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永生
罵人是不文明的,不雅;對聯(lián)是“詩中之詩”,太雅。一個“不雅”,一個“太雅”,二者結(jié)合到一起會怎樣呢?
清康熙五十年(1711),全國最大的科舉考場——江南貢院發(fā)生了一起震驚朝野的科場舞弊案。江南學(xué)子發(fā)現(xiàn),副主考官趙晉受賄十萬兩紋銀,出賣舉人功名。閱卷官王曰俞、方名合伙作弊,主考官左必蕃知情不報。舉子們義憤填膺,把考場匾額上的“貢院”兩個字涂寫成了“賣完”,又有一群考生將財神廟里的財神像抬到了夫子廟里。不僅如此,還有人在江南貢院貼了一副對聯(lián):
左丘明雙目無珠;
趙子龍一身是膽。
左丘明就是司馬遷所謂“左丘失明,厥有國語”的那位,歷史上著名的盲人歷史學(xué)家,《國語》《左傳》的作者。趙子龍則是三國時期的蜀國名將趙云,劉備曾稱贊他“一身都是膽”。對聯(lián)作者借副主考官趙晉之“趙”和主考官左必蕃之“左”做文章,硬拉左、趙二姓歷史名人出場,對主考官、副主考官口誅筆伐,大罵左必蕃有眼無珠,繼而又罵趙晉膽大包天,把科考亂象痛加鞭撻。真佩服這些文人們的筆桿子,罵人也罵得這么有故事。
清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最終,清軍慘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李鴻章受到“褫去黃馬褂”的處分。隨后,李鴻章受命前往日本談判,并與日寇簽訂了賣國的《馬關(guān)條約》?!恶R關(guān)條約》一出,舉國皆驚,李鴻章這個替罪羊備受輿論譴責(zé)。江蘇昆曲名丑楊鳴玉在演《白蛇傳》中“水斗”一場時,故意對穿黃色外褂上臺的鱉精插科打諢道:“娘娘有旨,攻打金山寺,如有退縮,定將黃馬褂剝?nèi)??!庇^眾心領(lǐng)神會,滿堂哄笑。后來,坊間盛傳楊被李逼死。有人怒不可遏,寫了一副對子大罵李鴻章:
楊三已死無蘇丑;
李二先生是漢奸。
楊鳴玉排行第三,故曰“楊三”;李鴻章排行第二,故曰“李二”。說李鴻章是漢奸,未免有些冤枉,但經(jīng)此聯(lián)一罵,李中堂恐怕也只有叫苦的份。所以,也就難怪李鴻章會很傷感地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shù)能負(fù)其責(zé)?”既然李鴻章很冤枉,那么,真正的賣國賊又是誰呢?
我們不妨看看清末著名學(xué)者章太炎在對聯(lián)里是怎么寫的: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
何時再到古長安?嘆黎民膏血全枯,只為一人
歌慶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臺灣,
而今又割東三?。⊥闯嗫h邦圻益蹙,每逢萬壽祝疆無。
慈禧過五十歲生日的時候,中法戰(zhàn)爭爆發(fā)。中法兩國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日本則乘機鯨吞了我國的琉球群島。在她六十歲時,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清政府又不得不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及澎湖列島給日本。在她七十歲這年,沙俄又與日本為爭奪我東北三省而大動干戈,清政府不停的割地、賠款。可是,慈禧太后全然不顧民族危機,依然過著歌舞升平優(yōu)哉游哉的日子。八國聯(lián)軍侵華后,不僅對英勇抗擊侵略者的義和團“痛加剿除”,甚至還與侵略者媾和,拋出“量中華之物力,結(jié)與國之歡心”的賣國言論,活脫脫一個“崽賣爺田心不疼”!
既然賣國,那就該罵。但章太炎此聯(lián)罵得頗有風(fēng)度,并不那么咄咄逼人。通觀全聯(lián)62字,“嘆”和“痛”的成分居多,開罵的只有最后一句:“每逢萬壽祝疆無”。綿里藏針,罵而不怒,稱得上罵人不帶臟字的典范??墒?,相對于章太炎的溫和內(nèi)斂,慈禧死后人們寫的對聯(lián)就沒有這么客氣了:
垂簾廿余年,年年割地;
尊號十六字,字字欺天!
