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于里
如今大行其道的腐女文化和賣腐,很可能是傳統(tǒng)男權讓渡了一部分無關痛癢的權利供女性進行想象,其在不根本動搖男權的基礎上,從女性的口袋中掏出更多的錢。
近期,一部名為《孤獨又燦爛的神:鬼怪》的韓劇風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該劇由編劇過《巴黎戀人》《紳士的風度》《太陽的后裔》等大熱電視劇的金恩淑編劇,由孔劉、李棟旭主演。有意思的是,該劇最受歡迎的CP(來自日本同人漫畫,英文Couple的縮寫,意思是對、雙、配偶、夫妻,下同)竟然不是男一女一,而是分別飾演鬼怪和地獄使者的男一男二。與以往韓劇將男一女一湊一起同居不一樣,《鬼怪》中竟然讓男一男二同居,兩人本是“死對頭”,但住一起反倒相殺相愛,拌嘴撒嬌,擦出了許多火花。
從《神探夏洛克》里的卷福和華生、《偽裝者》里的明樓和阿城、《瑯琊榜》里的梅長蘇和靖王,再到《太陽的后裔》中的柳時鎮(zhèn)和徐大英、《鬼怪》中的鬼怪和地獄使者……近些年來,男男CP開始進入主流文化并受到廣泛歡迎。而促成這一切的龐大力量,正是腐女。
誰是腐女
那么,誰是腐女?
“腐女”這個詞來自于日本。“腐”在日文有無可救藥的意思,而“腐女子”是專門指稱對于男男愛情——BL系(英文boys love的縮寫,動漫名詞,指男生與男生之間的戀愛,下同)作品情有獨鐘的女性。腐女們意淫的對象并不限于漫畫、小說、影視等虛構(gòu)作品中的人物,也包括現(xiàn)實生活中的男性偶像明星、魅力帥哥等。很顯然,腐女文化的核心之一就是男男CP、男男基情,用《衛(wèi)報》的一個詞形容,就是:bromance(兄弟羅曼史),“bro (兄弟)輕輕地加到romance (浪漫)”。
有bro,還要有romance,這就是腐女文化的另一核心,“耽美”。
耽美一詞同樣來源于日文,這個詞最早出現(xiàn)在日本近代文學中,為反對自然主義文學而呈現(xiàn)的另一種耽美向的文學寫作風格。耽美派的最初本意是“反對暴露人性的丑惡面為主的自然主義,并想找出官能美、陶醉其中追求文學的意義”。這一文學流派對之后的日本少女漫畫界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其中最早的BL系漫畫產(chǎn)生于上世紀70 年代,這種漫畫類型當時被稱為“少年愛”,它追求的是美,那種唯美的、浪漫的、無瑕的美。
也就是說,腐女們所熱衷的男男CP必須是唯美的。這種唯美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則,CP雙方必須是美的,就是必須要長得好看長得帥,并且具有相當?shù)娜烁聍攘Α>秃帽取豆砉帧分?,單單是孔劉和李棟旭兩大帥哥站在那,就是網(wǎng)友說的“一幅海報”,何況他們還都具有超能力,更顯魅力非凡。但如果你把小沈陽和王寶強配成CP,腐女是提不起興趣的;二則,男男CP的感情是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是那種非你不可的純情、純粹、純真,并嚴重脫離現(xiàn)實生活,因為腐女們壓根就不想關注那一地雞毛的糾葛或者沉重的身份認同——如果有的話,那也是為了體現(xiàn)深情的“虐”;三,男男CP之間的情感應能給人帶來豐富而細膩的聯(lián)想空間。比如有些腐女熱衷的是直男之間那種隱晦而朦朧的曖昧,“可以糾纏一生但不是gay,可以有肌膚之親卻不會上床”,憑著一次眼神交流她們就能心領神會腦補出十萬字同人文。因此,腐女并不意味著支持同性戀,她們愛的只是男性之間若即若離、似有似無的情愫。就像《鬼怪》中男一男二可以相愛相殺,但男一總歸屬于女一,男二屬于女二。
