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惠
摘 要:“女子無裝,其美可憾?!碑斨軙P的簪花仕女圖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時,唐代女子的衣容嬌好、風華正茂,使人觀止則心目怡然,在中國繪畫歷史上猶如一顆璀璨明珠,散發(fā)著永不磨滅的時代氣息。在觀賞這一幅作品時,放佛如周昉的感受相同,一方面品味畫作的浮華之美、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感傷于美麗之下的寂寞。
關鍵詞:《簪花仕女圖》;藝術美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1-0124-01
一、形式美
(一)構圖的形式美
構圖,作為繪畫藝術的一種現(xiàn)代圖式專業(yè)語言,雖經歷了“置陳布勢”——“經營位置”——“布局”——“章法”等各個時期的不同稱謂,但它的基本原理卻體現(xiàn)了心理,畫理,物理三者之間的關系?!遏⒒ㄊ伺畧D》,按照傳統(tǒng)樣式中最常見的手卷形式創(chuàng)作出來,是由幾幅直絹拼接而成,橫向長180厘米,縱向長46厘米。此幅構圖很巧妙,采用大小平列式構圖,等距處理畫中幾位人物的關系 ,巧妙之處在于對身高大小作出夸張?zhí)摂M。作者運用大小比例來做出遠近的關系,目的是使之顯得更加有節(jié)奏感和諧感,讓欣賞者一目了然。中間四個人,似乎都是向外走,然而最外端的兩人,卻回頭向內,使全卷首尾呼應,起到了畫面放中有收的效果。這樣使全卷仕女首尾融會貫通,于變化中求得統(tǒng)一:在這樣情況下具有相同、相近的形式美因素有機而默契地相互搭配時,首尾呼應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這樣可以開闊賞者的視覺張力。所以,形式美是自然,社會和藝術各種感性形式因素(色彩,形體等)的有規(guī)律但所顯現(xiàn)出來的審美特性。
(二)線條運用的形式美
畫者周昉,運用圓渾有力、生動寫意的線條成功地刻畫了幾個身披輕紗,對于她們作出的一系列動作進行特寫,精細過于毫毛,根根可數(shù),筆筆有飛動之感;線條雖細,但行筆圓渾,轉折處理的運用多呈圓弧狀。對于人物的面部和手的描繪,將身體與衣服的線條區(qū)分開;有輕有重,力求勻稱,技法表達甚是到位。此作品中,最為精致的線條之外就是骨法用筆。在這里我所理解的骨法是除了中鋒用筆表現(xiàn)出強勁有力的線條之外,還體現(xiàn)在起筆和收筆處,提、按和收筆,就是像畫骨一樣兩頭有按,中間用中鋒圓線提起行之,行筆是運用中鋒。但這個《簪花仕女圖》側重點,主要是在體現(xiàn)在起筆的按和收筆的這種用筆。畫作中對個別部位進行袒露表現(xiàn)技法,自晉至近代一直被應用,到了近代,西方畫法引進之后,才使傳統(tǒng)人物以線來處理空間的畫法有所變。
(三)色彩的形式之美
唐代的畫作色彩之豐富與明麗、細膩與精致讓人膛目,其色彩明度的變化及大量間色的運用,都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色彩的方面,絹本是十分穩(wěn)定的,與敦煌壁畫不同,因長期暴露在光下,與水分氧氣結合較多,時間久了使之褪色,易讓人產生模糊認識,可是同時也會讓藝術的光芒更明顯,給人以想象幻想空間。此作中,白紗籠罩下的肌膚和飄逸的裙子,就如被一層薄霧所掩蓋,因而原來的肌膚和裙子隨之改變了顏色,但卻不因此而使人離開肌膚和原有的色調的想象力。如此,畫面又以大面積平涂為主,各種顏色涂成的紗表現(xiàn)出來的是質感,在紗的質感基礎上添加裝飾性圖案,運用幾何紋的方和團花圖案的圓結合在一起,更加深刻地映入賞者的腦海里。
(四)人物形象的形式之美
自唐代以來,繪畫中的婦女形象大多豐肥,此畫中的仕女造型就反映了這種情況。其造型具有極強的概括性與典型性。仕女身軀兩側的輪廓線均朝同一方向呈彎弧狀,一側弧度大一點另一側小一點,使之身軀造型既具有整體感又不僵硬,再加上頭頸部的,略微偏側,整個人體便有了一種風姿綽約的韻致。這充分體現(xiàn)了當時的審美取向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圖中的幾位女子形態(tài)各異;除了服裝、體態(tài)不同之外,最為精妙的是她們的眉目表情不盡相同。左邊第一位亭亭而立的貴族仕女,體態(tài)豐滿、上插牡丹花一枝,金步搖珍珠做的流蘇不停的搖擺;發(fā)型的別拘一格與裝飾物優(yōu)雅地展示,顯得青春煥發(fā);那圓潤的面孔,浮起淡薄的紅暈,瓜子型的黛畫蛾眉,這種眉式極為特殊,在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畫中,也有這種眉式,令人耳目一新??赡苁钱敃r上層社會,婦女流行的蛾眉式樣。圖右端畫二人相對戲犬。圖左端畫一侍女正從紫玉蘭花枝上捉蝴蝶,但卻又回首注視著跑來的小狗和白鶴。第二仕女身材嬌小,神情莊重,身披紅色披風,似乎從遠處緩步而來,最引人矚目的是他雙手操緊薄紗,掩著帔子,把寬綽有余的紗裙束裹起來。中間二人一主一仆,貴婦在舉花遐想,身后跟隨著執(zhí)長柄團扇的侍女,情態(tài)拘謹,真實地反映了宮廷生活的等級差別。從這幅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這群穿著華麗的仕女們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生活本質和百無聊賴的精神面貌以及她們精神空虛。這是一幅深刻真實的寫照,她們只有在庭院中消磨歲月,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高墻深院中貴婦仕女苦悶無聊的心境。
二、意境美
所謂意境,就是客觀事物的精髓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鑄,經過高度藝術加工達到情景交融,表現(xiàn)出來的藝術境界,也就是詩的境界。然而,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所謂表達的意境美不僅僅是日暮春愁,更深層的意蘊是寂寥茫然若失的情感,含蓄之中富于暗示性,大大的開拓了畫的內容份量。從畫中仕女寂寥的眼神里,仿佛讓人能讀懂在深宮中有限的自由,外表衣著的華麗并不代表人生的充盈,物質上的一時滿足永遠趕不上精神上的富有。我們從一開始就應該知道,精神上的信仰以及一個人的思想高度決定了生活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