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鑫
一、案例描述與分析
我們班有一位李同學,在學習方面遇到的困難有以下幾點:1.上課學習注意力差,表現在上課容易發(fā)愣,并且呆坐著。成因:低年級沒有形成良好的上課聽講習慣,容易有小動作,愛擺弄手。2.懶惰性強,上課幾乎不拿筆。即使在老師全體提醒時:“同學們,這個地方很重要,快拿筆記下來?!边@樣的全體提醒對他來說沒有任何作用,仍然會繼續(xù)在座位上不動,但明顯感覺他的注意力已經回來了,但只是盯著書籍或者作業(yè)本就是不動。成因:手懶、不愛動腦子。即使知識不會也不愿意主動去學。因此,造成了李同學不愛動手親自學習的情況。
二、行動研究軌跡(采取的對策、方法、過程)
針對這位同學的上述情況,我采取了以下幾種方法。
我為李同學設計的計劃成為他的“進步計劃”:1.為幫助李同學提高注意力,我經常在課上關注他的行為動作,除了重點知識要對全班同學進行強調,我還會對他進行單獨強調。這時候李同學在幾次提醒后悔拿起筆進行重點知識的記錄了。2.給李同學安排檢查任務,尤其是一些筆記作業(yè),我會讓他去檢查其他同學,但前提是李同學本身要先完成。通過這一步驟,他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了。有時還會主動找我詢問有沒有要檢查的學習任務,他可以完成。我聽后也是十分欣慰。3.結合我的學校采取的“追星計劃”,每當他完成一次任務的時候,我都會給予他五顆星的獎勵以督促他。
三、收到的效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育,可以看到李同學的進步:1.上課可以拿起筆了,只要我的一個眼神,他便能明白我的用意,開始會主動記筆記2.時常詢問老師,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地方。3.他會和我分享,在家中他的母親也給他進行“追星計劃”,最后母親給予物質獎勵。
四、反思
隨著時間的增長,我能看到這名典型學生的成長,以及其他個別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的成長。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還是建立制度以及講道理、舉例子來熏陶孩子們。
我經常教導孩子們:自律就是自由。孩子們開始還有點不太明白,自己遵守紀律和自己的自由有什么關系?我首先問了他們,你理解的自由是什么?有的孩子認為: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叫自由;還有的孩子對自由這一概念也沒有自己的認識。那我就提醒孩子們,我們每個人需要接受教育,學會交際,來到了學校。為了集體的成長而努力。每個人有自己需要做的工作,學生的本職就是學習,大人需要工作。沒有人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們不能傷害他人,如果有的人做了違法的事情,那么這個人得到的就是法律的制裁,那么這個人就失去了自由,孩子們可以很容易想到。想一想,學生在學校內,如果實在不遵守紀律,老師一定會給予個別教育,這些時間對于已經遵守紀律的孩子們,就可以自由活動,看自己喜歡的書,或者和朋友玩耍。這時候孩子們可以漸漸想清楚了,按部就班的學習,使得自己收獲更多自由的空間,自主安排。我漸漸地發(fā)現,學生在得知這一道理之后,我給他們提供了實踐的機會,留給他們五分鐘時間,自己補充筆記、鞏固自己薄弱的知識等等。這樣之前的學習任務他們做起來也是干勁十足,管理好自己可以收獲自由。
每一個孩子雖然由于社會、家庭等原因,身上已經產生了問題,但是老師為他們講道理。經過熏陶,他們也一定會變得比之前更加懂事。
大到國家,小到每個家庭,都離不開各項制度、規(guī)矩。規(guī)矩使人有自我約束力,同時還是使人更好地獲得成長的必經之路。只有經過錘煉的我們,才能有質的進步。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可以平凡,是廣大教師其中可能并不起眼的一員。但是身為教師也是不平凡的,把一件件關乎教育的小事做好,也是不平凡的。突破自己,堅守自己,就不平凡。
隨著做一名教師的工作時間的推進,我越來越感覺到班級管理的重要性。教師對學生很大程度上的教育管理、教學工作都是在良好的班級管理基礎之上才能進行得順利。
我漸漸發(fā)現與教學管理關系最密切的就是在課堂上的時間。除了部分學生在課外班學習時會獲得其他知識。大部分學生獲得知識基本是在課上的這四十分鐘時間內,僅僅在我們班觀察下,可以把課間時間利用上的很少,寥寥幾人。大部分學生都在放松。所以課上時間就尤為重要。從我的成長經驗來看,課上時間是學生汲取知識的最佳地點。課上能夠做到認真聽講,不僅是小學需要的特別嚴格的意識,在學生成長為中學生、大學生,認真聽講都是伴隨著其十分重要的學習知識的必備能力。當面對我的學生又要頻繁出現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時,我就要及時提醒他們遵守上課紀律的重要性。相比剛開始正式工作的時候,我對學生的管理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仍然面臨著諸多不足與特別想解決的問題。比如管理規(guī)則的制定與更新、家長支持與否等等。
在課堂上,我觀察到學生容易出現以下問題。由于后排學生的位置離教師在前面的位置最遠,學生容易走神,會感到老師看到自己這個方向看不到的地方,更容易做與周圍同學說話或其他與課堂無關的事情,于是我經常站到學生中間,讓學生感到老師就在我的身邊,我不能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但是我也發(fā)現了最前面的同學我又會照顧不到了,漸漸的在一些帶讀等學習任務時,我選擇讓學生自己來主持學習,但學生來主持學習的人選我并不固定,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說話的能力,我還可以在教室的最后位置查看全班同學的學習狀態(tài),更好地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除了可能由于位置導致學生轉移了注意力,此外學生總會為了例如:借學習工具、“上節(jié)課他要給我那個本”、“他有件東西沒有還給我”、“我的座位地方不夠,前面或者后面的同學擠到我了”這樣的事情中斷自己的學習,注意力突然轉移到其他事情上。在我認為,這些事情完全可以課前或者課后再說,學生總會發(fā)生分不清楚重點的情況,不先聽老師的講解而是沉醉于自己的事情,有時候老師提醒過后,自己還振振有詞無法從那件事情擺脫出來。我開始是十分不解的,明明是小事情怎么總是能當大事情,甚至連課也不聽了。后來經過向其他老師們請教我遇到的相關問題,還有我自己的反思。我認為部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方向有誤,他們沒有清楚的明白來學校生活和學習的目的,過于以自己個人利益為首位而放棄了學習這項最重要、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有些過于自我,而逐漸缺失了友善、誠信等品質,最終導致一系列問題,比如發(fā)生矛盾不會主動想解決辦法而是激烈處理、一言不合就動手等等。這都是學生安全的隱患,但根本還是培養(yǎng)學生友善、誠實這些品質為基礎。我想這些品質具備了,在一些小問題面前他們才可以迎刃而解,而不是越來越激化矛盾。
本著培養(yǎng)學生基礎品質的基礎上,我還會對規(guī)范班級學生行為等方面進行更多的努力,為了他們以后的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基礎。在這個學期當中,我漸漸適應了身為一名教師的職責,要愛學生、愛鉆研。在教師這個行業(yè)中,我的工作可以說是剛剛起步,在未來我將以校內外優(yōu)秀的教師為榜樣,學習他們身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學習她們的寶貴經驗。同時,我自己也要刻苦鉆研,多觀察、多思考、多學習,促使自己逐漸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為更多的學生帶來更好的教育和管理形式。
北京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學校心理衛(wèi)生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