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杰
【摘 要】讀是我國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寶貴財富,也是學生走近文本、與文本對話、融入文本的重要途徑。以讀為本、以讀促悟、以讀激情、以讀導練是閱讀教學的基本方法。讀,不僅提倡多讀、熟讀,還要善讀、讀得其所。為了達到上述標準,就得做到以下幾點,邊讀邊思;邊讀邊想;邊讀邊悟。
【關鍵詞】小學;閱讀教學;讀
讀是我國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寶貴財富,也是學生走近文本、與文本對話、融入文本的重要途徑。以讀為本、以讀促悟、以讀激情、以讀導練,是閱讀教學的基本方法。特級教師于永正曾說:“課前,老師得先和文本對話,即鉆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取得和學生對話的資格,進入課堂才能引導學生和教材對話,才能和學生交流?!比绾握嬲龅健耙宰x為本”呢?我認為,關鍵是在激發(fā)學生參與的前提下,運用恰當?shù)姆绞椒椒ㄊ埂白x”訓練切實有效,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讀書的過程,正是咀嚼、消化、吸收、儲備語言營養(yǎng)的過程,古人說:“雖有佳肴、費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費學,不知其善也。”一篇好的文章,不經(jīng)過反復誦讀,就不能領會其深刻的含義,讀得愈熟領會愈深,讀到滾瓜爛熟,作者的語言就有可能轉(zhuǎn)化為讀者的語言,在自己寫作時,也會得心應手,運用自如了。多讀多背無疑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讀,不僅提倡多讀、熟讀,還要善讀,讀得其所。為了達到上述標準,就得做到以下幾點:
一、邊讀邊思
讀和思是兩種最基本的感悟方式。只思不讀無處感悟,只讀不思無法感悟。只有既讀又思,才會有所感,有所悟。基于此,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將讀中感悟與思中感悟有機結合,把閱讀與
思維訓練融為一體。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提倡獨立思考,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例如《番茄太陽》一課,在一遍遍朗讀描寫明明“笑”的語句之后,可以提出這樣的疑問:“同學們,如果你們發(fā)出咯咯的笑,一點兒也不稀奇,因為你們的生活這么幸福。但是明明跟我們一樣嗎?”學生紛紛用課文中的語句告訴老師,明明天生是個盲童,老師就可以以此留下一個懸念:“對這個盲童來說,她無法看到這個精彩的世界……她有太多太多痛苦的理由。可是,明明卻笑得那么開心,這到底是為什么呢?”這樣一個疑問足夠引起學生對明明“笑”的關注,從而步步深入走進明明的內(nèi)心世界,感悟主人公的善良和真誠的愛心。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丟棄那種為讀而讀的假讀,努力讓學生“真”讀,在讀中思,在思中讀,要啟發(fā)學生在讀中質(zhì)疑問難,在讀中探究問題,在讀中解決問題。
二、邊讀邊想
這里的想是指想象。葉圣陶先生曾說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弊寣W生發(fā)揮想象,進入文本,能使學生達到人文合一。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可引導學生運用想象思維進行閱讀,讓他們在聯(lián)想中讀,在想象中讀,進而把書本的語言變成鮮活的形象。這時的讀,必定是透徹的;這時的讀,必定是深刻的。在教學《小鷹學飛》時,讓學生體悟小鷹在學飛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僅靠朗讀是不夠的。于是,我就讓學生仔細觀察文中的插圖,結合生活體驗:談談生活中自己學特長的感受,然后讓學生描繪學飛中的小鷹會想些什么?如何做到由驕傲到謙虛的轉(zhuǎn)變?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既感受到小鷹學飛的艱難,又感受到老鷹內(nèi)心永不滿足、努力向上的企盼。
三、邊讀邊悟
“以讀為本”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把書面的知識內(nèi)化為自身的語文素質(zhì)。如,《天游峰的掃路人》一課,張老師讓學生談談從哪里看出作者對這位掃路老人懷有深深的敬意?順著學生開始的閱讀期待,搭起整課教學的研讀框架,避免了瑣碎問題的追問,并以這個大問題拉動全文的語言材料,朗讀、品味,于是有了學生對“頂天立地”一詞從描寫天游峰到感悟是掃路人“精神、品質(zhì)、心靈”寫照的鮮活理解和生動演繹。閱讀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自我情感中感悟文本,與文本對話,與教師對話。
葉圣陶先生說過這樣兩句話:“語文課以讀書為目的,教師若引導學生善于讀,則功莫大焉?!薄岸嘧x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字”。由此可見,一段生動的朗讀訓練,應是目標清楚而富有層次,訓練方法簡單而富有成效,訓練過程簡潔而又具有風格,這就是我們需要追求的高效率的朗讀訓練。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重視并加強良好的朗讀訓練,科學合理地選擇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讀的形式,靈活調(diào)控,使朗讀訓練過程最優(yōu)化。既有對訓練主體朗讀興趣的激發(fā),朗讀時間的控制,又有對朗讀內(nèi)容的整體把握、指導,以朗讀目標為導向,讀的訓練為基礎,在教師指導中體會、學習,日益形成發(fā)展朗讀技能技巧的過程,這就是朗讀教學的優(yōu)化,它為學生在以后的語言學習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讀”是語文教學的精華所在。讀,能幫助理解語義,能幫助再現(xiàn)情境,能幫助領悟內(nèi)涵,能充實認知結構,能提高語言水平,能開拓語言思維。但讀的訓練并非一日之功,必須長期扎實地訓練。教師要靈活選擇,合理地運用,將語文課堂變得書聲瑯瑯,讓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獲得愉悅,獲得精神的自由,獲得對人生價值的感悟。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就能在一種有聲的境界中獲得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