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艷
班主任是學校教育第一線的骨干力量,是學校教育工作最基層的組織者和協(xié)調(diào)者。因此,班主任的工作細碎繁瑣。長期以來,很多班主任疲于應付日復一日的常規(guī)管理,一輪又一輪的各級活動,很少反思自己的工作。缺乏反思就不可能有自身的專業(yè)化成長。換個角度看,校園生活其實是源源不斷的清水,各種活動是處處通達的水渠。對各種活動進行常態(tài)化指導,不僅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也是班主任自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前提。
活動整合常態(tài)化
我國雖實行科任制,但班主任制度彌補了科任制的不足。班主任多為兼職,語文兼品德,數(shù)學兼科學,也有英語兼其他學科。這種現(xiàn)象,有利于班主任打通各學科的隔閡,進行學科活動整合。活動整合是學科整合的重要層面。學期伊始,筆者會把學生所有學科教材翻一翻,尤其是目錄,總會有驚喜地發(fā)現(xiàn)。
如《品德與生活》二年級有一單元是與春天有關的話題:《春天在哪里》《春天的種植》《我和春天一起玩》《我心中的春天》。翻開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課文春光篇:《古詩兩首》《蠶姑娘》《月亮灣》《快樂的節(jié)日》。再打開學校少先隊活動安排:四月份活動“我與花苗共成長”,每位孩子認養(yǎng)一株小花苗。
于是,筆者篩選出四個系列活動:戶外找春天——我與花苗共成長——蠶寶寶進班級——童聲贊春天誦讀比賽?;顒右?,課前到河邊,廣場,農(nóng)田看植物,小動物,泥土,河水。活動二,課前帶花盆,泥土;活動三,搜集養(yǎng)蠶小常識;活動四,準備朗讀材料。
此次整合,品德學科,語文學科,少先隊活動,雖然各自的目標側重點有差異,但有相同的話題,相同的活動主體。班主任工作中,都站在這樣的高度,常態(tài)化整合每學期的活動,必將使工作高效,提高班主任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
建立參與機制的常態(tài)化
素質(zhì)高的班主任,總是善于將引導學生參與變?yōu)閷W生主動參與。在活動中,我們形成了固定模式:自然分組(按老師整合的活動)——選擇你感興趣的話題,重新分組——組內(nèi)討論此話題可采用課前參與方式——小組分工,深入?yún)⑴c活動——反思活動過程,反饋活動信息。
在討論“本單元可采用的參與方式”前,班主任可提供以下方式讓學生選擇:①資料查詢(記筆記、地圖學習、書籍報刊、網(wǎng)絡媒體、法律法規(guī)等);②調(diào)查訪問(老師同學、家長、專家學者、政府部門等);③陳述(示范、圖解、展覽、口頭表達、運用肢體語言、解讀相關事件等);創(chuàng)作(角色扮演、拍照、實驗、制作圖表、地圖以及年表、制作漫畫等);④行動(參觀、寫日記、給有關部門電話或?qū)懶拧⒅谱髡拱逶诠矆龊险褂[、模擬聽證會等)
課前參與要耗費老師大量的時間、精力,這與老師平時的滿負荷工作產(chǎn)生了一些矛盾。很多老師在公開課時大做文章,但是在常態(tài)課偃旗息鼓。一旦班主任在班級里形成操作性很強的固定模式,必會有利于活動指導變?yōu)槌B(tài)。
從學生方面看,他們天生都有探究和理解現(xiàn)實生活世界的渴望。每個學生開始是用自己的方式,按自己可能的理解和經(jīng)驗去參與活動。此時的參與是一般性的、膚淺的,但他們的參與會逐漸變得精確、深入。而固定的模式使這個過程更順暢。
保護參與熱情的常態(tài)化
減少任務能保護學生參與熱情。如果學生活動是一種任務和負擔,活動將失去生命力。如果活動是一種習慣和興趣,那活動將生機勃勃。固定的模式和資源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參與活動逐步具體化,學生樂于從多角度來審視生活。
班主任適時介入,也可以保護學生的活動激情。當學生遭遇瓶頸時,班主任可以拋給他們一個場景,一段音樂,一張圖片,一種游戲,一次事件,一則新聞……很多東西就在學生的腦海中,班主任要做的就是以一種最快、最感性的方式觸動他們。一位女同學的親生經(jīng)歷值得一提。她第一次參與調(diào)查時支支吾吾,被正在忙生意的店主趕出來了,她哭了。班主任和同組同學幫她總結調(diào)查要點:大方,有禮貌,介紹自己意圖,設計好采訪問題??催^別人采訪后,她鼓足勇氣走進另一家餐廳,她成功了。這樣的參與,在成功中增加他們自信心,使學生熱愛生活,健康活潑發(fā)展。
提升參與技巧的常態(tài)化
在固定模式中,班主任提供了資料查詢、調(diào)查訪問、陳述、創(chuàng)作、行動五大類課前參與方式。這些供學生選擇,同時鼓勵學生拓展參與的途徑。
參與途徑不同,參與方式不同,技巧不同。比如,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中如何選取自己需要的資料?像《春節(jié)和圣誕》這樣的話題,可以討論得博大精深,也可以瑣碎平凡。首先讓學生學會瀏覽,一目十行。選取自己熟悉的,學會根據(jù)交流的需要進行節(jié)選概括。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隨著網(wǎng)絡的普及,搜集《年的傳說》《臘八粥的傳說》《元宵節(jié)的傳說》這樣的任務非常簡單。但要求每個學生的故事盡量在一分鐘左右講完,有的可以用一兩句話總結自己的瀏覽感受,學生就必須概括資料,提煉想法。搜集信息很重要,分析和處理信息才是關鍵。引導學生在交流信息時,把這些雜亂的信息變得有條理,你可以按時間節(jié)點,按生活板塊,按地域來安排。
從課程層面整合活動,建立活動機制,保護參與激情,提升參與技巧,班主任常態(tài)化的活動指導,會解放自己,放飛自己,使班主任向?qū)I(yè)化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仙女鎮(zhèn)中心小學教育集團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