理解了這一點,我們也會明白,腐女們熱衷的男男CP,與現(xiàn)實生活中真正的同性戀并不一致。用腐女們專業(yè)的話形容,她們是“盜亦有道”,腐女們默默遵循著某些不成文的規(guī)則:喜歡美型的男男之愛;不強迫性向正常的男子成為同性戀;原則上拒絕對真人進行幻想,實在忍不住的情況下,以不打擾當事人為底線;對男同性戀者持“不探究、不圍觀、不騷擾”的基本原則,如被求助則予以幫助。
一言以蔽之,在腐女的視域中,一個男性喜歡另一個男性,不是因為他們是同性戀,僅僅因為對方是“美”的。他們只是純粹愛上了對方的美,他們的欲望來自于對這種純粹的美的追逐,因此這種欲望本身也帶有某種唯美和古希臘里說的“崇高”色彩。
女性的崛起
腐女的名字里直接帶有“女”,可見這個群體絕大部分都是女性。這個“絕大部分”究竟有多大?有文獻稱80%,也有文獻稱高達90%。事實上,耽美文化早在上世紀90 年代便經(jīng)由日本動漫文化進入中國大陸地區(qū),腐女族群也在那時產(chǎn)生了,但直到2010年之后,腐女和耽美才廣泛進入公眾視野,并日益向現(xiàn)實生活滲透。那么,以女性為主體的腐女族群和耽美文化的崛起,是否也意味著女性某種意識的崛起呢?
評論界有觀點以為,腐女的崛起,首先意味著女性意識的自覺。有學者認為:“作為一種女性實踐,女性通過創(chuàng)作和欣賞耽美作品,表達了自身對純愛、自主、平等的訴求?!?/p>
的確,腐女們之所以沉溺于男男愛情的想象,有一部分原因來自于對現(xiàn)實生活中男女關系的失望,比如男女戀愛關系中的不平等、因物質(zhì)考量而導致的情感不純粹、指向婚姻的功利性等。相較之下,男男之間的愛情因不存在等級與性別上的差異,也不受“男主內(nèi)、女主外”二元空間結(jié)構(gòu)、婚姻、傳宗接代等外在因素影響,顯得更加平等、自由。經(jīng)由對男男愛情的想象,腐女們擺脫了傳統(tǒng)男尊女卑的性別權力關系的束縛,并找到了探討愛與性的另外一種新的可能,那就是基于愛與美之上的純粹的、平等的、唯美的、深摯的愛情關系。
一位腐女曾這樣說,在地鐵上,如果一個女性在看男女向的大尺度漫畫,很可能會被遭到另眼看待,但如果她看的是男男向的耽美漫畫,就理直氣壯多了。為何會有這樣的心態(tài)差異呢?英國學者艾華在《中國的女性與性相》一書中指出:對女性性行為的話語性控制,一直是保持中國社會和道德秩序的關鍵,對女性性行為的描述成為維護一夫一妻異性戀婚姻合法性的界限。一個女孩如果不愿處于社會道德共同體的對立面,則必須同時背負幾千年封建倫理殘留的禁忌與當代性話語對其性行為的控制?!拔ㄒ豢梢砸鹱⒁獾睦馐菍ν詰俚挠懻摚枋龅膸缀跞渴悄行袁F(xiàn)象?!?
換言之,男男CP的設定,還為腐女們提供了一個“自己的房間”,在這個房間里腐女得以借助一個男性的眼光,肆無忌憚地觀察、試探、撫摸另一個男性,并且攻受之間的角色設定,也方便女性進行角色代入。如此一來,她們從以往的欲望客體變成了欲望的主體,在傳統(tǒng)男權社會下被壓抑的女性性自由與性幻想得到某種程度的解放。
其實,還不僅于此,男男CP的設定,一定程度上也挑戰(zhàn)著傳統(tǒng)男權的話語方式。比如攻受之間的角色設定,受的一方往往偏向嬌小、文弱、可愛,并且是女性無話不談的知心閨蜜,這并不符合傳統(tǒng)的男性角色設定和特征;再如,在傳統(tǒng)的身體消費版圖中,女性始終扮演著“被看”的角色,然而在耽美文化中,男性的身體成為被觀賞被討論被意淫的對象,男色消費大行其道……傳統(tǒng)社會里威嚴的、高高在上的、故作神秘的男權形象,被拉下神壇。
厭女情結(jié)
《鬼怪》播出伊始,某條新聞底下最熱門的評論是:如果此劇要是沒有女一或者其他女性角色那該多好??!
