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書芳
【摘 要】介于幼兒的生理和心理條件的限制,游戲是非常適合幼兒的學習方式。教師可以在游戲中激發(fā)幼兒興趣,培養(yǎng)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引導,為幼兒的無意性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使幼兒游戲成功進行并發(fā)揮作用,教師的觀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觀察不僅可以讓教師了解幼兒的情況,進而調整游戲方式,而且是對游戲進行點評和總結,進而制定下次游戲方式的根據。教師在組織幼兒游戲時要做好觀察者的角色?!皦炯埍笔墙浀涞挠變簩W習游戲,不僅鍛煉了孩子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而且有利于孩子的規(guī)劃和想象能力的發(fā)展。本文探討了教師如何通過觀察推進“壘紙杯”游戲的科學化、合理化,提高“壘紙杯”游戲促進幼兒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觀察案例;幼兒;“壘紙杯”
幼兒的大腦尚未發(fā)育成熟,對于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較差,注意力難以長期集中。幼兒學習的特點為興趣性,即學習的積極性往往由興趣驅動,除興趣之外的學習動力較少;無意性,即幼兒不是有意識地進行學習,而是在日?;顒又袩o意識地獲得知識;內隱性,即在偶然的、關鍵信息不明顯的條件下,無目的、自動地對信息進行獲取和加工。游戲是非常適合幼兒的學習方式。教師可以在游戲中激發(fā)幼兒興趣,培養(yǎng)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引導,為幼兒的無意性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使幼兒游戲成功進行并發(fā)揮作用,教師的觀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觀察不僅可以讓教師了解幼兒的情況,進而調整游戲方式,而且是對游戲進行點評和總結,進而制定下次游戲方式的根據。教師在組織幼兒游戲時要做好觀察者的角色。
“壘紙杯”是經典的幼兒學習游戲,不僅鍛煉了孩子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而且有利于孩子的規(guī)劃和想象能力的發(fā)展。本文探討了教師如何通過觀察推進“壘紙杯”游戲的科學化、合理化,提高“壘紙杯”游戲促進幼兒學習的效率。
一、觀察目標
(一)幼兒的興趣點
觀察要具目的性才能保證效率。教師組織游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激發(fā)幼兒興趣。那么觀察幼兒的興趣點是觀察的重要目標。只有觀察到幼兒的興趣點,教師才能更好地調整組織游戲的方式。
(二)幼兒學習效果
游戲的最終目的是讓幼兒在其中獲得一些知識、鍛煉某些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需要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幼兒在何處學習到了什么知識,以尋找規(guī)律,不斷改革游戲策劃方案,使得幼兒在游戲中收獲更多。
(三)幼兒需要的幫助
大班的孩子還不能自己很好地獨立完成壘紙杯游戲,在游戲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作為游戲的組織者和操控者,要密切關注幼兒游戲的進程。在幼兒遇到困難時提供適當的幫助。即使幼兒沒有遇到任何問題,教師對于幼兒來說是重要的權威,方法適當的引導很可能讓幼兒有意識地去記憶,讓幼兒被動接受一些知識,提高幼兒學習效率,達到游戲的目的。
二、觀察案例
(一)幼兒的興趣點
小小和陽陽在游戲開始之前,首先觀察了紙杯的外觀。游戲使用的紙杯不同時,孩子的表現(xiàn)也不同。游戲一共進行了兩次,第一次使用了普通的白紙杯。第二次使用了帶有喜羊羊動畫圖案的紙杯。當紙杯的顏色更加鮮艷,圖案更加可愛的時候,小小和陽陽壘紙杯的興趣明顯增加,在搭建時更有耐心。
小小在壘紙杯之前對壘成的形狀有一個大概的規(guī)劃,因為他很喜歡變形金剛,和老師說想把紙杯壘成變形金剛的形狀。而陽陽拿到紙杯就開始搭建,這里放一個,那里放一個,沒有明確的規(guī)劃。兩個孩子在壘紙杯的過程中都遭遇了一些挫折。小小原來沒有考慮到紙杯的連接問題,嘗試用紙杯壘出胳膊時失敗了。陽陽在向上壘的時候把紙杯碰倒了一次。小小相比陽陽更有耐心,失敗之后換了種方法,再次失敗后向老師求助,想把變形金剛搭建完成。這說明他在想辦法克服困難。陽陽再次從頭開始壘紙杯,沒過一會兒就不想再玩了。
(二)幼兒學習效果
幼兒在合作進行游戲時,會有意識地模仿同伴。單獨游戲過程中,莫莫搭上層的紙杯時和下層的紙杯有較大的偏離,壘了幾層就倒了。他沒有意識到自己失敗的原因,第二次從頭開始壘紙杯還按照原來的方法進行,又失敗了。合作進行游戲時,和莫莫一組的峰峰壘的紙杯較整齊,峰峰壘的部分明顯比較穩(wěn)固,兩人合作壘紙杯的高度超過了莫莫自己壘的高度。莫莫也逐漸改變了原來的搭建方法,在壘紙杯的時候也會有意識地將上下層紙杯對齊。
