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向濤
摘要:小學體育課程作為小學日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不斷完善,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教學已無法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趣味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運用,在打破傳統(tǒng)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同時,還有效的激發(fā)了學生的運動興趣。在此,本文對小學體育的趣味教學,做以下論述。
關鍵詞:小學體育;趣味教學
小學體育作為素質(zhì)教育的組成部分,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有著很深的影響。而體育課程又是一門靈活多變的小學課程,需要教師投入較高的注意力。下面,筆者從準備活動引導、高效教學方式選用入手,詳細地解說趣味化體育課堂構建方式,希望可以為學生今后的成長作出更多貢獻。
一、融入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
教學不是一個簡單的知識傳遞的過程,而是包含著情感的互動與心靈的交匯,情感的交流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在教學中融入情感,可以有效地調(diào)節(jié)教學氛圍,使學生感到了教學的趣味性,從而使學生對學習與活動產(chǎn)生了強烈的參與動機與濃厚的學習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只有學生具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我們的教學才能成功。
1、以教師的情感來感染學生。教師是體育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與參與者,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占據(jù)主導地位。教師對學生、對教學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教師、對學習的態(tài)度。如果教師在教學中總是板著一張臉,用語嚴肅,不茍言笑,那么學生在學習中就會小心翼翼,這樣的教學是緊張而消極的。相反,如果教師熱情洋溢,說話有激情,善于運用表情、行為、態(tài)度、舉止等無聲的語言來表現(xiàn)豐富的情感信息,那么學生也會受到“傳染”,對教師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并將這種積極的情感、樂觀的情緒反映到學習上,取得“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的教學效果。
2、以學生的情感來激勵教師。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過程,教師的情感不僅能影響和感染學生,還可以激起學生強烈的參與動機。同樣,有了學生的積極參與和積極的情感投入,也可以使教師得到激勵與鼓舞。當教師感受到自己得到學生的認可,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時,也會形成持久的教學動力,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教學中來。這樣的教學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的過程。相反,如果學生不認可教師,教師與學生間就會出現(xiàn)“不和諧”,這種不和諧會嚴重影響師生雙方的情感、情緒與態(tài)度。學生會認為教師呆板,上課沒意思;教師也會認為學生太頑皮,一點也不配合。這樣的教學只能是惡性循環(huán),讓師生雙方對學習都失去興趣。
實踐證明,教師與學生間的情感互動對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自身的情感來感染學生,以學生的情感來激勵自己,使教學成為師生間進行知識多向傳遞、情感溝通與心靈互動的過程,使教師與學生間產(chǎn)生凝聚力,產(chǎn)生情感共鳴,實現(xiàn)教學相長。
二、轉(zhuǎn)換角色,激起學生參與的主動性
傳統(tǒng)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只是在教師的命令下按照教師的意愿進行學習。這種無視學生特點的教學觀念壓抑了學生的個性,使得學生對體育學習與活動失去了興趣,不利于學生知識的主動構建,學生在體育學習與活動中感受到只有命令與強制,只是在機械地執(zhí)行教師的教學計劃,絲毫體會不到參與體育學習與活動的樂趣,自然也就失去了體育教學增強學生體質(zhì),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教學功能。因此,要將趣味教學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就必須順應新課改的要求,實現(xiàn)角色轉(zhuǎn)換,即由以教師為中心轉(zhuǎn)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讓學生成為體育學習的主體、活動的主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與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得以挖掘,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體育學習與活動中來,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身心得以舒展,從而取得預期的教育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以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為宗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三、多樣化引導,提升準備活動效率
體育是一門包含一定劇烈活動內(nèi)容的學科,教師在進行系統(tǒng)性的教學之前都會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運動,促使學生機體處于最佳的狀態(tài)。但是以往體育教師對此重視力度不足,教學狀態(tài)不佳,對體育課程教學造成了惡劣的影響。殊不知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準備活動中進行趣味性的引導教學,可以幫助學生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參與到體育課程當中,從而實現(xiàn)課堂趣味高效的發(fā)展。首先,教師要了解學生機體狀態(tài),在學生身體接受的能力范圍內(nèi)設置準備活動的內(nèi)容,提升準備活動的有效性,帶動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技能的學習當中。其次,體育課程的教學要以學生為教學中心,充分關注學生個人的學習狀態(tài),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引導式教學,為學生營造優(yōu)質(zhì)的活動氛圍。在準備活動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都青睞于簡單快捷的慢跑活動,但是慢跑類似于重復的機械運動,小學生活潑好動對單調(diào)的活動缺乏參與的積極性,很容易就會降低慢跑的效率。因此,教師要對慢跑方式進行改善,推動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體育課程的學習當中。例如,在教學中我會為在學生跑步的過程中播放帶有節(jié)奏感的音樂,用音樂節(jié)奏渲染課堂氣氛,然后積極加入學生的慢跑隊伍,同學們在節(jié)奏感十足的音樂中充滿激情,勁頭十足,為學生參與跑步增添動力的同時為課堂帶來輕松活躍的氣氛,從而提升學生參與體育的熱情。
綜上所述,趣味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使其在自己興趣的指導下對體育知識進行深化與探索,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使其感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為其今后的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