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和新課標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必須要立足學生實際,徹底轉變教學理念,以生為本地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手法,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樂學語文寫作的主觀能動性和寫作靈感,實現真正的“傳道、授業(yè)、解惑”。教學方法是教學的關鍵,尤其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小學生生活經驗不足,缺少豐富的閱歷,如果教師不注重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很難提高學生習作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成長需求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語文習作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策略
一、引言
在新課改標準要求和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模式,逐漸被以學生為本的多元化新穎教學模式所取代。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不少教師在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同時,越來越重視對小學生作文思維、語文知識運用能力的訓練與培養(yǎng)。整體來看,當前小學習作教學變得較以往更加生動、活躍。然而,其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問題,制約了小學生習作能力的提高。必須要結合學生具體學情,繼續(xù)探討有效的習作教學策略,才能促進小學寫作教學成效地不斷提升。
二、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理念有待提高
首先,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理念有待提高,在習作教學時,教師將寫作題材固定,使學生按照固有的寫作題材進行寫作,小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有限,對其不感興趣的題材,不會主動搜集資料發(fā)揮想象力進行創(chuàng)作,因此固定的寫作教學內容很難提高所有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使習作教學課堂效率難以提升,同時局限性的寫作題材,嚴重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二)教學水平有限
其次,小學語文習作寫作教學中,部分教師教學水平有限,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展習作教學,在教學中教師先為學生簡單的講解寫作要素,之后為學生留出時間,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進行寫作,小學生的生活經驗有限,加之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寫作指導不夠,學生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發(fā)散思維,搜集素材寫出較好的文章,因此,出現學生為了完成教師的任務避免教師批評,進行快速寫作現象,學生在寫作中單純的追求速度,習作中出現詞句不搭,語序混亂的現象,嚴重影響了習作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教學缺少實踐活動
第三,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缺少教學實踐活動,學生的寫作思路受限,寫作經驗與寫作基礎積累不足,使學生寫作中遇到各種困難,嚴重打擊了學生寫作積極性,導致學生對習作學習產生畏難心理,不利于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令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效率難以提升。
三、提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使學生愛學、善學、樂學寫作,教師就必須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筆者結合實踐,認為可從如下幾個方面,促進小學語文習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培養(yǎng)興趣,調動情感
如果缺乏興趣的引導,任何學習都將變成一種負擔。在小學寫作訓練中,只有學生將寫作當做快樂的事情,才能在此過程中產生強大的積極性,進而始終保持飽滿的學習熱情,寫作水平也會自然得到提升。例如,筆者在五年級語文教材中第二單元的專題《難忘的童年》的教學中,根據教材的安排,學生們是先進行口語交際再進行寫作的。由于貼近他們的童年生活,說起來特別有趣,從而再引導寫《童年趣事》。在這一專題訓練中,寫作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這種與學生息息相關的寫作課題訓練,會在無形中增強學生的興趣。由于有了說得有趣的基礎,習作時再突出《童年趣事》中的“趣”字就容易多了。其次,為了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寫作興趣,在進行不同文體寫作教學初期,教師可以酌情減小初期的難度,然后,再循序漸進地增加寫作的難度,避免因寫作難度大而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課堂
對于大部分小學生來說,習作是相對比較難的,不少學生反映,不知道如何較好地完成習作。為此,進行習作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或者進行情景的模擬,使學生觸景生情,引發(fā)感想,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例如,筆者在五年級下冊第5課古詩詞三首《牧童》、《舟過安仁》、《清平樂·村居》的教學中,針對課后的小練筆:從本課中選一首自己喜歡的古詩詞,改寫成一篇短文。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進行講故事、模仿秀、表演、繪畫等方式,對課堂寫作訓練的題目進行更為深入的了解,并可以通過學生選擇喜歡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有效提升了語文課堂的課堂活躍程度,增強了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在文中更好地抒發(fā)情感。
(三)積極引導,科學評價
教師的積極引導,在習作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給予學生一定基本方法的指導,以便學生的習作更為規(guī)范化。與此同時,語文教師還要在對學生的作文點評上多下功夫。首先,要做到客觀公正,既不能敷衍了事,也不能過于嚴厲,必須要通過評價進行思路指引、撥亂歸正,確保評價起到正向導引。教師的積極引導在學生的習作教學中具有重要的補充作用。在學生進行習作學習過程中,由于語言的使用規(guī)范較為復雜,為此,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給予學生一定基本方法的指導,以便學生的寫作更為規(guī)范化。另外,在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習作方法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將其應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鼓勵學生在文章中使用所學的習作技巧,經常變換不同的表達模式或者寫作手法,以便各種寫作方式都可以做到熟練掌握、手到擒來。
四、結論
綜上所述,習作是語文教學的關鍵組成部分,良好的寫作能力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前提,鑒于目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小學語文教師應對教學不斷反思,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使學生熱愛習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在小學語文習作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立足學生實際,不斷創(chuàng)新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法,為學生營造出生動有趣、充滿思考智慧的課堂學習情境,做到寓教于樂,將生活、閱讀和寫作有機融合起來,以提高習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習作課堂變成一個文思泉涌的創(chuàng)作平臺。
作者簡介:馮楚琪(1976-),女,廣東廣州番禺人,華南師范大學本科畢業(yè),教育管理,研究方向:教育教學。
參考文獻:
[1]劉婷匯.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問題透視及解決策略[J].亞太教育,2015,(10):28
[2]李澤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初探[J].學周刊,2015,(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