這其實說出了許多腐女的心聲。因為《鬼怪》等電視劇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耽美作品,因此不可能存在只有男性角色的情況。但在許多耽美劇中,女性角色真的是沒有一點點存在感。比如時下微博一個非常熱門的耽美漫畫連載,“@old先”的《19天》,在該漫畫中,學校里的男孩好像都在忙著戀愛了,女性角色只會在以下幾個場景出現(xiàn):對著男性花癡;給男性送情書;剛好撞見男性之間在“調(diào)情”,做驚訝狀??傊孕蜗蟊粐乐睾喕?、扁平化了,看不見她們的獨立人格或真實想法。
在某些耽美作品中,女性角色也會罕見地被濃墨重彩刻畫,但無一例外是以“丑陋”——尤其是心靈丑陋的形象出現(xiàn)的。該女性角色往往是男一的女朋友,但因男一男二相愛了,她出局了。在傳統(tǒng)設想中,這些被拋棄的女性是受害者,理應得到同情,但在耽美作品中,她們是作為“障礙物”存在的,她們從受害者變成了加害人。比如之前大熱的耽美劇《上癮》,金璐璐是男一號顧海的女朋友,她本是顧海與白洛因感情中的受害者,畢竟白洛因才是“第三者”。但為了為顧海和白洛因的感情尋找“合理性”,她的性格被塑造成霸道、兇悍、無理取鬧、嫉妒心強、沒有同情心,她被拋棄反倒成了顧海敢于尋求真愛的體現(xiàn),她成了他人感情上的破壞者。
這其實是腐女們不自覺的厭女癥。何為厭女癥?即歪曲、貶低女性,對女性化、女性傾向及與女性相關事物的厭惡。厭女癥是男權社會的產(chǎn)物,在男尊女卑、女性作為男性附庸的時代里,女性是沒有獨立性和自主權的,她們只是“玩物”,因此形象始終被貶低。即便在高呼男女平等的今天,厭女癥仍根深蒂固于許多人心中,雖然程度可能輕很多。就像在耽美作品中,女性雖不是“玩物”,但要么是沒有任何價值的道具,要么就是“障礙物”。
因此,前文雖然提到,腐女的崛起是女性意識的崛起,但實事求是地說,腐女文化中所寄寓的對男權的挑戰(zhàn),是非常有限的,僅僅局限于男性形象的部分變更、男色消費和女性欲望的釋放,對于男性邏各斯中心并沒有根本性的動搖。
雖然時下耽美文化有蔚為壯觀的趨勢,但這不意味著,男性們都從內(nèi)心中接受了這一文化。一些視頻公司的男性高管,其實很看不慣耽美劇,但風頭不那么緊的時候,采購部門還是會趕忙采購幾部耽美劇,因為耽美劇好賺錢啊。腐女們估計不會想到,她們將消費男色看作是女性的勝利,但商人們之所以縱容腐女對男色的消費,其實是因為他們反過來在利用著腐女。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張起靈和吳邪二人之間的曖昧情感吸引了一大堆腐女,他在寫給腐女的一封信中坦誠道,“腐女粉絲往往是粉絲中傳播形成最旺盛的,一個腐女百萬兵,得腐女者得天下。早就是商家的共同覺悟……‘腐現(xiàn)在幾乎成為了一種宗教?!币徽Z點破玄機,商家們看中的是腐女巨大的傳播力和消費能力,腐女文化早就被消費主義捕捉了。
如果說以前的耽美文化,是腐女為主體的一種文化創(chuàng)作,帶有一定的女權色彩;現(xiàn)在的腐女文化則多是商家設計下的“賣腐”,它脫離了女性的主體實踐,只不過是一種扁平的、充滿利益算計的、可重復生產(chǎn)的商品。從這個角度上看,如今大行其道的腐女文化和賣腐,很可能是傳統(tǒng)男權讓渡了一部分無關痛癢的權利供女性進行想象,其在不根本動搖男權的基礎上,從女性的口袋中掏出更多的錢。
(吳天薦自《南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