺乏課堂互動
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多為灌輸式教育,老師只在課堂上講課,小學生只坐在座位上聽講,老師和學生的交流很少,僅有一些簡單的課堂提問、課文背誦抽查等。被動的學習方式不能很好地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習效率大打折扣。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1. 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但是一旦形成,便會令學生受益終身。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有意識地對小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訓練。
首先,要樹立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采用談話法等讓小學生明確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例如,邀請數(shù)學老師、音樂老師等進行現(xiàn)身說法,只有打好語文基礎(chǔ),才能明白數(shù)學題目表達的意思,才能欣賞歌曲中歌詞所描繪的畫面和表達的情感。對于個別注意力難以集中、語文學習能力較差的同學進行單獨談話,充分了解其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改正。
其次,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針對小學生的特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適當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例如,在課文《丑小鴨》教學中,除了為學生講解生字和課文內(nèi)容之外,可將學生分為幾組進行話劇表演,每一個小組中學生可通過討論確定自己要扮演的角色,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也可加入一些自己的想象,制作一些角色的服裝道具等,完成表演后老師對其進行點評,學生也可自由發(fā)言提出自己的見解,以便充分調(diào)動起每位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最后,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生時期進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對其今后的學習有促進作用,良好的學習習慣能顯著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和學習效率。課前預(yù)習、課上做筆記和課后反思是一個連續(xù)的學習過程,做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能夠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老師向小學生傳授學習方法,在預(yù)習過程中,對于課文表達的情感有初步的了解,能夠找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可通過網(wǎng)上搜集資料、咨詢父母等方式進行自我學習,未解決的部分做好標記;在課堂學習中著重進行標記部分的學習,記好筆記,不明白的地方要積極向老師請教;課后反思課堂學習內(nèi)容,檢查自己是否掌握。
2. 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目標
摒棄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中不正確的部分,不以考試成績論高低,將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增強小學生實際生活中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例如,小學生都喜歡看動畫片,動畫片也都有其想要表達的價值觀,可在語文活動課上,請每位學生介紹自己從喜歡的動畫片中學到的知識,可以是團結(jié)、友愛、自強等精神層面的,也可以是簡單的認識一個生字、詞語等。
教學目標要清晰明確,并具有針對性,要根據(jù)不同年級進行調(diào)整。例如,對于一年級小學生而言,主要掌握拼音和一些簡單漢字的書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小學生發(fā)音的準確和漢字書寫的筆劃順序等。而對于五、六年級等高年級小學生來說,重要的是語言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可為其安排寫日記來鍛煉寫作能力,閱讀課外書來增強理解能力。
3. 教學方式多元化
科技的進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老師要學會利用多媒體的音頻、視頻等功能提高教學效率,調(diào)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個感官參與學習。
例如,在進行《小蝌蚪找媽媽》的教學時,課文描述了從小蝌蚪到青蛙的變化過程,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很難讓小學生完全理解這個過程。利用多媒體教學,老師可為學生播放視頻,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從小蝌蚪到青蛙的變化過程,完全理解為什么青蛙是小蝌蚪的媽媽,可大大加強小學生的印象,顯著提高教學效率。
4. 營造和諧積極的課堂環(huán)境,增強師生互動
傳統(tǒng)的課堂環(huán)境是嚴肅壓抑的,小學生對老師有深深的敬畏之情,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老師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但卻大大削弱了小學生的學習熱情,有疑問時不敢提出,選擇蒙混過關(guān),嚴重降低了教學效率。
要打破這種僵局,就要改善傳統(tǒng)的師生關(guān)系,老師要與學生平等,和學生成為朋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多與學生互動,營造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對學生要態(tài)度和藹,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學生回答問題錯誤時,老師不能對學生進行嚴厲批評,可變換角度表揚學生勇于回答問題,以此來調(diào)動全班學生回答問題的熱情。此外,老師要以身作則,以良好的學習習慣、知錯即改等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
5. 增強老師的綜合素質(zhì)
除了從學生角度考慮找出問題外,老師也要從自身的角度出發(fā),不斷完善教學方式,提升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
例如,老師也要養(yǎng)成課前認真?zhèn)湔n、課后深入反思的良好教學習慣,找出不足之處進行改正;不斷進行新知識的學習,提高專業(yè)能力;定期進行培訓,學習其他老師的教學優(yōu)勢;改善教學方法,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在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能夠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重要的基礎(chǔ)。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是當前普遍存在的問題,影響因素多且復(fù)雜,遠不止本文所提到的。找到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并進行針對性改善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之一。本文從多個角度提出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期望能夠形成老師樂教、學生樂學的良好課堂氛圍,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能力,改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翟清花.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5,(19).
[2] 吳麗莉.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8).
[3] 賈日新.淺析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學周刊,2014,(5).
[4] 魏周和.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途徑[J].甘肅科技,2014,(9).
(編輯:張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