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成東
[摘 要] 介紹聯合收割機作各個階段保養(yǎng)措施、主要事項及技術保管措施,為延長收割機使用壽命提供參考。
[關鍵詞] 聯合收割機 使用注意 作業(yè)保養(yǎng) 閑置保管
[中圖分類號] S22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3-0196-02
聯合收割機是農田收割的主要機械,結構復雜、投資較大、工作時間短、存放時間長,因此聯合收割機的保養(yǎng)和維修,對延長使用壽命是很重要的,保養(yǎng)好的收割機在工作中能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作業(yè)損失。筆者根據實際工作經驗將其使用與保養(yǎng)技術總結如下。
1 使用主要事項
任何機器,其使用壽命長短、故障率高低、是否安全可靠等,除了機器本身制造質量外,跟機器的使用與維護保養(yǎng)情況也有很大關系。
1.1 要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因為聯合收割機結構復雜,盡管機器質量很好,但如果沒有弄懂內部結構及使用方法之前,就憑經驗隨便使用,不按照說明書的規(guī)定進行操作,機器就很容易出現不該有的故障。
1.2 機器操作者上崗前一定要經過生產廠家、經銷商或有關部門的正規(guī)培訓。如果對聯合收割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求不清楚,就很難使用好聯合收割機,因此在機器使用前一定要參加有關聯合收割機的操作培訓,并取得駕駛執(zhí)照。
1.3 安裝的安全防護裝置,是為了保護操作者及其相關人員的安全所設置的,因此機器運轉或工作時不能拆卸,如果維修時已經拆卸下來,機器運轉或工作前一定要重新安裝上。另外在機器作業(yè)時,一定要按照相關安全警示標志的要求執(zhí)行,以免出現意外。
1.4 因被收獲的作物條件差別很大,所以使用聯合收割機過程中,應針對作物條件的變化,適時調整機器的各個相關機構,以保證聯合收割機的作業(yè)性能。
1.5 多數情況下,聯合收割機的結構和整機參數從設計上是協(xié)調的,不能隨意改動或改裝。如提高發(fā)動機轉速、提高糧箱高度等等,這樣做不但作業(yè)性能不能保證,還會加速機器的磨損和損壞。
1.6 要經常、及時地對聯合收割機進行檢查、維護和保養(yǎng)。如檢查是否缺油、缺水、是否有松動現象、是否有開焊的地方、是否有異常聲響等等。如有異常,應及時進行補充、調整和修理,不能讓機器帶病工作,否則容易出現大的故障或損壞。
2 田間作業(yè)各階段保養(yǎng)
2.1 聯合收割機田間作業(yè)前的保養(yǎng)工作
2.1.1 收割機發(fā)動之前,首先檢查動力有沒有機油,柴油、水,再檢查電瓶是否充足電,查看線路是否良好,按照說明書要求加滿油、水,充好電,再檢查皮帶及其鏈條的松緊程度,必要時按說明書要求進行調整。
2.1.2 割臺部分要注意切割器、動刀桿頭聯接螺栓是否松動,動刀與定刀之間的間隙是否過大,易磨損地方要按規(guī)定添加潤滑油。
2.1.3 打開脫粒部分后蓋,檢查脫粒齒桿有沒有磨損過度,攪龍是否有異物堵塞,篩網是否破損,如發(fā)現問題,應及時進行清理、維修。
2.1.4 底盤檢查時,首先用千斤頂支起車身,查看履帶的松緊程度,用手擺動驅動輪等輪子,看間隙是否過大,必要時按說明書進行調整、維修,各個潤滑部分要按說明書規(guī)定進行潤滑。
做好以上工作后,可以進行原地發(fā)動,無負荷運轉2~5分鐘,收割機在運行過程中無異常,即可進行田間作業(yè),如有異常,應立即關閉發(fā)動機,進行仔細檢查,發(fā)現故障,及時修理,一直到可以正常運轉使用為止。
2.2 聯合收割機在田間作業(yè)中的保養(yǎng)工作
2.2.1 各磨損部位按說明書規(guī)定要求進行潤滑,特別是切割器動刀與定刀處,應2~3小時添加一次潤滑油。
2.2.2 在作業(yè)過程中出現異常,應立即關閉發(fā)動機,檢查出現異常的地方,堵塞的地方要及時清理,破損的地方及時更換,不能抱著能拖就拖的心理,繼續(xù)蠻干,引起其他好的零部件發(fā)生破損。
2.2.3 在使用過程中,要經常檢查油、水是否符合要求,不足時應及時添加。
2.3 聯合收割機田間作業(yè)后的保養(yǎng)工作
2.3.1 卸下全部三角膠帶,擦干凈后,系上標簽,掛在機庫內墻壁上,卸下鏈條,放入柴油中清洗干凈,涂上機油或黃油,存放在通風干燥處。
2.3.2 向各傳動軸承加注黃油,對摩擦部位,如撥禾輪、攪龍伸縮桿套,張緊螺桿等,要涂上機油或黃油,防止銹蝕,對生銹的外露件和油漆已磨掉的地方要除銹后重新涂油漆。
