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瓊
文題展示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阿德勒是奧地利的一個精神病學家,可是他小時候,卻是個膽小鬼??墒?,讓他郁悶的是,他每次去上學,路上剛好要經(jīng)過一座墳墓。膽小的阿德勒每次只能繞道走,這樣一來,他常遲到,回家也很晚。老師和家長追問原因時,他又不好意思講,不愿意說。為此,他決定克服這種恐懼,去挑戰(zhàn)這一難題。有一天放學后,他跟同學們經(jīng)過墓地,把書包故意藏在附近的草叢里,等自己回到家里后,因為沒有辦法做作業(yè),就壯著膽子逼著自己回去取書包。在他猶豫了很久之后,才硬著頭皮把書包拿了回來。其實,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對此,你有什么感悟?請圍繞上述材料,選好角度,寫一篇議論文,談談你的理解。要求:不得抄襲,不能套作,字數(shù)不少于800字。
(安徽省某校高考一輪復習模擬作文題)
思路點撥
這是一道難度系數(shù)不是很高的材料作文題。對于材料作文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緊扣好材料。
材料作文就必須緊扣好材料。那么如何緊扣材料呢?首先要分清楚材料的類型,即故事型、寓言型、漫畫型、詩詞型、資料型、名言型中哪一類。其次要提煉出材料的主旨,即表面意思和引申意義。最后再利用材料里的關鍵詞來命題、立意和寫作。這則作文材料屬于典型的故事型,并且其主旨很明確,那就是“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這句話——談勇氣。
二、桃花潭水深千尺——論證要深入。
論點已明,論據(jù)選取好,論證一定要深入進去。因為僅僅論及勇氣的觀點不是很新穎,所以,論述就應該以深廣而取勝。論證的方式不外乎這么幾種,即并列式——多個論據(jù)從不同的角度齊頭并進,四面包圍,形成合力;遞進式——論述的層次上一層進一層;總分式——總寫到分寫,再到總寫;正反式——辯證地進行正面和反面論述。不管選取哪一種,都應該注意段落之間的銜接和過渡。
三、淡妝濃抹總相宜——選取好語言。
我們一直有一個錯覺,那就是只有記敘文才可以追求文采的斐然,其實,議論文同樣要精雕細琢作品的語言。就像生活中,女孩子固然要懂得裝點打扮自己,男孩子就不打扮嗎?回答是否定的。議論文的開頭、中間過渡和結尾,這些都是重點處。我們可以通過詩詞、比喻、對偶、引用名言和諺語等技巧,讓自己的作文變得嬌媚可人。
原文呈現(xiàn)
勇氣是成功的關鍵
(標題沒有緊扣材料,也不夠精練。)
□一考生
我們的人生,真的如同沒有頭的蒼蠅一樣,經(jīng)常缺這缺那,怕這怕那,或者四處碰壁,不知路在何方。其實,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通向成功路的最寶貴的品質(zhì)就是勇氣。(古人用“龍頭”和“鳳尾”形容開頭和結尾的重要性,這是因為好的開頭往往會引起閱卷老師的震撼,所以,高分作文的關鍵在于雕琢開頭。這個開頭和題目,語言都顯得平淡,可以通過諸如排比、對偶的手法來增色。)
有這么一位90多歲的老頭,面對著兩座大山堵塞門前,導致家里外出交通不便,于是就動員全家人,準備挖掉這座大山。山太大了,怎么挖也挖不動、挖不完,所以,人稱他為“愚公”。想起來,愚公是真的很愚蠢!連智慧的老頭“智叟”都笑話他。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你居然敢破天荒地實施?如同夜郎自大!然而,正在貌似無路可走之際,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現(xiàn)了——帝感其誠,派兩個大力士神仙幫愚公把山給移掉了!可見,愚公最初的選擇是正確的,正是由于愚公敢想敢做,敢于去挖山,才有后來大山被神仙幫移走的完美結局。愚公的成功靠的就是勇氣,所以最后成功了。(素材運用方法之一就是推陳出新,從不同的角度來寫,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這一段雖然引用了成語故事,一方面扣材不夠緊密,另一方面論述不夠深入,需要加大詰問力度,引發(fā)讀者深思,從而讓論證更有力。)
