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娜
摘要:情境教學中的“情境”,是指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與學生共創(chuàng)的一種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場景,這種場景能把學生帶入與教材內容相應的氛圍中,師生在此情此景中進行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
關鍵詞:音樂;情境教學
一、生活展示情境“音樂源于自然”
音樂教學不能只把學生拘泥于室內的學習,應當讓他們回歸生活,走進自然,在大自然中體味音樂的存在。比如:課外郊游時,帶領同學們在森林里漫步,樹葉沙沙作響,小溪歡快地流淌,鳥兒放聲歌唱,這不就是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樂曲嗎?在不知不覺中,同學們都隨著這美妙的自然音響哼唱起來,曲調清新、自然、淳樸,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感受到了音樂的存在,生活的美好。
二、引導啟發(fā)感受意境
在歌曲教學中,適當給學生設置情境,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們教師盡可能地采用啟發(fā)性的語言、手勢、如二年級上學期的《小雨沙沙》一課中,教師可用一段引人入勝的語言來喚起小朋友對該課的興趣:“小朋友,你們喜歡春天嗎?春天來了,花兒開了,小鳥嘰嘰喳喳的叫起來了,大地披上了綠色的新衣,柳樹吐出了嫩嫩的枝芽。小動物在森林里開起了音樂會,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去參加?”這時,學生就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來了,這樣邊講邊做手勢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美,真想身靈其境。我們教師還可用優(yōu)美動聽的范唱,讓學生由聽生情,雖然學生還不會唱這首歌,但許多同學已隨著歌聲有節(jié)奏的拍手,課堂上就顯出一派熱烈、活躍的氣氛,已致學生想快點學唱這首歌。音樂教師還可用一些夸張的表演,讓學生由看生動,然后讓學生模仿表演,這時學生就會爭先恐后的扮演角色,整堂課又會在愉快活潑的氣氛進行、結束。比如:我在教《春天在哪里》這首歌時,先讓同學們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播放春景幻燈片和“鳥語泉鳴”的錄音。伴隨著美妙的音樂,學生們看到了碧綠的田野、爛漫的山花、快樂的小鳥、飛舞的蜜蜂,聽到了潺潺的流水聲,仿佛置身其間,感受到了濃郁的花香和青草氣息,加深了對歌曲內容的理解。然后再教唱此歌,學生們很快進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學的非常認真,曲調掌握也非??臁S械耐瑢W還能伴著音樂邊歌邊舞,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表演體會情境
“音樂是舞蹈的靈魂?!币魳放c表演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充分表現(xiàn)歌曲的內容,通過有聲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大鹿》這首歌曲,從歌曲曲調上看比較平淡,而且音準不容易掌握的“4”多次出現(xiàn),如果直接教唱,學生不易學會。根據(jù)這種情況,我先給同學們介紹了歌曲的內容,然后找兩個同學分別扮成小兔和大鹿,隨著優(yōu)美的旋律進行表演。扮演小兔的同學充分表現(xiàn)了兔子為了逃命的那種急切心情,扮演大鹿的同學也表現(xiàn)出那種樂于助人的精神。游戲表演進行的順利而愉快,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在分組表演后,同學們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隨后教師在同學們情緒高漲時進行歌詞教唱,同學們輕松愉快地學會了這首歌。
四、角色體驗
角色體驗是創(chuàng)設具體相應的場景情境,讓每個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尋找快樂,讓每個學生充當角色主體,充分在場景中進行個性體驗。用少年兒童喜愛的形式,吸引學生進入個性體驗。借助講故事、猜謎語、拼圖形、游戲等活動寓教于樂,在學習《歡樂頌》一課時,把全班同學分成六組,部分同學用樂器,其他同學用拍手發(fā)聲代替,隨著老師指點的順序進行音響游戲活動。這個游戲十分有趣,能讓學生養(yǎng)成聽從指揮、團結協(xié)作的習慣,活動中提醒學生文明游戲,培養(yǎng)學生互相協(xié)調能力和反應能力。在創(chuàng)設情境中,讓學生扮演某種角色,并用不同的語言、動作進行表演,配有簡單道具、頭飾,充分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滿足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
總之,小學音樂教學是一個由淺入深、逐步提高的過程。教師應該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欣賞氛圍,讓學生充分融入這個體驗過程,感受音樂的情緒,發(fā)揮想象的空間,能說則說,能舞則舞,能奏則奏是,使學生真正成為欣賞課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