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承德皇家寺廟下建筑群里,供奉有眾多的護法神祗,其中比較重要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五大金剛護法,即大威德金剛、吉祥喜金剛、密集金剛、勝樂金剛和時輪金剛。這些護法都有相應的修行伴侶,都有各自的功德,深受蒙藏信眾的崇拜。本文給合皇家寺廟五大金剛供奉情況作一下概述,有不妥之處,還請專家批評指正。
【關鍵詞】:藏密五大金剛護法;承德皇家寺廟
承德皇家寺廟供奉的大威德金剛比較常見,從造像質(zhì)地來說,有木髤金漆、泥胎、銅造像等,大小不一,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供奉在安遠廟大殿二樓的木質(zhì)大威德金剛,體型高大,重達一噸以上。大威德金剛為密宗五大金剛之一,梵名閻魔德迦,藏名多吉久謝,意思為怖畏金剛,漢譯為“大威德金剛”①是格魯派所修本尊之一,佛經(jīng)說,有伏惡之勢,謂之大威,有護善之功,謂之大德,故稱之為大威德。藏密認為他是文殊菩薩的憤怒相,為事業(yè)的根本,在無上瑜珈部中和勝樂金剛、密集金剛同為主要的本尊。
大威德金剛?cè)淼难b飾都有很重要的宗教含義:九面代表佛陀的九類教法;三十四臂再加身語意代表佛菩薩三十七道品;三只眼睛代表千里眼,無所不見;中部頭呈黑色,表示可以鎮(zhèn)壓閻王;兩只水牛角表示兩真二諦;右邊三頭表示憤怒、權勢、安靜三德能;左三頭表示清靜、死亡、憤怒;紅頭象征能吃夜叉;黃頭文殊本像,象征慈善和平;頭發(fā)向上,表示心向佛地;六種骨飾表示他的六行圓滿;十六條腿表示能壓住閻王十六面鐵城,象征十六空相;右八腿屈,壓八天王,表示八大成就;左八腿伸,壓八女明王,表示八大自在清凈。
作為無上瑜珈密部的本尊,大威德金剛有多個方面的功德,可以根據(jù)不同的調(diào)伏對象應化成相應的對象進行調(diào)伏,以達到成佛的目的,同時能讓被調(diào)伏者安分守己,不再為非作歹;能調(diào)伏從八大閰王到閰羅王之間的所有眾生;形態(tài)能讓人忘而生畏,巨型大口能吞食三界,眉毛能象烈火一樣燒毀一切,雙足能壓住世間一切;手印為期克印,表示能發(fā)布命令,能讓世間出世間服從;兩腿能調(diào)伏男女八天,能用八種威猛降伏梵天諸神,能用威猛的咒語聲調(diào)伏各種生靈,能役使惡魔和閰羅王,能傳授十萬經(jīng)續(xù),總之功德圓滿,事業(yè)宏偉。
大威德金剛的修行伴侶為金剛露漩,又名羅浪雜娃,頭上佩飾人頭骨,身披人骨念珠,三只眼睛,長發(fā)下垂。右手執(zhí)鉞刀上揚,意為割斷愛欲魔之命;左手執(zhí)頭骨碗,意為呈獻樂空。右腿伸,表示可以鎮(zhèn)壓一切邪魔;左腿彎,象征得到了快樂。其功德和事業(yè)如同大威德金剛一樣宏偉。
其次,承德皇家寺廟供奉的還有勝樂金剛,他的修行伴侶為金剛亥母。勝樂金剛,又稱勝樂王佛、上樂金剛、上樂王佛,藏語稱它為巧登。勝樂金剛是藏密中無上瑜珈密的母續(xù)本尊,是三世諸佛的金剛身、語、意之所依,是諸佛的功德總集,也是無上瑜珈密修法中尊奉的五大本尊之一,因而又稱他為總集輪。作為無上瑜珈密部的母續(xù)之王,他主要以修光明大樂智慧成就為主,著名的佛教大師宗喀巴極為推崇。勝樂金剛的造型很復雜,全身特征都有很重要的宗教意義:足下有蓮花,表示出離塵世;蓮花上有太陽,象征光明普照一切,遍知一切;四面表示增益、息災、敬愛、降伏四種事業(yè)和功德;每面的三只眼睛,表示他能觀照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頭上的人骨冠,表示他無常和勇武;頭上的新月,表示他能給人帶來幸福;頭頂?shù)碾p金剛,表示他的方法和智慧雙成;腰圍虎皮,象征無畏和勇猛;五十人骨串成的念珠,表示佛教全部經(jīng)典;十二只手,象征十二種緣起的方法;主臂兩手交叉,持金剛鈴和金剛杵,表示悲智雙運。
修持勝樂金剛法,有如下五方面的功德:清靜眾生身、語、意三方面的細分業(yè)障;能夠得到諸佛的功德加持和句義灌頂;堪能成就佛的功德;開顯平等性智;速證佛的自性身。
