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執(zhí)秀
【摘 要】枸杞是寧夏地區(qū)最為重要的經(jīng)濟樹種之一,寧夏枸杞藥名:枸杞子,具有滋陰壯陽、益精明目、滋補肝腎、降血糖、血壓及膽固醇等功效。寧夏地區(qū)所產枸杞含糖量較高,果實具有鮮紅及產量高等特性。枸杞的栽培技術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分析寧夏枸杞的栽培技術措施,筆者針對寧夏枸杞進行了栽培技術的探討及思考。
【關鍵詞】 寧夏;枸杞;栽培技術
寧夏枸杞為灌木,栽培因人工整枝長成大灌木,高為1至2米左右,莖粗直徑高達15厘米左右,栽培時小枝弓曲且樹冠呈現(xiàn)為圓形,漿果紅色在栽培類型中也存在著橙色,果皮肉質且汁液較多,形狀及大小由長期人工栽培及生長環(huán)境的不同而變化。
1.寧夏枸杞栽培技術的意義及作用
寧夏枸杞栽培技術的不斷提高對于提高寧夏枸杞產量及枸杞質量有著較為深遠的意義,栽培技術的發(fā)展是為了在有限的土地面積范圍內進行枸杞的栽培,使得枸杞產量達到最高且保證一定的質量基礎。栽培技術的進步還能減少或避免在寧夏枸杞的栽培過程中出現(xiàn)的蟲害現(xiàn)象,促進枸杞的生長。
2.寧夏枸杞栽培技術的主要措施
2.1枸杞育苗栽培土壤的選擇
枸杞的育苗土壤應以接近水源的沙質土壤為主,沙質土壤的含鹽量不超過0.2%;枸杞的定植地點應選擇排灌方便的沙質土壤及輕土壤,含鹽量不應超過0.3%。在秋季進行育苗之前,將5000千克左右的有機肥施于每畝地中,繼而進行翻耕及澆凍水,來年春播種前進行淺耕細耙。
2.2枸杞的育苗方式
枸杞的育苗方式主要采用硬枝扦插育苗的方式進行,在樹液開始流動到萌芽之前選擇生長健壯及品種較好的寧夏枸杞單株,在其樹冠中及上部將中間枝采集出來,采集的枝條粗為0.5厘米至1厘米左右。育苗應選擇春季或雨季進行扦插,按照插穗的粗細進行分級,作畦開溝扦插,將行距控制在30厘米左右,扦插時亦插穗稍稍露出頭最為合適,將地踩實后進行澆水。
2.3枸杞生長中的各種管理
(1)澆水施肥:生長至11月左右在樹苗的一邊挖開環(huán)形溝,施腐熟有機肥,施肥后將土蓋上,拍實并進行澆水,在春秋季翻園操作時在樹冠下撒入肥料并翻入土中,等到枸杞書開花時期給予3次左右氮肥,一株大概100克左右,進行灌水。開春后灌頭水,后期半個月灌水1次,待采果時期采一次進行一次灌水,土地凍前灌凍水;(2)整形修剪:將枸杞樹的主干、根莖及冠層生長出來的密枝、干枝、細弱枝、病蟲枝等進行剪除,將部分果枝及主枝的延長枝進行修剪,將高處去除,更新果枝,保持樹冠的圓滿,修剪過程應根據(jù)樹木的具體生長情況進行修剪;沿著樹冠從上到下將冠層結果枝梢部的風干枝及強壯枝上的針刺進行剪除,在5至9月份的夏季進行修剪的過程中,沿著樹冠從下到上、由里及外進行主干、根莖、膛內、冠層的徒長枝進行剪除,培養(yǎng)好的下層樹冠的樹應在五月份下旬在主干最近的徒長枝高40厘米處進行摘心封頂操作,培養(yǎng)二層樹冠;在11月至來年2月期間對樹冠進行整形,將清晰穩(wěn)固的樹冠骨架進行整理,修剪留下的各類枝作;(3)修剪流程:首先應進行根莖處萌條的清除,再進行剪頂操作,針對超出頂層樹冠的枝條進行剪除,繼而進行清膛,將樹膛內的密枝、病蟲枝、徒長枝、細弱枝、強壯枝及橫穿枝進行剪除,而后進行修圍,針對各層外圍留枝條進行疏除及短截操作,最后進行截底操作,將第一層樹冠留下的果枝的距離地面40厘米的地方進行短截;(4)培養(yǎng)樹形:枸杞產量較大的樹形一般為自然的半圓形及三層的樓形,自然半圓形樹高一米六左右,冠幅在1.5至1.6米左右,5個主枝分兩層組成,主干高月0.4至0.5米左右,層間距約為0.5至0.6米左右,呈現(xiàn)上窄下寬、上短下長及上小下大的自然半圓形。
