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冰+陳芳甜+馬妍
摘 要:為探究多肉植物熊童子的扦插繁殖條件,選取純蛭石、純泥炭、純河沙、以及蛭石:泥炭:河沙1∶1∶1混合基質這4種不同的常用基質進行扦插比較,結果表明,泥炭:河沙1∶1∶1混合基質為熊童子扦插的最優(yōu)選擇;多肉植物在養(yǎng)護過程中要注意澆水量及花器的選擇;室內適當種植多肉植物可起到室內環(huán)境美化的作用。
關鍵詞:多肉植物;熊童子;繁殖;室內環(huán)境美化
中圖分類號 S6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9-0117-03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uttage condition of Cotyledon tomentosa,we elect 4 kinds of different culture mediums which are pure vermiculite,pure peat,pure river sand,and mixed matrix of vermiculite:peat:river sand mixed in a ratio of 1∶1∶1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cutta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peat:river sand mixed in a ratio of 1∶1∶1 is the best choice for Cotyledon tomentosa cuttage;Succulent plan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water quantity and floral organ in the curing process. The appropriate planting succulents is very helpful to beautify the indoor environment.
Key words:Succulents;Cotyledon tomentosa;Breeding;Indoor landscaping
近年來,多肉植物闖入了我們的視野,因其體積小、外觀可愛、易養(yǎng)護、易繁殖而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多肉植物又叫多漿植物、多肉花卉。其主要特點為葉片肥厚、莖稈粗壯且形狀多變,耐高溫不耐低溫,適合種植于住宅陽臺、南部朝陽的窗臺上。廣義多肉植物有數(shù)十科,狹義的多肉植物以景天科為主,另外還有菊科、龍舌蘭科、大戟科、番杏科、獨尾草科、仙人掌科中的一部分屬種[1]。
目前,流行于市面、最受大家喜愛的是景天科的多肉植物。由于該科植物大多數(shù)較易繁殖,葉插成活率極高,因此其數(shù)量一路高升,導致某一品種人們在喜愛一段時間后因數(shù)量過多而對其失去興趣,失去了觀賞價值。而景天科銀波錦屬中已知的13個品種(另有約100種尚不明確)繁殖均以扦插或播種為主,由于播種有難度,需要一定經(jīng)驗技術,葉插極為困難,所以限制了該屬品種的繁殖[2]。熊童子(Cotyledon tomentosa),又稱“小熊”、“熊寶寶”,葉片長有蜜密的一層絨毛,長時間日曬后葉尖呈褐色,像極了熊的爪子,因此得名。
常說的熊童子稱為“綠熊”,另外還有2個錦化品種,即“黃熊”、“白熊”。本研究選取“綠熊”為研究對象,探討熊童子適宜的繁殖條件及其室內環(huán)境美化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主要材料與試劑 實驗地點:本實驗在山東省日照市日照職業(yè)技術學院海洋工程學院實訓中心組培實驗室進行;
實驗時間:2016年9月1日—2016年10月15日,為期一個半月,觀察不同時間段的發(fā)根現(xiàn)象;
實驗條件:組培實驗室的半陰、半露天陽臺,實驗期間陽臺氣溫最低溫度20℃,最高溫度29℃,適宜熊童子的生長[3];
實驗材料:為保證實驗效果的直觀性和成功率,實驗材料選取熊童子中的普通品種——“綠熊”,于2016年8月15日將5株熊童子母本植株置于組培實驗室陽臺上,適應實驗環(huán)境10日[4];于8月25日用消毒的手術刀切下植株頂部和中部的2~4葉砍頭苗作為插穗,共計36個,隨機分為4組,每組9個,葉片數(shù)量2~4葉不等,均帶莖,為健康植株;將上述插穗置于避光通風陰涼處晾6日,至全部插穗的傷口愈合;
苗床:為減少誤差及方便實驗過程中的管理,選取4行×9列36孔黑色聚乙烯塑料育苗盤,盤穴大小為4cm×4cm,每個穴盤無差別;
實驗結果觀察:以插穗生根吸水,并長出新生葉片作為實驗成功的標準
培養(yǎng)基質:純蛭石、純泥炭、純河沙、蛭石、泥炭:河沙1∶1∶1,以上培養(yǎng)基質均置于高壓滅菌鍋內,于120℃高溫高壓消毒0.5h以上;苗床第1行放置純蛭石,第2行放置純泥炭,第3行放置純河沙,第4行放置蛭石、泥炭、河沙混合基質;
藥品:不使用任何激素類藥品及肥料,純自然狀態(tài)下實驗,不進行催生根的操作。
1.2 插穗上盆 將晾好的插穗插入苗床,每種基質內平均分配2葉、3葉和4葉插穗,插穗均為健康植株,做到插穗質量無差別,以減少實驗誤差;將插穗插入苗床后,使用“浸盆”方法給水。
1.3 扦插管理及實驗觀察 每天觀察基質的狀況,每3~4d對基質進行噴水管理,保持基質微微潮濕,利于插穗生根;通過遮陰及吹風,將溫度控制在20~25℃;實驗過程中有“黑腐”、“化水”及干枯現(xiàn)象的插穗及時移除,并清理其所在盤穴,用“多菌靈”消毒,以免污染其他插穗;扦插后每天觀察插穗的生長情況,包括生根和新生葉片的長出情況,并做好記錄。
