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宏祥
保險停繳單位賠償
【案例】2014年5月,重慶市某商務公司與劉某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一份,約定勞動期限為三年,劉某固定工資為每月2500元。劉某在公司工作期間,公司為其辦理了生育保險。因劉某月工資低于社會平均工資的60%,故其生育保險的繳費工資基數為2014年社會平均工資的60%,即2843元/月。
后劉某于2015年3月早產(順產)生育一女。在辦理生育保險待遇過程中,由于公司已從2015年6月起停止為劉某繳納社會保險費,劉某未能享受生育保險待遇。劉某提起訴訟后,法院判決商務公司賠償劉某生育保險待遇14130.13元。
【說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相關規(guī)定,勞動者在生育期間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皡⒈挝慌毠し险呱蚪K止妊娠的,產假期間由領取工資改按下列規(guī)定享受生育生活津貼:……生育生活津貼=生育上年本人月平均工資÷30天×產假天數?!?/p>
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違反本辦法規(guī)定不參加生育保險,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參?!窗幢巨k法規(guī)定參加生育保險,導致職工不能在生育保險基金中享受生育保險待遇的,由用人單位按照本辦法規(guī)定的標準予以支付。”
對此,劉某要求公司賠償其生育生活津貼12130.13元、產前檢查費500元、分娩醫(yī)療費1500元合計14130.13元,符合法律規(guī)定,商務公司應予以賠償。
停薪留職待遇照享
【案例】陳某參加工作三年后,與貴州省某單位簽訂了《停薪留職合同》,約定:單位同意陳某請停薪留職,至陳某到達正常退休年齡為止。陳某在停薪留職期間,必須向單位一年一次繳付個人養(yǎng)老保險金、失業(yè)保險金、教育附加費。在此期間,不享受任何工作福利待遇。合同簽定后,陳某依約履行了個人的繳納義務。2015年2月2日,陳某在晚育、難產的情形下生育一子,因要求單位支付生育保險費14400元未果,且仲裁不予受理,提起訴訟。法院判決予以支持。
【說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生育保險屬國家法律確定的五大險種之一,生育保險屬于法律賦予企業(yè)職工的民事權益,用人單位應當依法為職工繳納生育保險,職工不繳納生育保險費。
本案被訴單位在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未為陳某繳納生育保險,且生育保險不能補辦,單位即應支付其生育醫(yī)療費用和生育津貼。
根據《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guī)定》第八條“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的標準由用人單位支付”的規(guī)定和《貴州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規(guī)定,陳某的產假天數應為143天(包括產前休假15天);其產假前的月工資標準應按其單位上年度職工平均月工資2888元計算,因此陳某應享受的產假期間工資(即生育津貼)為14606元(2888元/月×4個月+2888元/月÷21.75天/月×23天),陳某訴請支付生育津貼為14400元,低于上述計算金額,可從其自愿。
生育保險并非醫(yī)療保險
【案例】梁某與重慶市某票務公司簽有兼職勞動合同,票務公司應梁某要求,不購買相關社會保險。在職期間,梁某固定在票務公司上班,實行朝九晚五工作制,每周雙休,實行月薪。2015年6月,梁某因宮外孕住院治療,出院時產生醫(yī)療費9718.5元。當年7月,票務公司開除梁某。梁某以票務公司未提前30天告知而解除勞動合同,在職期間公司沒有購買各種社會保險,造成其宮外孕醫(yī)療損失7800元。訴請法院判決票務公司支付。法院最終判決票務公司按照二級醫(yī)院標準向梁某支付相應的生育保險待遇3000元。
【說法】《重慶市職工生育保險暫行辦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二)女職工……患宮外孕的,產假為30天……因此,宮外孕應當屬于生育保險支付范疇?!吨貞c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重慶市財政局關于調整職工生育保險待遇水平的通知》(渝勞社發(fā)(2009)17號)規(guī)定,重慶市職工生育保險待遇支付標準為:宮外孕,一級醫(yī)院2500元,二級醫(yī)院3000元,三級醫(yī)院3100元。
為職工購買相關保險屬于用人單位的法定職責,故法院認為,票務公司應當按照前述規(guī)定和標準向梁某支付相應的生育保險待遇損失。因梁某就醫(yī)的為二級甲等醫(yī)院,故票務公司應當按照二級醫(yī)院標準支付相應的生育保險待遇3000元。
繳費不足企業(yè)擔責
【案例】2014年3月,王某與安徽某置業(yè)公司簽訂一份期限自2014年3月1日起至2015年2月28日止的勞動合同,月工資1800元。同年4月開始,置業(yè)公司為王某繳納社會保險。2015年1月,王某在醫(yī)院分娩,因生育保險繳納不足,王某無法正常享受生育保險待遇。此后,王某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裁決置業(yè)公司支付王某生育保險待遇11943元。
【說法】用工單位負有及時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及時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及時支付勞動報酬的法定義務。根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參加生育保險的女職工在生育時參保時間必須滿12個月,生產后方能享受生育保險待遇。
本案中,雙方簽訂勞動合同的時間是2014年3月,王某工作時間已滿一年,可以享受生育保險待遇,因置業(yè)公司未及時繳納社會保險致使王某不能享受生育保險待遇,故置業(yè)公司應承擔相應責任。
孕產假權益受法律保護
【案例】胡某與南京市某化工公司簽定勞動合同,期限自2009年9月至2012年年底。2012年10月胡某順產后休產假。自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期間,胡某休息未上班,化工公司一直未支付其工資。2013年5月,化工公司支付由南京市醫(yī)保中心撥付的胡某生育津貼9168元。同月,公司收取胡某社會保險費6467.20元,其中個人承擔部分為2550.70元,用于交納未發(fā)放胡某工資期間的社會保險。
2013年5月8日,雙方簽訂一份《勞動合同變更協(xié)議書》,變更項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自2009年9月25日起至胡某三期(孕期、產期、哺乳期)結束后止。合同到期后,雙方未續(xù)簽。
當年11月胡某填寫離職申請書,協(xié)商終止勞動關系,公司未支付胡某當月工資。自2013年3月至10月,終止勞動關系前實際工作六個月,平均工資為3681.19元。
胡某訴至法院,法院判決化工公司支付她38740.74元。
【說法】根據生育保險有關規(guī)定,女職工的產假工資由用人單位按原工資發(fā)放,生育保險基金以生育津貼形式對企業(yè)予以補償。胡某產假期間,化工公司未支付工資,僅支付生育津貼,故應按原工資標準補足后支付給胡某。被告扣除支付的生育津貼,還應當支付原告產假工資。
化工公司在未發(fā)放工資期間,應當依法為胡某繳納社會保險,所收取的胡某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應當退還,但胡某個人承擔的部分應當予以扣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guī)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す驹诤贤狡诤笪磁c胡某續(xù)簽勞動合同,應當支付原告2013年11月份未簽訂勞動合同的另一倍工資3618.19元?;す具€應當支付胡某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綜上,法院判決化工公司支付胡某上述款合計38740.74元。
編輯 陸艾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