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青
【摘 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就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精心準備課堂教學,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設計合理的鞏固練習,組織學生相互討論,注重教學反思,這樣就可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學生的數學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稑藴省愤€指出:為了使學生經歷應用數學的過程,教學應采取“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過程。數學情境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發(fā)展心理品質的重要源泉,是溝通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具體問題與抽象概念之間的橋梁。在生活、活動和游戲的情境中,它容易誘發(fā)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引起學生更多的聯想,容易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解決問題的相關策略。創(chuàng)設良好有效的教學情境有多種方式,教師應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以及不同的數學內容去思考。教學情境一般分為情境故事化、情境活動化、情境生活化和情境問題化。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
創(chuàng)設情境方式多種多樣,教師可采用謎語、寓言故事、音樂欣賞、游戲等形式,或利用錄音、幻燈、圖片等多媒體電教手段,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動的實際內容聯系起來,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團,形成懸念問題,使學生的思維快速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之中。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積極的思維往往是從疑開始的。因此,在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中,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只有善于思考,才能深入地體會到數學的魅力,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喚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產生強烈的探究意識,使他們喜愛數學。例如:在講百分數、分數和小數互化時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教學情境:星期天,小張、小李和小王三名同學帶著同樣多的錢到不同的商店買一種質量、形狀完全一樣的迷你賽車,小張花了這筆錢的32%,小李花了這筆錢的3/8,小王花了這筆錢的 0.35倍 。他們誰花的錢多,誰花的錢少?通過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創(chuàng)設,把學生的思維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非達”的境地,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對新知的探究欲望,把學生帶入廣闊的數學天地。學生很快就開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有的同學利用學過的小數來比較,有的同學利用分數來比較,還有的同學利用百分數來比較,這樣不用老師去講解學生自己就已經實現了百分數、分數和小數的互相轉化,從而總結出了轉化的方法,讓學生充分享受學習的過程,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二、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有助于學生學習
良好的學習氣氛是有助于學生學習的,在課堂上學習氣氛是占學生學習效果的主要成分。與輕松愉快的氛圍能給人放松的心情和積極向上的激情。新一輪的課改要求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增加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程度,促進課堂教學的互動性,提高教學效果。創(chuàng)建一個民主、和諧的氣氛是教育活動中學生積極主動發(fā)展的基礎。教師的教學是在一個渴望學習知識的氣氛中講訴新的知識,學生在這樣的氣氛中學習是有動力學到更多得到知識。為了建立良好、和諧的學習氣氛,首先,教師要調節(jié)好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使自己心境良好。課堂上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會有很多感情成分的參與,教師的心理狀態(tài)會影響整個課堂的氣氛。只有教師良好的狀態(tài),學生才能有更好的狀態(tài)學習新的知識,所以教師必須保持一顆良好的心態(tài),這樣才能更好的帶動學生。其次,要用愛心對待每一個孩子。人都有愛和尊重的需要,滿足了這種需要可以大大提高人的自尊水平,學生也是如此。所以,無論學生的發(fā)言是對是錯,我們都要對學生的積極思考和發(fā)言加以肯定以后再進行引導,以減少學生的抵觸情緒。課堂氣氛輕松愉快,才能保證教學效果的理想化。良好的學習氣氛是學習的關鍵,教師應該更好的利用好課堂的時間,讓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
三、引導探索學習,誘發(fā)創(chuàng)新靈感
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獨立思考,放手大膽地讓學生嘗試探求新知。學生自己能發(fā)現的知識,教師決不暗示,學生自己能通過自學課本掌握的,教師決不代替講解。讓學生在獨立思考中學會,促進其思維的發(fā)展。如在教學“圓的周長”中測量圓的周長時,我先問學生:“在學習正方形、長方形時,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們的周長,而圓的周長是一條封閉曲線,怎樣測出它的周長呢?你們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條去測量實驗桌上的幾個圓的周長,有幾種測法?”請大家實驗一下。頃刻課堂上人人動手參與,我用這種方法,你用那種方法,氣氛十分活躍。爾后,大家紛紛發(fā)表自己的實驗結果。我在肯定學生的思維方法后,因勢利導,說明用繩測、滾動的辦法測量圓的周長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能不能找出一條求圓的周長的普遍規(guī)律呢?接著利用媒體顯示:兩個大小不同的圓,在同一點旋轉一周后留下的痕跡。“你們看到的圓的周長的長短與誰有關系?有什么關系?”大家再實驗,直到得出:圓的周長是直徑的л倍。這樣,通過操作、討論、觀察、思考,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索問題,既掌握了知識,又發(fā)展了思維。
四、運用多樣化的數學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多樣化的教學是為了學生能夠更好的學到知識,理解知識和掌握好知識,充分調度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實踐證明,教學中絕對的、萬能的、最好的教學方法是沒有的。但不管采用何種方法,都應落腳于是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否促進了學生的活動尤其是思維活動,是否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習的目的很重要,學習的效果也很重要,我們不僅要注重學生學習的結果,還要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否則任何方法都是無效的。只有靈活機動地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方法”,才能最好、最優(yōu)地提高數學教學的實效。多樣化的教學有利于學生和教師更好的合作下去。
總之,數學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樹立創(chuàng)新性的教育觀念,通過創(chuàng)設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探索性地學習,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喚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最終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其創(chuàng)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周竟成;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管理策略初探;《新課程(上)》2010年第04期
[2]鄧桂元;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之我見;《群文天地》200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