2.3.3 卸下蓄電瓶,單獨存放,保存的方法如干存法,將蓄電瓶完全放電,倒出電解液后用蒸鎦水多次沖洗,直到水無酸性為止,倒出水后,晾干擰緊孔蓋,密封通氣孔,可長期存放。
2.3.4 用木頭或磚塊將聯合收割機墊起,使履帶離開地面,把割臺、撥禾輪降到最低位置,平穩(wěn)放置在墊木上。
2.3.5 將機器內外的泥土、碎秸桿、籽粒等雜物清理干凈,并用自來水沖洗干凈,晾干后開進機庫。
2.3.6 全面檢查機器上易磨損件。如攪龍伸縮桿套、動刀片與定刀片等,發(fā)現過度磨損、變形、損壞時,應進行修復或更換。
2.3.7 將發(fā)動機水箱放水開關打開,放凈水,向氣缸內注入適量清潔機油,并轉動飛輪數圈。
3 技術保養(yǎng)措施
聯合收割機的工作對象是泥、水和作物,面臨暴曬、 雨淋的惡劣作業(yè)條件,客觀上由于泥、水、塵的長期滲入造成了對機具技術狀態(tài)的破壞,技術保養(yǎng)是消除這些不利影響,恢復機具的技術狀態(tài),延緩磨損,增加使用壽命,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3.1 每日技術保養(yǎng)
每日技術保養(yǎng)又分為班前、班中和班后保養(yǎng),其中班前、班中保養(yǎng)著重于檢查潤滑和必要的調整,而班后保養(yǎng)著重于保證機器的良好的技術狀態(tài),以準備新一天的工作。
3.1.1 班前保養(yǎng)的主要內容;檢查油箱、水箱的油水的存量,不足時給于補充。按機器銘牌所示潤滑點加注潤滑油,對各傳動帶,鏈的張緊情況予以檢查,并進行適度張緊。
3.1.2 班中保養(yǎng)一般在作業(yè)4小時左右,利用中午休息時作重點工作部件的檢查,清除纏草和雜草,對各軸承的發(fā)熱情況予以關注,重要潤滑點加注潤滑油。
3.1.3 班后保養(yǎng)是在結束一天的收割作業(yè),各工作部件連續(xù)負載8小時左右,進行一次全面的保養(yǎng):
(1)檢查各工作部件的緊固情況,各軸承位的正常位置,對松動件應加以緊固。
(2)對已嚴重磨損的三角帶和鏈節(jié)要進行更換。
(3)清理機器上各工作部件上的穎殼、碎草禾衣、泥土等附著物。如切割器上的殘草、割刀驅動偏心輪軸的纏草,散熱器上的塵埃,篩面上的殘余,滾筒凹板兩側壁間隙中的殘莖桿、驅動輪、支重輪及軸附著的泥等均應完全清除。
(4)對液壓升降系統(tǒng)進行油箱油位,管路的滲漏情況、密封情況的檢查和確認。
(5)清理空氣濾清器的保護網和濾芯,必要時應進行清洗,待干后浸機油裝回。
(6)檢查變速箱、燃油泵,及時添加機油,疏通燃油箱蓋通氣孔,清洗燃油濾清器。
(7)對操縱桿操縱的靈活性和準確性予以仔細的檢查,對剎車和左右制動狀態(tài)進行鑒定。
(8)全面按潤滑點加注潤滑油。
3.2 季節(jié)性技術保養(yǎng)
每年夏、秋兩個收割期完成后,必須對聯合收割機進行入庫前的季節(jié)性保養(yǎng),否則不準入庫,季節(jié)性保養(yǎng)應遵循如下程序;
3.2.1 徹底清除機器上的泥、草、塵等附著物,排凈水平和垂直攪龍、糧箱及中間輸送裝置上下交接口處的殘留籽粒。
3.2.2 放松全部傳送帶、鏈及彈簧、履帶張緊放松。并對鏈和彈簧加潤滑油封好,皮帶需用肥皂水洗凈后,擦干存放。
3.2.3 清洗干凈的切割器、鏈輪均要涂防銹油防止銹蝕。
3.2.4 檢查各工作部件的零部件的損壞情況,并視情況予以修理或更換。
3.2.5 對各球面軸承可拆下軸承,從外圓小孔加注潤滑脂。
3.2.6 對各濾清器進行清洗,包括散熱器片。檢查變速箱機油,液壓油箱,視狀態(tài)進行更換。
3.2.7 檢查行走離合器及主離合器摩擦片、分離軸承,視情況進行調整和更換。
3.2.8 拆除蓄電池電源線,倒出電池液,并用蒸餾水反復沖洗電瓶和鋅片,并待干后,封口。
3.2.9 對各運動部件進行充分的潤滑。
3.3 保管
聯合收割機每年純作業(yè)時間約2個月,除此之外,有10個多月的時間都是停放保管,保管的好壞,直接關系機器的技術狀態(tài)是否下降,使用性能是否下降,因此,用戶和管理部門都必須重視保管。
聯合收割機的結構特點主要是板金結構件,容易變形和銹蝕。應選擇通風、干燥的室內存放,履帶不得與汽油、機油等物接觸,禁止露天擺放,并遵守如下規(guī)程:
3.3.1 入庫保管之前必須完成收割季節(jié)后的保養(yǎng)。
3.3.2 割臺放到最低位置并在其下墊木架空,履帶放松后最好在下面墊兩塊木板。
3.3.3 放松全部傳動皮帶和鏈輪、彈簧。
3.3.4 卸下蓄電池。
3.3.5 在保管過程中每月對液壓操縱伐和分配伐在每個工作位置上扳動15次,轉動發(fā)動機曲軸幾圈,使活塞、氣缸等重新得到潤滑。
3.3.6 在切割器和鏈輪涂防蝕油。
3.3.7 加蓋蓬布,防止灰塵及雜物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