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菊
語文教學是所有學科教學中最具挑戰(zhàn)性的一科,對學生及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要求都高,它內容牽涉面廣,潛在能源挖掘不止,對學生終身發(fā)展所起作用不可估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成績難以提升,學生學得苦悶不堪,興趣在分數(shù)面前日漸衰弱。教師面對豐富的教科書,卻不得不為怎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而發(fā)愁,不得不為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而想策。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我深感語文教學所面臨的困難,也為此作了自己的一些努力。
一、引導學生開口說話
上語文課的終極目的,就是讓學生能說、能寫。只要學生在課堂上有話可說,那引導他們學習語文就有了方向。可由于種種原因,很多學生不喜歡、不敢在課堂上說出自己心里想說的話,更不要說提出什么問題了。我大膽鼓勵學生提問題,不管這個問題在別的學生看來多么簡單,但只要是自己不明白的,都可以提出來?;蛟S是我的話掃除了部分學生的顧慮,他們勇敢地舉起了手,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也提出了很多問題。慢慢地,舉手的學生多了,所提的問題也越來越有思想意義了。
比如,我在教學《傷仲永》后,有位學生提了這樣一個問題:文章中“我”知道了仲永的父親為了得利,不讓他學習,這是不對的,為什么“我”作為一個有遠見和有知識的人不勸勸他父親和仲永呢?當時學生議論紛紛,答案也各不相同。但思考的方向離文章要表達的主旨有些距離??粗鴮W生的思維被這個棘手的問題牽得四處飄散,我心里是喜悅的。至少學生有了自己的思考,盡管這些思考不夠成熟,甚至有些荒唐,但只要有思考,就說明學生在學習。最后我順著學生的回答慢慢引導:“這篇文章寫作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文中的我勸說他們,他們努力學習了,或取得了某些成就,那這篇文章的結局又會是什么呢?”有了我的提示,學生變換了思考問題的角度,不一會兒,你說一點,他說一點,就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我還緊跟著對學生寫作進行了一定的指導:寫文章選材一定要為中心服務,突出中心的材料要詳寫,與中心有關但不是主要材料的就略寫,像文章中仲永前后兩階段的才能體現(xiàn),不是突出文章中心,可以略寫。像剛才同學提的問題就是與這篇文章中心無關,寫了反而有誤,所以不能寫。但問題提得很好,它告訴了我們寫文章選材與中心之間的關系。
二、引導學生提有價值的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我發(fā)現(xiàn)學生喜歡每課后的提問,參與的人越來越多了。所提的問題也越來越有思想價值。如,我教學完《蔡勉旃堅還亡友財》,有一學生提到開篇的中心句。問這一中心可不可以放到文章的最后,做總結也行呀。這一問題的提出立刻引起了同學的議論聲,是呀,為什么不可以用分總的形式布局謀篇呢?如果把它放在文章最后,用這樣一句話來加以概括,好像說服力不是很強。因為一件事就把他的精神品質說得這樣全,似乎很難讓人相信。經過大家的討論,我們覺得那同學的發(fā)言是合理的。這就是什么時候把中心句放在文章前,可以引領下文,什么時候用在文章后,起概括作用。那是有一定規(guī)律或方法的,并非我們想象的隨意怎樣都行。
三、引導學生深層次閱讀
在教學中,我通過課前自讀、課中討論讀、課后回味讀,引導學生多層次閱讀課文。事實證明,通過這些途徑,學生不但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自己的閱讀水平也在反復閱讀中得以提升。有了對文章的深層理解,學生在提問題的時候,有了一定的思維深度。如,我在教學《駱駝尋寶記》一文時,如果單從文章立意上來說,文中尋寶的所有動物中,只有駱駝尋到了自己的寶貝??僧攲W生提問:“文章中的獅子、老虎尋到寶貝了嗎?”這個問題的提出很輕松地得到了大部分學生的回答:沒有。因為他們也是半途而廢,沒有駱駝那種堅定的信念??捎幸粋€學生卻堅持說:“獅子、老虎尋到了寶貝。”他還引導學生反復讀文章寫獅子表現(xiàn)的段落,特別注意“獅子老虎準備惡斗一場,突然他們看見小獅崽和小虎崽正彼此友愛地偎依著,摟抱著。兩個‘獸中王都愣住了,慚愧得低下頭,掉轉身往回走了。”這些句子,從這些詞句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得到了友誼的寶貝。經他這么一說,有少部分同學認可。我在一旁聽著他們的質疑,看他們怎樣將此問題深究下去。最終,大部分同學變換了思維方向,也覺得獅子、老虎得到了屬于自己的寶貝。我對這個結論也表示贊同,并表揚了回答這個問題的同學。然后引導學生:我們思考問題可以從多方面來考慮,有時站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就會不一樣。但不管怎樣的思考,都要對文章本身有深度的理解,我們才可將思維發(fā)散到底。所以文章要多讀,多思,才可真正有收獲。
總之,我覺得這課后一問,并非多此一舉,它可以引導學生對本課內容作進一步的反思,并在理解一定文意的基礎上起到深讀鞏固的效果,有助于閱讀能力與素養(yǎng)的綜合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黃力平.初中語文閱讀方法新探[J].學周刊,2015(9).
[2]馬貴濤.如何優(yōu)化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