幼兒無意識地做出某種行為,在得到老師的贊揚或者同伴的羨慕時,幼兒會下意識地記住并重復這一行為。和同齡人一樣,小小以前不是一個計劃性很強的孩子,這次在壘紙杯時因為喜歡變形金剛,將紙杯壘成了變形金剛的形狀。老師看到之后表揚了他,小朋友們聽到老師表揚小小,紛紛過來參觀,很多孩子問小小能不能摸一下他的變形金剛。小小非常自豪,對變形金剛的形狀又做了改進,在肩部壘出了鎧甲。以后小小在游戲中,都顯得很有想法,會做一個大概的規(guī)劃。
(三)幼兒需要的幫助
青青在壘紙杯的時候結構過于松散,紙杯沒有壘幾層就倒了。青青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而且身邊的小朋友紙杯都沒有倒,她又著急又生氣,把剩下的紙杯也推倒了。老師看到這一情況,過來首先非常耐心地安慰了她。然后說偷偷告訴她一個小魔法,能讓她壘的特別高。青青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了,想要學魔法。老師演示了一下,讓她找找魔法是什么,用了魔法的紙杯和她原來壘的有什么不一樣。青青很快找到了不同,再壘紙杯的時候,壘的密且整齊,這次她壘的高多了。
三、意見建議
(一)在紙杯樣式上做一些創(chuàng)新
幼兒的各個器官尚未發(fā)育成熟,在接受新事物的方式上,相比成人更依賴視覺感官。色彩相比形狀等是最能刺激幼兒視覺感覺的物體特性,也是幼兒認識的第一階段。教師想要引起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更加專注地參與游戲,可以從紙杯的設計入手。使用不同顏色、不同圖案的杯子。出于安全考慮,本文不建議使用不同材質的杯子。幼兒的力量不足,比較粗心,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和意識,瓷質或者玻璃的杯子容易打碎,碎片可能劃傷幼兒,所以紙杯為最佳。
使用不同顏色、不同圖案的紙杯,一方面可以引起幼兒的興趣,另一方面幼兒用不同色彩的紙杯參與游戲時,可能會根據不同的顏色選擇紙杯的位置,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對色彩的認知和審美。
(二)對幼兒進行合理引導
教師在壘紙杯游戲中要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提高孩子對游戲的興趣,讓孩子在游戲中有所收獲。對于孩子來說,單純地把紙杯壘高可能不夠有趣。如果教師發(fā)現(xiàn)幼兒普遍缺乏游戲的興趣和耐心,可以引導孩子進行合理想象。讓孩子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東西,用紙杯壘出來。這樣既可以鍛煉孩子的空間想象能力,又能提起孩子的興趣,讓他們在游戲中集中注意力,有更多的耐心,面對挫折能夠堅持下來。
當幼兒壘紙杯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錯誤時,教師不要著急糾正。自己發(fā)現(xiàn)錯誤并且找到解決的方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教師不要過度引導,這樣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更不要一味批評。幼兒的心理比較脆弱,過于嚴厲地糾正可能讓幼兒的心理受到損傷。如果幼兒真的找不到問題所在,情緒開始激動,這時候教師可以做適當的引導。首先安撫孩子的情緒,讓他平靜下來。然后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要一點點啟發(fā)孩子思考。這樣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以這種方式解決問題,可以給孩子帶來自豪感和成就感,增加孩子對游戲的興趣。
(三)鼓勵幼兒協(xié)作壘紙杯
協(xié)作游戲是一種非常好的游戲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幼兒與同齡人交流。幼兒的自我意識比較強,而協(xié)作游戲時需要相互溝通和妥協(xié),與伙伴一起游戲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協(xié)作能力和協(xié)作意識,可以讓幼兒在短時間內和同伴熟悉起來,交到好朋友。另一方面,幼兒模仿意識比較強,尤其是對同齡人,會有意識地學習對方的優(yōu)點。在大班階段,授課式傳授知識效率較低,因為幼兒的學習帶有無意性和內隱性的特點,教師難以掌握幼兒在何時接收記憶了哪些知識。而模仿同伴是主動性的學習,相比無意性的學習效率更高,也有利于教師觀察。
四、總結
游戲是非常適合幼兒的學習方式。教師的對游戲進行觀察、記錄并改進不足之處是游戲改良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本文以經典幼兒游戲“壘紙杯”為例,探討了教師如何通過觀察推進游戲的科學化、合理化,提高游戲促進幼兒學習的效率。本文首先探討了教師觀察的目標,包括幼兒的興趣點,幼兒的學習效果以及幼兒需要的幫助。然后根據具體的觀察案例,描述了對這三個目標進行觀察后得到的結果。根據這些結果,本文對教師組織“壘紙杯”游戲提出了意見建議。包括在紙杯樣式上進行一些創(chuàng)新,讓幼兒使用不同顏色、不同圖案的紙杯進行游戲;對幼兒進行合理引導,正確對待遇到挫折的幼兒;鼓勵幼兒進行協(xié)作游戲,在和同伴的合作中進行模仿學習,提高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王丹丹.通過有效觀察推進幼兒游戲——大班“壘紙杯”游戲的觀察案例[J].東方寶寶(保育與教育),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