2.4枸杞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枸杞種植及生長過程中主要的病蟲害分為六種,主要為枸杞蛀果蛾、枸杞蚜、負泥蟲、枸杞癭螨、黑果病及灰斑病等;(1)枸杞蛀果蛾一般為幼蟲為害枸杞,枸杞被害率超過百分之三十左右,一年發(fā)生次數(shù)集中在3到4次,以樹干皮縫處老熟幼蟲結繭過冬為主,應采用在冬季將樹干皮縫中的越冬幼蟲進行刮出、春季將第一代幼蟲為害的枝梢進行剪除及在4月份將20%殺滅菊酯乳油2000倍液及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等進行噴霧防治;(2)枸杞蚜主要集中在嫩芽、嫩葉及幼果上,應在蟲害初期將50%滅蚜凈3000倍液、20%殺滅菊酯2000倍及50%辟蚜霧1500倍液等進行噴霧防治,在秋冬季節(jié)將修剪下的枝條進行燒毀,將枝條中的越冬卵進行消滅,在枸杞生長季將徒長枝進行修剪,將群集在幼嫩部位的蚜蟲進行消滅;(3)枸杞癭螨在被害葉片上密生黃綠色近圓形隆起的斑狀,蟲害嚴重期間呈現(xiàn)黑痣狀蟲癭及淡紫色蟲癭,嚴重阻礙了植株的生長發(fā)育,降低了枸杞產量及品質,在越冬后及越冬前進行大量的噴藥進行防治,降低害螨的密度,采用1.8%阿維菌素3000倍液或30%固體石硫合劑150倍液或50%硫磺懸浮劑3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4)負泥蟲主要以幼蟲或成蟲咬食葉片成穿孔狀為主,應采用人工摘除卵塊、每一周噴一次40%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8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在收獲枸杞后進行清潔田園操作。(5)在高溫高濕及多霧多露水的天氣灰斑病的較易蔓延,應在冬季進行剪枝及清潔田園、深埋或燒毀枯枝落葉為主,灰斑病發(fā)病前給予1:1:150波爾多液進行預防,灰斑病發(fā)病期間給予50%代森錳鋅6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進行防治,加強栽培管理手段,種植期間給予有機肥、鉀肥及磷肥,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6)黑果病主要發(fā)生在雨季,受蟲害的花、蕾及果極易變黑,枝條亦存在發(fā)病現(xiàn)象,病部位呈現(xiàn)橘紅色的黏液,在發(fā)病初期給予1:1:150波爾多液、50%代森錳鋅600倍液及25%施寶克800倍液進行噴治,10天為一個周期,一次持續(xù)6至8次左右,每次應在下雨后進行噴藥,在上凍前將地面落葉及落果進行深埋,剪枝清除病枝。
結語
寧夏枸杞的栽培技術應結合土壤選擇、育苗方式、生長管理及病蟲害的防治等方面進行,為提高寧夏枸杞的產量及品質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振國,安巍. 枸杞栽培技術的研究進展[J]. 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12,(03):46+48.
[2]馬廷貴,周全良,周麗榮. 寧夏枸杞優(yōu)良品種綜合栽培技術[J]. 陜西農業(yè)科學,2009,(03):233-235.
[3]趙世華. 寧夏枸杞主要害蟲發(fā)生規(guī)律及無公害防治技術研究與示范[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