勝樂金剛懷抱的佛母是金剛亥母,她也是一位女性神祗,也是一位地位較低的護法神。但是在密續(xù)中,作為勝樂金剛的明妃,備受藏族信眾的尊重和全力供養(yǎng)。因為她對眾生有情,特具慈悲心,修行者修習此法可速得加持。修持金剛亥母法,可得如下三方面的功德:凈除煩惱顯俱生智;調(diào)柔氣脈證無死果;降伏魔仇攝十法界。
在眾多的佛造像中區(qū)分勝樂金剛,必須注意如下幾個方面:勝樂金剛為四面造型;頭上有新月標志;懷里的明妃左伸伸直,右腿彎曲跨在主尊的腰部,這是金剛亥母的標志;金剛亥母的頭部一側(cè)有豬首,在十二生肖里,亥代表豬,這也是區(qū)分金剛亥母的特征之一,區(qū)分了金剛亥母,就能區(qū)分勝樂金剛②。
藏密五大剛之一的時輪金剛在承德皇家寺廟也有供奉,從目前保存下來的情況來看,體量較少,但造型精致。時輪金剛,藏名為“唯柯”,意為“時輪”,來自于古印度的“香巴拉國”即極樂世界,約十二世紀傳入傳入西藏,成為藏密無上瑜珈部所修重要本尊之一,本尊通常身為藍色,雙身時輪金剛本尊象征慈悲,四首二十四手臂,紅白雙腳,擁抱著象征智慧的空色大手印明妃,明妃四首八臂。時輪金剛像代表十方一切佛菩薩以及顯密佛教的總體,宗喀巴大師曾稱贊道:“懂得時輪金剛修行,就懂得一切密宗修行?!?/p>
時輪即是時間之輪,指時間的輪流循轉(zhuǎn),宇宙和生命在時間中的生滅規(guī)律以及修行的最終目的。時輪金剛有外時輪、內(nèi)時輪、別時輪之稱。外時輪指的是外部世界,內(nèi)時輪指的是人的身體,別時輪指的是時輪金剛的灌頂、教示及成果,包含了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教法,即一切眾生都在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三時”的“迷界”中不得解脫,若依此尊修習,控制體有“有生命之風”,便可即身成佛③。
時輪金剛的修習和所有的佛陀教法并沒有不同,首先都必須接受灌頂,包含十一個層次,即水灌頂、寶冠灌頂、金剛杵和鈴的灌頂、戒行灌頂、名字灌頂、密乘授權灌頂以下殊勝灌頂?shù)龋_到陰陽和合的最高境界。
時輪金剛的造型也有很重要的宗教意義,身體呈藍色,并放出五彩光芒,這是佛體之象征;四面顏色各不相同,前后左右依次是藍、黃、白、紅,分別表示增益、息災、敬愛、降伏四種事業(yè),也是功德圓滿的象征;四面各三目,象征洞察一切。每頭皆以人骷髏為冠,頭頂也有半月和雙金剛;他的十二只手臂二十四只手也象征宇廟世界的陰陽交替和時間的流轉(zhuǎn)。
吉祥喜金剛在承德皇家寺廟也有供奉,又稱“飲血金剛”,簡稱“喜金剛”,其本尊形象為四腿八面十六只手④。喜金剛為藏密五大金剛之一,蘊涵了悲與智雙具的覺悟,智慧能使人洞悉自身的足和妄想,是解脫諸苦的根本要素,而慈悲就是這種極大的喜悅分享給他人的具體體現(xiàn)。吉祥喜金剛的明妃是金剛無我佛母,母性的無我佛母代表卓越非凡的智慧,父性代表慈悲,兩者合證明精神圓滿的境界是存在的。
吉祥吉金剛的各部位都有象征意義:吉祥,代表?;蹐A滿,具不二智;喜,代表證得無我,利益有情的大悲;金剛,代表般若空性、具眾勝相的智慧;忿怒相代表以大悲心示忿怒相,降服有邪惡傾向的有情;向上豎起的黃頭發(fā)代表佛德輾轉(zhuǎn)向上;八面代表八種解脫,比如有色觀色解脫、無色觀色解脫等;五骷髏冠代表能去除五毒,即貪、瞋、癡、慢、疑;三目代表身(結(jié)印)口(誦咒)意(觀想)三種清凈之能力;五種佩飾代表五佛五智之清凈,手鐲表示大日如來的法界體性智,頭環(huán)代表東方不動佛大圓鏡智,耳環(huán)代表西方阿彌陀佛妙觀察智,項鏈代表南方寶生佛平等性智,腰帶代表北方不空成就的成所作智;十六種持物代表十六種空性,即內(nèi)空、外空、內(nèi)外空等;足踏四人代表能摧毀四種魔,黃色的大梵天、白色的帝釋天、青色的遍入天、黑色的大自在天;九舞相,代表能降服具貪欲、愚癡者的九種舞姿;肉體代表安住不動的地大;血液代表轉(zhuǎn)自在的水大;津液代表燒除塵染垢障的火大;肢體代表造作諸法的風大;皮膚代表能達到覺悟境界的七覺支;四種骨骼代表能斷煩惱證涅槃的四圣諦;喜金剛為藏密五大本尊之一,藏語杰巴多結(jié),又稱飲血金剛或歡喜金剛,歡喜的含義是通過修行所獲得大自在、大自由和大解脫,達到真正的身心合一的大歡喜境界。
