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草莓成了早春的時令水果,春節(jié)開始上市,賣到4月,這一年的草莓季就算是圓滿結束了。
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
在我們露天菜農這里,5月初,才能吃上太陽曬紅的小草莓。經過一個冬季的休眠,草莓在春風里醒來,萌生新葉,開出可愛的小白花,然后青澀的小果實來報到,慢慢地長大,變紅。性子急的,在果實還是粉紅色就忍不住揪下來吃掉,酸得皺眉頭,可是那草莓的清香值回票價。有耐心的,會等果實基本變成深紅色才下手,清水沖洗一下,就可以品嘗這自然賜予的收獲了。
草莓的故事,也勉強可以稱得上是“科技改變生活”,只不過這個改變,還有少數人不那么愿意拍手稱贊,而接受的人,也會嘟囔幾句“為什么現在的草莓都沒有草莓味了”。
令人欣慰的是,在草莓界,還有堅強的不愿意被改變的……野草莓。
在廚房花園的墻角,野草莓繁茂地生長著,最初只是幾莖,兩年下來,繁衍成一大片,從4月到9月,不間斷地貢獻紅瑪瑙般的果實。摘下來嘗嘗,有點空癟,有淡淡的甜味,與市面上的草莓相比,風味確實差得有點多。
現代商業(yè)種植的草莓,是由野生草莓雜交育種得到的,日常我們所提到的草莓品種,比如卡姆羅莎、甜查理、章姬、紅顏,都是在這個基礎上發(fā)展而來。而野生草莓則走上了靠顏值吃飯的路,由于它的花朵顏色較為繽紛,又能夠四季開花結果,所以,另一派園藝學者就致力于把它們培養(yǎng)成觀賞植物,在歷次園藝展上也涌現了不少獲獎品種。
所以,草莓可以這么分類。最原始的野草莓——以蛇莓為代表,花色單一,果實小而淡味,但花果期都較為持久,而且習性強健,像野草一樣生長著。觀賞系草莓,又稱為四季草莓或高山草莓,花色豐富嬌柔,常見的有粉花、紅花、黃花,果實比野草莓大,但比食用草莓小些,味道也偏酸。草莓,確切地應該稱為食用草莓,是商業(yè)規(guī)模種植的品種,開白色花,果實最為碩大甜美。
所以,你看,不同的人生道路,各位草莓走得也是各有各精彩呢。
作者簡介
廚花君(微信公眾號:廚房花園):資深媒體人,曾任《女友》首席編輯、《都市主婦》執(zhí)行主編,2014年初創(chuàng)立廚房花園品牌,踐行都市農耕生活,倡導食賞兩用的園藝種植?!渡忱▓@》及《每日一筐·自種食材的365天》即將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