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梵
每年的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就會看到朋友圈對父愛母愛的各種歌頌,會把父親母親這個身份推到高高的神壇上,然而這個父親節(jié)我想談點不一樣的。
一個人不會因為結了婚就自動成為合格的伴侶,自然更不會因為生了孩子就成為合格的父母。在中國,很多人雖然擁有成年人的身體,但心靈上依然像孩童一般,我不止一次在文章中談到,很多中國人,尤其是男性在情感層面尚未成熟,因為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并沒有從他們的父母那里學會如何表達愛、接受愛、感知愛,如何讓愛流動。在成長過程中兒童需要發(fā)展心智,大部分中國男性更多只發(fā)展了“智”的層面而“心”的層面的成長是缺失的。他們很不善于表達情感,不知道如何在不同的關系中建立親密感。
我見過很多父親,他們很愛自己的孩子,但是不知道如何表達,他們表達愛的方式就是逗孩子,臉掐一下,頭敲一下,屁股拍一下,也不管那時候孩子在做什么,有時候會把孩子弄得很不高興甚至弄哭,但他們不許孩子不高興,甚至會說:“我是喜歡你才這么對你的,如果你這樣,那我不喜歡你了”。
這種表達愛的行為是非常孩子氣的行為,就好像青少年對待喜歡的漂亮同桌,卻喜歡捉弄她,用墨水把她的白襯衣弄臟,扯辮子等幼稚的行為是一樣的。
這就是很多做了父親的人會覺得也陪了孩子,但孩子怎么就老不喜歡跟自己待一塊兒呢,因為他從來都不是陪孩子玩,他只是在玩孩子。在陪伴的過程中孩子的感受和需要是沒有被看到的。很多當了父親的男人要么忙自己的,或者在孩子乖的時候不知道該怎么表達喜歡,就不管不顧抱過來一通揉,當覺得孩子犯錯誤時就突然進入陌生的“父親”這個角色,簡單粗暴地斥責孩子。
中國男人有個特點,要么童年階段無限期延長,永遠也長不大,要么沒有童年過早就進入暮氣沉沉的無趣老年階段。或者身上既有老年的暮氣又有孩子的稚氣,卻始終沒有成年人的成熟平衡。
所以中國的女人為什么那么容易焦慮也不難理解了,因為常常感覺家里要操心兩個孩子。小的不省心,還要處理大的和小的之間的各種矛盾。所以在中國的女人沒好好學習成長,沒有內心堅實的力量感真的會在處理家庭生活大大小小的各種事務中崩潰掉。
而男人最怕的就是女人給他“添麻煩”,女人有情緒,抱怨,鬧情緒,瞎操心,瞎折騰,再加上工作的壓力,這些都讓男人覺得一個頭兩個大,無力應對。
所以在中國,男人最普遍的生命狀態(tài)就是疲憊和無力感。而女人則是焦慮和委屈。
女人對男人是很強烈的失望感。失望于他們照顧不好我,照顧不好孩子,更可氣的是他們連他們自己都照顧不好。
然而如果你是女人,你在對伴侶失望之前,一定先對父親失望過。父親是所有男人的原型,對父親有多失望,對男人就會有多失望。
如果你是男人,你在對伴侶失望之前,必定對自己失望過。因為顯然在小時候你的父親也讓你感覺到你“很麻煩”。你不乖,讓他不省心,你不優(yōu)秀,讓他臉上無光。你一直沒覺得自己是父親的“麻煩”,而努力證明自己成為他的榮耀。
每個孩子都渴望父親溫暖的陪伴和深沉的愛,在孩子幼小的眼睛里看到的父親是偉岸全能的,女孩子會把所有對男人美好的期待都投射到父親身上,而男孩一方面渴望得到父親的認可另一方面又會和父親競爭。然而從更長的時間框架來看,父親和兒子的競爭是沒有勝算的,因為終究父親會衰老,無能為力的部分會越來越多。所以很快會有一天,孩子長大了會發(fā)現曾經仰望的父親并沒有那么無所不能,甚至有一天你看到他的背影,會突然發(fā)現,為什么父親變矮了,而記憶中的父親的身軀是那么的高大。甚至一時間會搞不清楚,到底是記憶在玩的把戲,還是這一刻我高高在上的傲慢的觀察創(chuàng)造出的錯覺?
