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平
摘要: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進行教育教學的保障,在工作中,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學生,處理問題時也需要巧妙的方式,本文通過兩個小案例描述了對一個青春期的中學生的教育過程。
關鍵詞:師生關系
元旦聯(lián)歡時,某班在唱完歌后向臺下的觀眾撒巧克力,小春幸運地從地上撿起一塊。他拿著巧克力走到我跟前,打開。這塊巧克力分為兩小塊,其中的一塊兒給了我,另一塊兒給了旁邊的語文老師。我感動至極,因為我已經(jīng)成為他生命中重要的人。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一、情景描述
1.“我不想和你計較”
那天,我早早來到班里,興致勃勃地等待著我的新學生的到來。學生陸陸續(xù)續(xù)走進教室?!斑@就是我在新學期要接的一波學生,他們是多么單純!”我在心里暗暗地品著坐下的每一個學生。
這時忽然一個個子高高的學生走了進來,站在他面前,我就像個矮子;他帶著一副眼鏡,看起來文縐縐的,憑直覺他不會成為我的“困難戶”。就在他尋找座位的路途中,我說,“請你把燈開一下。”他似乎沒聽見,沒動。恰巧此時的另一個孩子在旁邊走動。我又重復了一遍,“請你把燈開一下!”聲音的分貝不由得增長了許多。他特別隨意地說了一句:“哦,我當你跟他說呢?!边@個“你”字讓我聽著特別不舒服。第一天見面就這么隨意,這么不尊重我,“你來我去”日后可怎么管理呢?我緊跟了一句“你跟誰說呢?”,他緊跟了一句“我跟你說呢?!蔽揖o跟著說“你再說一遍!”他走了過來。于是一場戰(zhàn)爭爆發(fā)了。沒有想到,這就是我與學生的第一次相見!
如何收場,我在和學生的對峙中,腦子一刻都沒有停止過思考,然而,我沒有在任何一句對話中尋找的可下來的臺階?!澳慵议L電話?” “不知道。”“你過去班主任是誰?”“忘了她姓什么了”。沖動的我連續(xù)問了幾個問題,妄圖從中尋求到突破點。然而,他就像一個久經(jīng)沙場的老手,根本不屈服。更不可思議的是,他居然對我說:“今天是第一天,我不想跟你計較!”天哪,什么邏輯?居然搶了我的臺詞。
教室里的火藥味越發(fā)濃重,教室里其他同學都緊張極了?!昂冒桑纫粫和瑢W們放學后,你留下來,咱倆單獨談一下?!蔽议_始偃旗息鼓了。后面我是怎樣組織學生活動、布置作業(yè)的如今已經(jīng)想不起,唯獨與小春第一次相見的場景深深印于我心。
2.“有本事你開了我”
過了農(nóng)歷的二月二,我們要求孩子理好發(fā)型。來校后,領導一進班就看到了他那不合格的發(fā)型。剛剛說一句叫家長帶回去理好,他立即就瞪圓了眼珠子,拋出一句:“有本事你開了我”。
物理課上,因為嘲笑一名女生問題回答錯了,倆人破口大罵起來。將其叫到辦公室本欲為他二人處理矛盾,誰知他將矛頭立即指向我,又甩出一句:“有本事你開了我。”
二、原因分析
回到理智后的我,不斷思考著這件事情。細細想想,自己也是有過錯的。
1.將小事擴大,進而鑄成錯
孩子的一句無心之語實在不應該去計較,即使想幫助孩子把“你”換成“您”字,也可選擇另一種方式告訴孩子,不至于第一次見面不歡而散。為了彌補這第一印象帶來的過錯,我在開學后將再多做多少功課。
2.失去理智只能錯上加錯
人在失去理智時最容易口不擇言,沒有經(jīng)過思慮的語言、口氣對學生的傷害也是最大的。
3.忽視了八年級的學生與九年級的學生的青春期的差異,忽視了從初一帶到初三的學生與半路接班的學生的差異
我用剛剛帶走的畢業(yè)班的經(jīng)驗來面對八年級重新組班的學生顯然是錯誤的,學生首先沒有接納老師,更談不上情感。
如何與小春相處成為一直困擾我的問題,這個假期我不斷翻閱著教育理論,想從中獲取一些方法;甚至和好友聊天時也情不自禁地談起了那句名言“我不想和你計較!”當友人聞聽孩子這樣說時,紛紛大笑起來并感嘆現(xiàn)在的孩子越來越不好教育了。
是啊,反抗心理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的一種個性心理特征。這種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對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識和行為傾向。自我意識的突然高漲是導致初中生反抗心理出現(xiàn)的第一個原因。隨著初中生自我意識的高漲,他們更傾向于維護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獨立和自尊。
