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華
摘要:針對雷達調頻信號的脈內分析和識別,文章提出基于瞬時測頻的雷達調頻信號脈內特征估算算法。分析了基于瞬時測頻的雷達調頻信號脈內特征估算原理,建立了雷達調頻信號脈內分析和識別的仿真系統(tǒng)。仿真驗證,該算法對雷達調頻信號可獲得準確的調制參數(shù)和信號類型識別。
關鍵詞:脈內分析;線性調頻信號;信號帶寬;調頻斜率
中圖分類號:TN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7)03-0090-03
Abstract: Aiming at in-pulse analysis and recognition of FM signal, the estimate method of in-puls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instantaneous frequency measurement was proposed. The principle of estimation was analyzed. And the simulation system of in-pulse analysis and recognition was modeled. The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method achieved accurate in-pulse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 recognition.
Keywords: in-pulse analysis;FM signal;signal bandwidth;chirp rate
現(xiàn)代戰(zhàn)爭,空間電子環(huán)境日益復雜,雷達廣泛應用于各類作戰(zhàn)平臺,雷達信號密度增大;新體制雷達發(fā)展迅速,雷達信號在信號樣式上從固定載頻、固定重頻、脈內無調制發(fā)展成頻率捷變、線性調頻、相位編碼、頻率分集、重頻調制?;趥鹘y(tǒng)五參數(shù)(脈沖到達時間、載頻、脈沖到達角、脈寬和重復周期)的電子偵察系統(tǒng)已經難以滿足現(xiàn)代電子戰(zhàn)需求。脈內特征分析可以檢測出雷達信號脈內調制參數(shù),實現(xiàn)對不同脈內調制雷達信號的識別,提高雷達信號分選和識別的準確率。因此,對雷達調頻信號的脈內分析和識別已成為新一代電子戰(zhàn)裝備的關鍵技術之一,也成為電子戰(zhàn)研究熱點。本文提出一種基于時域瞬時測量的雷達調頻信號脈內特征估算方法,經仿真驗證該方法能夠實時獲得雷達信號的載頻、帶寬、調頻斜率等脈內特征,具有很強的應用價值。
1 雷達信號模型
3 仿真試驗
單點頻信號載頻取50MHz,脈寬10us;線性調頻信號載頻取1.5GHz,脈寬10us,信號帶寬取20MHz,調頻斜率??;非線性調頻信號載頻參數(shù)取1.5GHz,非線性調頻參數(shù)取、取。信號采樣率均為500MHz,對單點頻信號進行直采;對線性調頻信號和非線性調頻信號混頻至零中頻信號,再進行通帶采樣。三種信號的信噪比均為15dB,對三種信號采樣結果進行仿真,結果如圖1、圖2、圖3所示。
根據(jù)信號脈內頻率變化特性進行三種信號脈內調制類型識別。信號調制類型識別后分別依據(jù)三種類型信號脈內分析原理進行脈內分析,算得單點頻信號載頻為50.00034MHz,分析準確;線性調頻信號算得零中頻信號頻偏為34KHz,載頻為1.499966GHz,信號帶寬為19.896MHz,調頻斜率為2.03×1012,分析準確;非線性調頻信號零中頻信號頻偏70KHz,載頻參數(shù)為1.49993GHz,非線性調頻參數(shù)為、取,分析比較準確。
4 結語
本文提出一種基于瞬時測頻的雷達調頻信號識別和脈內分析算法,采用瞬時測頻方法獲得信號測頻結果,進一步利用信號的測頻結果進行信號調制類型識別和信號調制參數(shù)估算。仿真驗證,該算法對不同類別的雷達調頻信號可獲得準確的調制參數(shù)和信號類型識別,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聞軍會,趙國慶.數(shù)字測頻算法研究[J].雷達與對抗,2002(4).
[2]張海黎,王篤祥.瞬時測頻接收機及其在先進對抗系統(tǒng)中的應用[J].航天電子對抗,2009(5).
[3]柳桃榮,王明,高新成.一種實時自適應脈內特征分析方法[J].雷達科學與技術,2009(5).
[4]張皓若.信道化瞬時測頻技術仿真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2.
[5]姚文楊.雷達信號脈內分析與識別[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