我認識一個美好的女孩兒,在她消瘦的身軀上散發(fā)著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倔強。在心理課程做到關于父親的主題時,她不愿意繼續(xù)做下去。她說:我不能原諒他,我也不想原諒他。那是一個太不負責的父親。他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經常不回家,還喝酒,我和媽媽彼此相依為命,他幾乎沒有管過我們。我問:所以你認為你的父親應該對你負責任?為什么你的父親一定要為你們負責任?她說:因為他是一個父親,他結了婚生了孩子,他就應該為這個家負責任。我說:是哪個國家規(guī)定做了父親就一定要負責任。這個世界上有沒有不負責任的父親?她很不情愿的說:有。我說:是的,所以做了父親必須要負責任只是你的期待而已。你很清楚,這個世界上有負責任的父親,也有不負責任的父親,他們都同時存在于這個世界當中。而你恰好碰上后者,但你能不能看到你的父親也曾經盡其所能去做得更好,但他確實力量有限,只能做到這樣了。你可不可以在這種生命的設置下過幸??鞓返娜松?,原諒他,放過他,也放下童年記憶中心碎憤怒的感覺?
然后我請她面對代表父親的同學,跟著我說出這幾句話:“你讓我很失望”,“我愿意原諒讓我失望的你”,“我原諒你的無能為力”,“很抱歉,在你無力時我?guī)筒簧厦Α?,“在你無能為力時我也愿意愛你”。
她泣不成聲說出這幾句話,最后縮在父親的懷里嚎啕大哭,我看到她瘦小的脊背在顫動,整個人慢慢從僵硬變得柔軟,我知道,她已經開始療愈了。
人是天地間最不可思議的產物,人擁有所有的最光輝智慧的神性和最陰暗愚蠢的動物性,而最奇妙時,往往這些特征在一個人的生命中會被外部環(huán)境牽引得毫無規(guī)律輪流坐莊。除非他自己本人有強大的覺知力。
所以我們的父親,首先是一個人,然后是個男人,再然后才是父親。所有男人的恐懼,脆弱,無力,逃避,他都有,同時所有男人的勇氣,堅韌,擔當,承諾,他也統(tǒng)統(tǒng)都擁有。
當我們試著不把這個男人只當做父親,而只當做一個普通的男人來看待時我們會放下很多讓自己和別人徒增痛苦的期待。
有時我們對父親的失望有很多理由,窩囊,不負責任,固執(zhí)……每種失望的感受都隱藏了一種憤怒,而最隱蔽的憤怒不是他對不起別人,對不起家人,而是他對不起他自己!
當我的父親罹患胃癌時,我除了悲傷,愧疚和強烈的無能為力之外,我發(fā)現我有個更深更隱蔽的情緒,我很憤怒!除了憤怒命運的不公之外,我還很生父親的氣,我氣他隱忍的性格讓自己生病,我氣他照顧不好自己,我氣他把自己的生活過成這個樣子,而這種深深失望和憤怒是沒有辦法表達的,你怎么可以生一個病人的氣呢。到最后這種失望一定會指向自己——你什么忙都幫不上,什么也改變不了。最后才發(fā)現最讓人失望的其實是自己。所以每種原諒,最終都是原諒曾經那個無能為力的自己。
父親去世后,我花了足足一年的時間才終于從這件事中完全走出來。其實這個時間不算長,我很幸運,我的工作總讓我有機會在療愈別人的時候療愈自己。
在團體療愈或個案療愈的引導時,在我引領學員說的時候,我自己需要先說一遍,所以那幾句話也是對我自己的父親說的。
“你讓我很失望,你竟然就這樣離開了我”,“我愿意原諒讓我失望的你”,“我原諒你的無能為力”,“很抱歉,在你無力時我?guī)筒簧厦Α保霸谀銦o能為力時我也愿意愛你”。
最后,加上一句:“無論如何,我尊重你靈魂的選擇。你做怎樣的選擇,都不妨礙我愛你。爸爸!”
在父親節(jié),原諒那個讓我們失望的男人,沒有別的理由,只是因為我可以無條件地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