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宗不爭
韭菜:二千年的一道菜
文_宗不爭
北方人春天有“咬春”一說,便是吃炸春卷、炸香椿芽,春卷非要用肉絲韭黃作餡,才最為正宗
韭菜原產(chǎn)于我國,據(jù)《山海經(jīng)》記載,“丹熏之山”“北單之山”(今內蒙古)、“崍山”(今四川)、“雞山”(今湖南或云南)、“邊春之山”“視山”,其山多韭
若說有一道菜,歷經(jīng)二千余年而不衰,怕是諸位看官都會把思緒投向一些珍饈美味。我們之前提到過這樣一道菜,專諸刺王僚時做的那道糖醋鯉魚,應有二千年了,只是畢竟是故事演繹,很難考證。今天說的這道,有據(jù)可查,《禮記?王制》篇,講祭祀禮儀時,提到“庶人春薦韭,夏薦麥,秋薦黍,冬薦稻。韭以卵,麥以魚,黍以豚,稻以雁?!薄对娊?jīng)?豳風》亦有:“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說的其實是一件事?!按核]韭,韭以卵”這句話里隱著一道菜,便是“韭菜炒雞蛋”。韭菜炒雞蛋歷經(jīng)千年,毋庸置疑,且作為庶人供奉祭祀之物,地位還不低哩。
韭菜原產(chǎn)于我國,據(jù)《山海經(jīng)》記載,“丹熏之山”“北單之山”(今內蒙古)、“崍山”(今四川)、“雞山”(今湖南或云南)、“邊春之山”“視山”,其山多韭。
提到韭菜,恐怕有人歡喜有人愁,韭菜味重,如同蔥蒜,食用后口氣不清新,很多人避之不及,或干脆選擇不食。這倒是一種選擇,只是對韭菜來說不太公允。
韭菜一名“懶人菜”,為多年生宿根草本蔬菜,為常年的綠葉菜之一。因為只要種一次,收割之后,從斷茬處又會長出新芽,割了又長,長了又割,一茬接一茬,因而四季皆可生。四季氣候不同,韭菜味道也不同,春韭香,夏韭辣,秋韭苦,冬韭甜。民諺有“正月蔥,二月韭”的說法,春韭非但不臭,反倒是鮮香可口。
春韭最精貴,兒時不懂事,誤闖了農人家的菜畦,看到菜畦里都是寬葉的草,一通亂薅,農人怒氣沖沖地趕來,我們嬉笑著逃開了,心里還納悶,我們是在幫忙除雜草做好事,何罪之有?回家一看手掌,竟已被汁液染綠,還散著韭菜的香味兒,這才知闖了禍,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誤把春韭當做了野草。韭菜的綠是春日里飽和度最高的綠,這綠色的汁液甚至可以滲入剪割韭菜的刀剪之中,染綠手掌自然不在話下。
《山家清供》載,六朝的周颙,清貧寡欲,終年常蔬食,可以算得上是中國最早的素食主義者了。文惠太子問他蔬食何味最勝,他答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春韭之珍貴,恐怕也正在于稍縱即逝,譬如春日,乍暖還寒時候,甫見一抹新綠,最是可愛。到了暮春,繁花開遍陌上,日光微燥,夏來春去了。
春雨貴如油,夜雨敲窗,杜甫立刻想到去看看菜畦里的韭菜,割上一縷,或炒或拌,配上一碗新炊的黃米飯,人世間的無常變動,慨嘆無用,卻不如當下這一番滋味,便都在這一餐之中了。他信手寫下,“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北喑顕@嗎?非也。這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即刻便把人拉回到飯桌上、生活場景中。只是這一味稍縱即逝啊,“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p>
杜甫這夜雨春韭,也許不是綠的,是黃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韭黃”也稱“韭芽”“黃韭芽”“黃韭”,俗稱"韭菜白"。龔乃保的《冶城蔬譜》,把“早韭”也列在第一位:“山中佳味,首稱春初早韭。嘗詢種法于老圃云,冬月?lián)窬卤局畼O豐者,以土壅之,芽生土中,不見風雨。春初長四五寸,莖白葉黃,如金釵股,縷肉為膾,裹以薄餅,為春盤極品。余家每年正月八日,以時新薦寢,必備此味,猶庶人春薦韭之遺意也!”韭黃南方易得,日日陰雨,韭菜不見光,無法合成葉綠素,就呈現(xiàn)黃色。北方春日暖陽,韭黃難得,北方人春天有“咬春”一說,便是吃炸春卷、炸香椿芽,春卷非要用肉絲韭黃作餡,才最為正宗。如今韭黃隨處可見,則是韭菜經(jīng)軟化栽培變黃的產(chǎn)品。韭菜隔絕光線,完全在黑暗中生長,因無陽光供給,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其營養(yǎng)價值要遜于韭菜,滋味也要大打折扣了。
有人愛春韭之香,自然有人愛夏韭之辣。如果說春韭似少女,靦腆羞澀,那么夏韭便是徐娘半老,大膽潑辣。《本草綱目》里寫“春食則香,夏食則臭”。山東人說“六月韭,臭死狗”,陜西人稱“六月韭,驢不瞅”,山西人講“六月韭,臭九州”,這六月天里的韭菜,倒是尤為出名。夏韭“韭菜味兒”更重更沖,適合那些“重口味”的人士。中國人吃臭,由來已久,譬如臭豆腐、臭鱖魚,皆有人愛。山東淄博人蒲松齡,尤愛夏韭,他說,“三寸四寸,與我無份;四寸五寸,偶然一頓;九寸十寸,上頓下頓?!被蚴菍懮钪骄?,亦是苦中作樂的菜根譚。
韭菜有藥用,俗人或謂之“壯陽草”,認為其有壯陽的神效,實則謬傳?!侗静菥V目》:“韭葉熱,根溫,功用相同,生則辛而散血,熟則甘而補中。”《本草經(jīng)疏》載:“韭,生則辛而行血,熟則甘而補中,益肝、散滯、導瘀是其性也。以其微酸,故入肝而主血分,辛溫能散結,凡血之凝滯者,皆能行之,是血中行氣藥也?!滦孕卸苎a,故可久食?!卑粗嗅t(yī)的說法,韭菜可溫中下氣,補腎益陽,可稱其為“起陽草”,可能因為訛傳,成了“壯陽草”,韭菜倒是還有些別名,洗腸草、起陽草、長生草,倒是不無道理。
馮小剛的電影《甲方乙方》里,令人念念不忘的是“餃子,韭菜雞蛋餡兒的,齊大媽包的。”久居四川,想起母親包的餃子,眼淚不見得能下來,口水倒是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