三、干預措施
1.走進他的生活,了解他的內(nèi)心世界
《孫子兵法》中有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為了能彌補我曾經(jīng)的過錯,讓小春重新接納他的新班主任,我給他媽媽打了個電話。
小春的媽媽向我談起了她的家庭。原來,小春在三四歲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了。媽媽靠給人家做保姆維持小春哥哥、姐姐還有他的生活。由于媽媽平時不與小春一起生活,疏于對孩子管教,小春養(yǎng)成一身的毛病。不寫作業(yè)、偷偷不到學校是常有的事,在學校里和老師多次發(fā)生矛盾等等。言畢,媽媽把所有的責任都懶在自己的身上,怪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無助的母親在傾訴中多少有些無奈,甚至有些放棄的念頭。
聽到這些后,我更深深自責自己的所為,對小春的同情油然而生。的確,班中與小春一般大小的孩子大多與父母生活在一起,他們就像生活在蜜罐中一般。別的孩子早晨可能還等著媽媽一遍遍催促著起床吃早飯,而小春得早早起來自己做早飯;別的孩子有一遍又一遍地叮囑“天涼了,多穿點兒”,小春只得自己看著天氣預報提醒自己今天該多穿一件衣服了。
2.與他坦承對話,讓他接納我
或許是這一件又一件的事感染了我,讓我不得不靜下心來去思考,讓我主動找個機會與小春聊聊天。那天,他再次因為無故曠課被請到辦公室,看樣子他已做好十足的準備等著我劈頭蓋臉地問。不,我不會那樣做。我請小春坐在我的對面,和聲細語,令他始料不及。
八年級的他有自己的夢想,有喜歡的老師、談得來的朋友,但重新分班后這些都發(fā)生了改變,他難以接受,同時也解釋了第一次相見時他真地不想這樣,居然站起來深深地向我鞠了一躬。那一刻,我的眼淚都要流下來了。我說:“其實我也覺得很抱歉,那次是老師有些沖動,倘若當時我能夠理智一些恐怕就是另一個樣子了?!?/p>
我告訴小春,夢想是否能實現(xiàn)與你努力的程度有關,只要心中有夢想并為之努力,夢想一定會實現(xiàn)的;至于過去的老師、好朋友,他們依然生活在你身邊,友誼依然可以繼續(xù);但我們跟要學會面對新的生活。我是多么高興你能愛過去的老師、朋友,因為你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有一天我們分開時,相信你一樣會想起曾經(jīng)的我。
3.爭取點滴進步,發(fā)展和諧的師生關系
由于各種原因,小春的學習成績不太理想。我總是盡我所能,課堂上對他給予更多的幫助,多叫他回答幾個問題、一旦他有想法馬上請他給同學們講一下、做練習時走到他旁邊悄悄幫幫他等等,這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卻讓有心的小春感動了,他在作業(yè)中悄悄寫了一行字:“謝謝老師對我的幫助?!?/p>
社會大課堂時,我總是有意地多和小春走在一起,聽他和同學們聊天、一同分享身邊的趣事,在我不懈地努力中,小春對我說:“老師,一直以為您很嚴厲呢,原來也會講笑話啊?!?/p>
四、效果與反思
生理學的調(diào)查表明,在青春期剛剛起步時,個體有關性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活動性明顯增強,但性腺的機能尚未成熟,兩者尚不協(xié)調(diào)。其結(jié)果表現(xiàn)為:個體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處于過分活躍狀態(tài),使初中生對于周圍的各種刺激,包括別人對他們的態(tài)度等表現(xiàn)得過于敏感,反應過于強烈。
要期中考試了,周日晚上9點半了,小春發(fā)來短信:老師我覺得自己這次準考不好,我想下周請一個星期假,省得給咱班拉分。我開玩笑說:你要不來,會給咱班算0分,更拉分。第二天,小春按時到校。在這個啼笑皆非的理由中,我看到集體的意識已經(jīng)進入他的腦海里。
有句話是:情通而理達。師生間相互不理解,相互頂牛,只能讓雙方難堪。我們當老師的,時時在尋求著打開學生心靈大門的鑰匙,而這把鑰匙就是“真誠”。以“誠”相待,尊重他們的自尊心,不但能溝通心靈,而且能燃起他們進步的火焰。
一瓣巧克力甜到我的心田,因為它是我與小春共同成長的見證。在未來的教育道路上,我將努力運用教師的教育智慧與學生一起學習、成長,相信那時會遍灑巧克力的醇香。
北京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學校心理衛(wèi)生委員會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