傳說喜金剛是大自在天的長子,是一個殘害世界的大荒之神,而明妃是觀世音的化身之軀,擁抱大荒之神,吸其大惡之源,鎮(zhèn)壓其邪惡邪欲,以達到自在歡喜,所以稱之為歡喜天。
喜金剛的造型通常是雙身,左腿向內(nèi)彎曲,右腳踩兩人,象征能降伏邪惡和無明。喜金剛的頭部骷髏冠上一般都有佛頭、金剛杵或者馬頭的裝飾標志,最明顯的是十六只手中均有骷髏碗,每一個碗中都有人或動物。
在承德皇家寺廟班禪行宮大殿二樓,供奉著五大金剛中唯一的坐像密集金剛,因其通曉如來一切秘密事跡而得名,在佛教護法神中以“捷疾”而得名⑤。格魯派教法中非常重視密集金剛之法的觀修,有專家說密集金剛是從五方佛中的阿閦佛演變而來,在格魯派教法里,據(jù)說他是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的守護神。
和其他四大金剛不同,密集金剛是唯一的坐像,三頭,每頭三只眼,左頭白色,中頭藍色,右頭紅色,六只手臂,主臂拿金剛杵,擁抱明妃金剛母,其余四手分別持法輪、火焰掌、蓮花和寶劍。明妃三頭六臂,上兩手勾摟金剛的脖子,其余四手持蓮花、寶劍、弓箭等法器,雙腿盤于金剛腰部。
密集金剛,藏語“??恕保菬o上瑜珈部父續(xù)之王,宗喀巴大師說一切父續(xù)本尊的修習休系都離不開密集之道。按照無上密理論,此生證得密集五次第中的幻身,可保證即身成佛。關于密集金剛的由來,也有一個宗教傳說,在佛祖釋迦在世的時候,印度西方烏仗那圣地,有一個叫恩扎菩提的國王看到天上有黃色的大雁在空中飛行,于是又問天上怎么會有飛雁,熟悉佛教的侍臣說,這不是大雁,而是釋尊和他的信徒前往其他地方,虛空飛過。國王聽后,心生敬意,向佛陀請求加持。佛陀以神通得知,和徒弟們一起來到王宮里,向國王說法。國王又說不希望舍棄俗裝也能成佛,于是佛陀布設密集曼陀羅,自己化身為持金剛,說密集本續(xù),為國王灌頂。國王恩扎菩提修持二次第諸教法,證得雙運身佛果。從這個傳說故事來看,密集金剛又是佛陀的化身。
藏密無上瑜珈部具體可以分為三種,即父續(xù)、母續(xù)、無二續(xù)三種,父續(xù)和母續(xù)都能帶來開悟,其中父續(xù)專注于幻身,母續(xù)專注于明光,母續(xù)以時輪金剛、上樂金剛為代表,父續(xù)以密集金剛為代表。
無二續(xù)也稱之為密續(xù)。即能將父續(xù)和母續(xù)進行結(jié)合,大威德金剛就是密續(xù)的代表。
五大金剛為藏密歡喜佛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古印度教性力派的性崇拜和生殖崇拜內(nèi)容,尋求今世解脫,重視性能量和性信仰儀式,認為性是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創(chuàng)造性能源,可以通過性交這種宗教儀式達到最高的精神境界,并獲得極大的喜悅。而佛父佛母的交媾,體現(xiàn)了宇宙萬物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也是佛教陰陽合和思想的圖形化和物化的直接體現(xiàn)??傊孛芪宕蠼饎偙咀鸬挠^修,是一個極其秘密又非常嚴格謹慎的宗教學修,修行的過程是對性空的領悟和體驗,也是對自我認可、自我超越直至否定自我的過程。
藏傳佛教各派傳承不同,所修的本尊也有區(qū)別,寧瑪派雖有密集、勝樂、時輪的傳承,但更重視馬頭金剛和普馬金剛;薩迦派注重吉祥喜金剛,噶舉派比較重視勝樂金剛,覺囊派重視時輪金剛。而與前四者不同,格魯派則重視大威德金剛和勝樂金剛,尤其注重密集金剛。
(①②③④⑤引自黃卓越主編《中國佛教大觀》第八編“圣像崇拜”之“五方佛”,1994年11月哈爾濱出版社)
【作者簡介】
王秋榮(1970-7)女, 滿族, 河北省承德市人,承德市文物局外八廟管理處文博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