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摘要:目的 觀察系統(tǒng)性膀胱功能鍛煉對廣泛全子宮切除術后膀胱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在我院行廣泛全子宮切除的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及觀察組,各50例。兩組患者術后均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進行膀胱功能鍛煉,觀察兩組患者膀胱功能恢復情況。結果 觀察組自行排尿量及膀胱內殘尿量少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尿管拔出時間及出院時間均早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不良情況發(fā)生率(24%)低于對照組(54%),差異顯著(P<0.05)。結論 系統(tǒng)性膀胱功能鍛煉應用于廣泛全子宮切除術后康復效果確切,患者膀胱功能恢復明顯,值得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系統(tǒng)性膀胱功能鍛煉:廣泛全子宮切除術:膀胱功能恢復
廣泛性全子宮切除術又稱根治性子宮切除術,該手術在臨床上普遍應用于宮頸癌手術治療,也適用于其他婦科類惡性腫瘤的治療。但由于手術過程中會造成相關支配神經(主韌帶、膀胱神經、深層盆腔盆等)的損傷,術后尿潴留的發(fā)生率極高。臨床研究表明,對廣泛子宮切除術患者術后進行膀胱功能鍛煉,能有效降低術后尿潴留的發(fā)生。本研究針對本院進行廣泛子宮切除術患者50例,對其術后采取系統(tǒng)性膀胱功能鍛煉,觀察患者膀胱功能恢復情況。如下總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在我院行廣泛性子宮切除的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及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年齡25~57歲,平均年齡(40.98±7.01)歲;宮頸癌30例,子宮內膜癌20例。觀察組年齡26-59歲,平均年齡(41.78±8.14)歲;宮頸癌36例,子宮內膜癌1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術后均進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觀察導流管情況,常為患者清潔會陰部,準備高蛋白纖維食物,密切關注患者是否出現(xiàn)異常情況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進行膀胱功能鍛煉,包括:①鍛煉前心理疏導。膀胱功能鍛煉需結合病人自身機體功能及病情制定計劃,同時還需得到患者及家屬密切配合,術后患者由于存在一定的排尿障礙,易出現(xiàn)煩躁、抑郁等不良情緒,應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講解實施鍛煉的意義,提高鍛煉配合度。②分別于手術前后1 d,指導患者進行盆底肌肉鍛煉,叮囑患者在臀、腹部及下肢肌肉不收縮的情況下收縮尾骨及恥骨周肌肉,首先排空膀胱,并采取仰臥位,收緊后提起會陰、肛門及尿道,堅持4-6 s后放松,過5 s再繼續(xù)相同動作,如此重復,20 min/次,3次/d。③術后第7 d,結合上述盆底肌鍛煉,加入膀胱功能鍛煉。指導患者腹肌鍛煉,在呼氣時腹肌收縮,并保持5 s,吐氣放松,使膈肌及腹肌的收縮力增加,提高排尿的腹壓,促進排尿動力增加,該鍛煉10min/次,5次/d。使用一次性的密閉Y型灌注器,往容器內注入350 ml生理鹽水,3min后放出,反復3次/d,第3次將100ml生理鹽水注入患者膀胱,20 min后排出。使用夾尿管,要求患者飲水至少300 ml,并讓其自行小便,待排空后開放尿管,記錄膀胱內余尿量。
1.3評價標準 對患者鍛煉2w后自行排尿量及自行排尿后殘尿量進行統(tǒng)計。同時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尿管拔出時間及住院時間。對患者鍛煉后不良情況發(fā)生進行記錄,如:尿道感染、尿潴留等。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排尿量、殘尿量、尿管拔出及住院時間 觀察組鍛煉后自行排尿量及自行排尿后膀胱內殘尿量少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尿管拔出時間及出院時間均早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不良情況 觀察組不良情況發(fā)生率(24%)低于對照組(54%),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討論
廣泛全子宮切除是臨床上治療子宮內膜癌及宮頸癌的首選方法,術后不可避免對患者膀胱相對解剖位置造成影響,且留置尿管常規(guī)應為1.5-2 w左右,易使患者產生依賴,造成膀胱功能障礙。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鍛煉后自行排尿量、自行排尿后殘尿量、住院時間及尿管拔出時間均少于對照組,且患者不良情況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膀胱功能訓練對患者術后膀胱功能恢復影響好,可減少不良反應。原因在于膀胱功能鍛煉理念是以患者為中心,改良并糾正傳統(tǒng)的訓練模式,提升患者對于膀胱鍛煉的了解;在鍛煉前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拉近醫(yī)護人員同患者間的距離,減少患者的恐懼感提升鍛煉配合度;并于手術前后對患者盆底肌進行鍛煉,有效促進盆底肌肉的收縮力,彌補手術帶來的盆底肌薄弱,使腹壓增加促進膀胱內壓增高,促進膀胱排尿能力,使自主排尿量增加,有效防止發(fā)生尿潴留及尿道感染等情況;反復放尿鍛煉能夠使陰部神經功能及尿道外括肌功能得到提升,增強其協(xié)調能力,有助于排尿。
綜上所述,系統(tǒng)性膀胱功能鍛煉應用于廣泛全子宮切除術后康復效果確切,患者膀胱功能恢復明顯,值得推廣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