2 結果與討論
2.1 實驗結果 具體實驗結果見表1(定義純蛭石為基質1,純泥炭為基質2,純河沙為基質3,蛭石、河沙、泥炭1∶1∶1混合基質為基質4)。
由表1可見,熊童子插穗在不同基質中的生長情況及成活率均有不同。
2.2 討論 從生根情況來看,數(shù)量方面,純蛭石及混合基質中的植株均全部生根,純河沙次之,為7株,純泥炭最少,為4株;時間方面,純蛭石發(fā)根最快,為7日,純河沙及混合基質分別次之,最慢為純泥炭,至實驗結束僅有4株插穗發(fā)根。從新生葉片長出的情況來看,數(shù)量方面,純蛭石及混合基質中的植株均全部有新生葉片長出,純河沙次之,為8株,純泥炭次之,為6株;時間方面,純蛭石中長出新生葉片也為最快,純河沙及混合基質分別次之,純泥炭新生葉片最慢,30d僅有6株。從成活數(shù)量方面來看,純蛭石中的插穗15日內全部成活,混合基質中的插穗22日內全部成活,但純蛭石中的插穗有7株存在徒長現(xiàn)象,徒長率為77.8%,混合基質中均無徒長現(xiàn)象;純河沙中的插穗成活率次之,為5株,且全部徒長,徒長率100%;最少的為泥炭,30日僅成活3株,無徒長現(xiàn)象。由上述分析可知,熊童子在純蛭石中發(fā)根及新生葉片均為最快,即成活最快,但是伴有徒長現(xiàn)象;在純泥炭和純河沙中成活率較低,純河沙中伴有徒長現(xiàn)象,純泥炭中成活時間過長;在混合基質中的扦插效果最好,盡管全部成活時間稍長,但是成活率100%,且無徒長現(xiàn)象發(fā)生。因此,熊童子在蛭石、河沙、泥炭1∶1∶1混合基質中的扦插效果最好,為繁殖基質的最優(yōu)選擇。
3 多肉植物養(yǎng)護與室內環(huán)境美化研究
3.1 多肉植物養(yǎng)護
3.1.1 給水 多肉植物絕大多數(shù)喜溫暖不喜嚴寒,喜干燥、陽光充足,不喜潮濕和陰冷。因此在種植多肉植物時應多曬太陽,適當減少澆水頻率和水量,可按照“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方法給水,其中“澆透”可采用土壤上部澆水和“浸盆”2種方式。在多肉植物葉插苗上盆和扦插剛剛發(fā)根的初期,易多澆水,利于植株服盆和生長期的生長。
3.1.2 盆器的選擇 因多肉植物喜干,所以盡量選擇透氣性良好的花盆,如泥盆、素燒盆和粗陶盆等,易于水分的蒸發(fā)[5];花盆底部應打孔,切忌使用無孔的花盆,容易積水而引起多肉植物爛根,導致停止生長甚至整個植株死亡。
3.1.3 休眠期的養(yǎng)護 注意部分“冬種型”多肉植物夏季的養(yǎng)護,如若在夏季出現(xiàn)明顯的休眠現(xiàn)象時(如黑法師類約在30℃以上休眠,山地玫瑰類在24℃以上就陸續(xù)休眠),應停止給水,避免陽光直射以減少體內水分蒸發(fā),將植株置于不被陽光直射的陽臺或室內窗臺下的散光處,可在早、晚時刻在花盆周邊噴水,適當增加空氣濕度以防止植株過干。9月、10月份以后,休眠的植株會陸續(xù)恢復生長,此間可少量給水,一直待植株正常生長后正常給水即可[6]。
3.2 多肉植物與室內環(huán)境美化
3.2.1 視覺美化 多肉植物以色澤鮮艷、矮胖、呆萌為特點,放置于桌角、窗臺,給人以美感,能夠愉悅身心,使心情舒暢;加之多肉植物體積小、易攜帶、易繁殖,一片葉子數(shù)日后就能長成一株成苗,因此便于與親友分享,給身邊人帶來快樂。
3.2.2 空氣凈化 多肉植物以景天科為主。景天科植物以特有的景天酸代謝方式凈化室內空氣:白天植株接受光照并將能量存儲于體內,同時吸收二氧化碳,夜間無光時能夠將白天吸收的能量在體內轉化,進行光合作用,同時放出氧氣,凈化空氣,利于人類的睡眠,這與其他綠色植物是截然相反的——普通綠色植物白天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夜間只進行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氮,而不產(chǎn)生氧氣,而景天科多肉植物在夜間進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氣[7]。另外,多肉植物還能吸收室內的甲醛、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有害氣體,對室內尤其是裝修后的室內空氣改善有一定的作用。
4 結論
熊童子在常用的幾種培養(yǎng)基質中的扦插繁殖,以蛭石、河沙、泥炭1∶1∶1混合基質為最優(yōu);多肉植物在養(yǎng)護過程中要注意澆水量及花器的選擇;室內適當種植多肉植物可起到室內環(huán)境美化的作用,包括視覺美化及空氣凈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潘彩霞.多漿多肉植物的栽培養(yǎng)護管理技術探析[J].現(xiàn)代園藝,2016(2):67-68.
[2]陳銳.多肉植物及其應用[J].現(xiàn)代園藝,2015(3):64-65.
[3]魏清正,藤劉紅.對多肉植物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三點建議[J].中國花卉園藝,2006(19):23-24.
[4]趙章.多肉植物土壤配制全攻略[J].中國花卉盆景,2005(1):5-5.
[5]秦曉杰.多肉植物熊童子葉片扦插研究初報[J].中國園藝文摘,2016(2):34-36.
[6]潤寧.多肉植物的葉插和枝插[J].中國花卉盆景,2012(6):28-29.
[7]陸靜.多肉植物葉插繁殖技術初探—以白牡丹等多肉植物為例[J].綠色科技,2016(1):85-86.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