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霄琳+趙瑞杰
摘要: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加強團的建設對于黨建來說尤為重要, 團建的工作背景在不斷變化,各團支部也有針對性地對各級團員干部進行了相關的培訓,旨在加強團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與理論實踐能力。本文著重從團員干部在團建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對策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團建 思想 青年 團員干部
中圖分類號:D29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6-0076-02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新的歷史起點上提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一中國夢也是當代青年學生必須肩負的歷史責任,所以,黨的奮斗目標以及青年學生的歷史責任,共同決定了共青團光榮的使命。繼而說明,中國夢的實現(xiàn)是當代青年學生必須肩負的歷史使命。團員干部是共青團工作的中堅力量,加強對團員干部的培養(yǎng)、提升團員干部的素質對團建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團員干部在團建工作中的重要角色
(一) 思想工作的引領者
共青團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它的基層組織是團的工作和活動的基本單位,基層組織建設決定著共青團最本質的影響力,而基層團建的關鍵就是要活躍團支部。團支部雖然是共青團的最基礎組織,但卻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承”黨與共青團的各項方針政策,“下啟”團干部與團員青年的發(fā)展方向。當中,團員干部在組織建設中必須起到思想的引領者的作用,他們思想的寬度以及行動的速度關系著團支部發(fā)展的高度。
(二)支部建設的踐行者
共青團要圍繞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并且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發(fā)動廣大團員青年為共產(chǎn)主義貢獻力量,團員干部就應身先士卒,做思想工作上的帶頭人,引導每一名團員青年走向正確的發(fā)展道路,明確自己未來的方向,所以說,團員干部在團建工作中應當是支部建設的踐行者。
二、團員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一) “形式主義”現(xiàn)象出現(xiàn):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
當下,團員青年群體是否做到身體力行,真正投入到共青團活動中去,這是一方面問題;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設以及理論實踐活動是否做到相輔相成,共同發(fā)展與進步,這又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在黨建帶團建的形勢下,共青團的工作環(huán)境也出現(xiàn)了新的情況,黨的建設在全面推進,黨內民主逐步擴大,領導班子以及干部隊伍建設在不斷深入,緊跟黨建的步伐,團的建設在進一步加強,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從某些方面而言,團建還沒有跟上黨建的步伐,例如,在城市社區(qū)和民辦學校等領域,團的基層組織覆蓋率與黨的基層組織覆蓋率還有些差距,這一點應當被重視起來。習近平同志在工作中要求黨員干部要把遠大目標和務實工作結合起來,既是有膽實的戰(zhàn)略家,又是腳踏實地的實干家,這對團支部建設、團員以及團干部來說,也同樣具有現(xiàn)實意義,就目前來看,在團干部中普遍存在一種“形式主義”現(xiàn)象:在工作中搞花邊政策,貪虛功;辦活動,只注重于表面功夫,甚至不惜勞民傷財來彰顯自己的魄力,“有嘩眾取寵之心,無實事求是之意”,并沒有真正做到從心出發(fā),發(fā)自內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朝氣蓬勃、青春干練、謙虛認真”這些辭藻應該是團員干部精神面貌的代名詞,但在當今團員干部中,他們的背影漸漸變得模糊。
(二)解決對策
1.提升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理論知識學習
種種現(xiàn)象表明,目前團員干部在整體思想教育方面有所欠缺,團支部應當加強對團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多組織開展干部培訓活動,認真學習黨的綱領,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的行動指南,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只有思想上去了,工作才能切實開展,減少盆景政績。在日常生活中,還應不斷學習掌握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真諦,多與他人接觸,并把自己封閉的思想解放出來。團的工作相對來說要求比較高,需要仔細認真,一步一個腳印的工作態(tài)度,基層團干相對而言都比較活潑富有朝氣,難免會有好高騖遠,急功近利的錯誤思想,這就需要團員干部端正思想,在思想上沖破束縛。
2.糾正不良作風
團員干部的行為作風是否端正,會直接影響到共青團工作的有效開展,同樣關系著干部的自身成長與進步。中國古代歷史著作中有許多關于大臣或者各級官員空談理想、不務實際的記載。東漢南陽魯陽人(今河南南陽魯山縣人)樊英,是當時著名的經(jīng)學家,習《京式易》,兼明五經(jīng),漢順帝召見問策,樊英并無奇謀深策,順帝大失所望,因為樊英的學問基本都是來自書本,脫離實際。[1]《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最早提出“修學好古,實事求是”。自古以來,實事求是一直是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主線。漢唐盛世的出現(xiàn)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封建統(tǒng)治者一直堅持從實際出發(fā),作出的巨大貢獻。當今世界,不乏聰明之人,但光說不練,虛擺架勢的人也不少,往往是那些不強求不奢望的聰明人成為工作中的佼佼者,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最后一定會是贏家。另外,共青團干部的生活作風也會影響團支部工作,應當樹立良好的青年形象,做好表率,注意日常的行為規(guī)范,潔身自好。無論在任何崗位,先進的思想,優(yōu)秀的工作作風,不浮不躁,都是完成各項工作的保證。所以,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應該吸取歷史教訓,繼續(xù)秉承優(yōu)良作風。
3.擴大支部建設,做青年朋友
新形勢下,黨對共青團的領導著重于“黨建帶團建”方面,加強團的內部建設,促進共青團的工作發(fā)展,是對黨建的重要保證。最近幾年,團的基層組織建設一直在緊密聯(lián)系黨的工作需要,朝著正確的政治思想方面發(fā)展,不斷壯大基層團組織,積極適應當代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堅持“黨建帶團建”,把團建工作同步到支部建設的各項活動中。事實表明,加強團自身的建設,就要牢牢抓住“黨建帶團建”的重要手段,把握好政治方向才是做好共青團的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對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強調推動共青團事業(yè)不斷開創(chuàng)新局面,關鍵在團支部。[2]對團干部的第一要求就是堅定自己的信仰,富有理想主義,要在青年中樹立新形象,具有號召力,必須緊密聯(lián)系廣大青年,堅持以青年為本,為青年一代服務,做青年的朋友,努力團結青年的凝聚力,并且培養(yǎng)青年的向心力,要不斷學習,始終有一顆赤誠之心,堅決反對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做好本職工作。此外,維護青年的利益、正確引導青年、為青年服務也是干部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要做青年的后盾。
團支部是共青團的好幫手,是共青團的一線組織,是共青團工作的執(zhí)行者,在開展活動時,要善于把黨的要求落實到活動中去,把青年的特點體現(xiàn)出來。切實加強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把干部與青年有機地結合起來,把青年發(fā)展成“四有”新人。
參考文獻:
[1]祝靈君.做好群眾工作的9個原理[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5.
[2]陸士楨.怎樣做好團支部工作[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