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小故事::
張先生和李女士婚后購買了一套房產(chǎn)登記在張先生名下。2016年8月,見房價不斷上漲,張先生決定將這套房子賣掉,為了避免李女士阻撓,他私自與買家孫某商議房屋買賣事宜。張先生謊稱自己未婚,并向?qū)O某出示了房產(chǎn)證原件,使得孫某相信張先生是房子的單獨所有人,雙方簽訂合同、支付房款后順利過戶。直到孫某要求入住時,李女士才得知此事。李女士以張先生賣房未經(jīng)自己同意為由訴至法院,要求確認(rèn)房屋買賣合同無效。法院經(jīng)審理,駁回了李女士的訴訟請求。
專家提醒:
我國《婚姻法司法解釋(三)》明確,一方未經(jīng)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并辦理產(chǎn)權(quán)登記手續(xù),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也就是說,夫妻一方擅自賣房符合法定條件的,即為有效,條件包括:①買方購買時是善意的;②價格合理;③完成過戶。
夫妻一方擅自賣房行為有效時,所得價款依然是夫妻共同財產(chǎn)。如果出售房屋的一方私藏賣房款,拒不用于家庭生活,給配偶造成損失的,法律對此有規(guī)定:①可以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chǎn);②離婚時可以要求損害賠償。
夫妻一方擅自賣房無效時,因賣方原因?qū)е潞贤瑹o效的,買方可以要求賠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