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大咖不是傳說,用心工作用心生活的他們可以底氣十足地輕聲細語道:我增益呀。
曾毅曾老頭是我大學時代的一個專業(yè)課老師,以接近60歲的高齡教了我半年信號處理。老爺子年輕的時候想必是那種梳著“小隊會計頭”的文藝青年,雖然他外表儼然一副標準工科男的扮相。第一眼見他你會想起穿著挎籃背心的老頭打著蒲扇吃西瓜,第二眼又瞬間變成妙語連珠的老頑童系著領結彈吉他。嚴謹治學、浪漫生活,這兩點在他身上似乎從不矛盾。
不排除曾老頭因為是老頭睡得少,他總是早早來到教室里忙活。擦擦講臺擦擦黑板,即使上面很干凈也要再擦一遍。他熱愛這教室。在曾老頭的熱切期盼中,我們打著哈欠啃著餅踱進來,老頭的目光依舊慈愛。他用亮如洪鐘的聲音回味著那片在大學里早已銷聲匿跡的情懷:上課,起立,同學們好,老師好,噼里啪啦。下課,起立,同學們再見,老師再見,噼里啪啦。前一次噼里啪啦是椅子響,后一次是巴掌響。大學里最真摯的掌聲往往屬于最普通的老師。
我的專業(yè)課里有一個名詞叫作“增益”,大致是指電信號經過放大器的增益后會變大。有一次曾老頭問我們:“為什么我的學生們都個頂個地青出于藍呢?”空氣一愣,你想說啥。“嗨,因為我曾毅呀!”大家眨巴眨巴眼睛。哦,原來你增益啊。老爺子嘎嘎笑起來,可愛得一塌糊涂。
比起帶課題帶項目,曾老頭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學中?!盎A太重要了,如今祖國的花朵是多么可愛?!蔽也]有覺得自己可愛,彼時我正迷戀著“課題牛人”Mr.皮的實驗室。在那句著名的“看看曾毅看看你”誕生之前,Mr.皮的名號已經很響了。不過,畢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朱之赤墨之黑也正是因為比較了才會讓人趨之若鶩。大家都說Mr.皮太小錢眼兒太大,所以他掉進去死活爬不出來。不買他點機械配件就拿不到高分,我們都潛泳在一條充滿規(guī)則的臭水溝里。其實,Mr.皮的專業(yè)能力還是相當不錯的,若不是他把我們等同于靠產蛋量定生死的白羽雞:實驗室是雞舍,誰幫他賣出的電路板多誰就能及格。這條生死線未免苛刻了點兒,作為零價勞動力的我們甚至還不如有飼料吃的雞。Mr.皮高貴冷艷地一擺頭,哥只是個傳說。
“牛教授”大多“指點碩士激揚博士,糞土本科花骨朵”。不過新一屆的基地班有幸得到一位“長江學者”親力親為的帶領,孩子們用學者自費買來的文具發(fā)奮學習,熱情空前高漲。潛心基礎課的他們還不知道“增益”這個名詞,更不知道自己正被學術大咖悉心增益著。真正的大咖不是傳說,用心工作用心生活的他們可以底氣十足地輕聲細語道:我增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