慈禧一生兩度垂簾聽政,時間長達二十多年,同意簽訂了一大批賣國條約,怪不得李鴻章要直喊冤枉!慈禧死后,謚曰“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圣顯皇后”,除去前面“孝欽慈禧”四字、后面“興圣顯皇后”五字,尚余十六字,字?jǐn)?shù)超過滿清入關(guān)后任何一個皇帝皇后的謚號。此聯(lián)看似沒怎么罵,其實字字都在罵,潛臺詞無非就是三個字:賣國賊!
說起來有趣,在對聯(lián)里挨罵的頭號政治人物,慈禧并不是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在她之前,至少有五代十國時期的“兒皇帝”石敬瑭、南宋的偏安之主宋高宗趙構(gòu);在她之后,至少有竊國大盜袁世凱。
民國時期,民主人士、著名學(xué)者喬大壯是一位很敢罵的人。1947年3月,國民黨政府耗巨資在南京召開“國民代表大會”,喬大壯看不慣國民黨的做派,特撰聯(lián)一副以示憤慨:
費國民血汗已?億;
集天下混蛋于一堂!
將國民代表大會與會之袞袞諸公統(tǒng)統(tǒng)斥為“混蛋”,而且敢于明目張膽寫進對聯(lián)里流傳于世的,恐怕“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吧?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工人運動領(lǐng)袖郭亮看到人民群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便寫了一首詩,題目是《問問社會》。這首詩很快就傳開了,而且傳到了當(dāng)?shù)刈灾尉珠L那兒,于是,郭亮被傳去訓(xùn)話。郭亮出來以后,便寫了一副對聯(lián)貼到自治局的衙門上:
魚所肉所麻將所,所內(nèi)者甜,所外者苦;
豬公狗公烏龜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
罵的厲害吧?若以潑辣程度論,聯(lián)界恐怕至今無人能出其右。
不過,算來算去,歷史上被人罵得最多的還是要數(shù)賣國賊秦檜,現(xiàn)今在全國各地岳王廟里面留存的咒罵秦檜的對聯(lián)就有上百副之多。檢點這些對聯(lián)可以發(fā)現(xiàn),“大清三杰”之一的彭玉麟題杭州岳王廟岳墓聯(lián)罵得最有文采:
史筆炳丹書,真耶,偽耶,
莫問那十二金牌,七百年壯士仁人,更何等悲歌感泣;
墓門凄碧草,是也,非也,
看跪此兩雙頑鐵,億萬世奸臣賊婦,受幾多惡報陰誅。
此聯(lián)將害死岳飛的秦檜、王氏以及張俊、萬俟卨這四個奸臣賊婦暴露于眾目睽睽之下,詛咒他們億萬年以后還要“受幾多惡報陰誅”。聽完彭玉麟這一罵,直讓人大呼過癮,以為罵到了極致。殊不知,好戲還在后頭,清末著名學(xué)者俞樾罵得更狠:
老奸終古分尸,鬼斧神斤,
劈開檜樹;
快事一時撫掌,風(fēng)欺雪虐,
壓倒秦頭!
無論是彭聯(lián)也好,俞聯(lián)也好,都是作者自己在罵。而清乾嘉時期一代文宗阮元則別出心裁,自己一句半句都不罵,偏偏要讓秦檜夫婦對著罵:
咳!仆本喪心,有賢妻何至若是;
啐!婦雖長舌,非老賊不到今朝!
聽秦檜和王氏對罵,是不是十分解氣!
看,罵人和對聯(lián)混搭在一起就是這么有趣,雅到了極致,也俗得可愛。雖說出口成“臟”,但在有些時候,戰(zhàn)斗力還是蠻強的。它是對聯(lián)中的戰(zhàn)斗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