開創(chuàng)成功道路的人,往往是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的。再例如最近最紅的牛人之一、小米手機的開創(chuàng)者雷軍,大家都很熟悉。要知道,雷軍一開始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就是憑借“勇氣”兩字,才有了今天小米的如日中天,紅紅火火。雷軍在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年齡已經(jīng)到四十不惑了,功成名就;加上當時的手機市場也是競爭殘酷,像蘋果、諾基亞、華為、聯(lián)想等,高手如云,他如果再創(chuàng)業(yè),就有前功盡棄的危險。他的人生后半截道路似乎就此戛然而止。然而,雷軍并沒有畏縮,而是用“失敗是成功之母”的精神,把小米做成了世界一流的國產(chǎn)品牌手機。雷軍的成功就在于他的勇氣可嘉。如果雷軍沒有半路出家的勇氣,不可能成功。(本段開頭缺乏過渡;后面對“勇氣”的扣題略顯單薄,應該用些關鍵的字詞去扣題,從而讓文章層次清晰,論證更深入。)
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我們的劉鄧大軍,就是在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中,用勇氣殺出來一條血路!面對延安失守,困難重重,該怎么辦呢?正當大家一籌莫展之際,毛澤東同志提出讓劉鄧大軍揮師南下,千里躍進大別山,把刀子插向敵人的心臟。面對這樣貌似沒有路的抉擇,劉鄧大軍用勇氣,為中國革命開創(chuàng)出了一條成功路?。ㄔ摱芜^渡不夠自然,并且論證的重心放在“勇氣”的解決之路上。同時,本段應該和前一段調(diào)換位置,凸顯時間上的先后關系,即從古到今,更顯脈絡分明。)
同學們,你還在為沒有路迷茫而躊躇嗎?其實,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不要等,也不要靠,拿出勇氣來。勇氣,是讓我們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讓我們勇敢地奔向未來吧?。ㄎ恼陆Y尾力度不夠。本段可以加些題目材料的語句予以呼應,同時用華美的辭藻來雕琢打扮一下,從而起到畫龍點睛之效。)
診斷報告
該文基本達到了合格的層次,但離優(yōu)秀還差一步之遙,因為該文犯了同學們大都容易犯的毛病,具體表現(xiàn)為“三病”:一是“心臟病”。題目要求“圍繞上述材料”,當然本文也扣題了,但缺乏材料的關鍵字詞,例如“阿德勒”這個人物等,給閱卷者的感覺,扣題不夠緊密。二是“軟骨病”。所謂“軟骨病”,就是“缺鈣”,即文章的開頭、結尾以及論述中的關鍵處,缺乏精彩的論述。所以,要補鈣,要去把這些關鍵點補齊補足,從而治好“軟骨病”。三是“痔瘡病”。文章結構沒有很好地理順,特別是過渡句。另外,文章論述應該遵循從古到今、從中到外的順序,不可以胡亂一氣,有堆砌之嫌。
升格建議
升格時,我們可以吃三味藥來“治病”。一是緊扣材料“定心丸”。緊扣材料里的人物名字“阿德勒”和名言“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嵌入全文中間,從而達到論據(jù)論證比翼齊飛的效果。二是文采雕飾“高鈣片”。通過對文章開頭和結尾的雕琢打磨,加上一些諺語和排比句等手法,從而治好“軟骨病”。三是調(diào)整段落“開塞露”。將文章的第三段和第四段進行調(diào)整順序,讓文氣順其自然,自然不會結構紊亂。
升格佳作
勇氣通向成功路
(新標題非常凝練。)
□一考生
曾幾何時,我們四處碰壁,一籌莫展,故畏首畏尾,裹足不前;曾幾何時,我們仰天長嘯 ,壯懷激烈,嘆關山難越,路在何方。其實,就像膽小怕鬼的阿德勒的故事一樣,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勇氣,是通向成功路的最寶貴的品質(zhì)。(文采斐然的開頭,令全文精神抖擻。)
有這么一位90多歲的老頭,面對著兩座大山堵塞門前,導致家里外出交通不便,于是就動員全家人,一手一腳,肩挑背扛,準備挖掉這座大山。在沒有挖掘機的年代,這幾乎是天方夜譚,“智叟們”都笑話他。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你居然敢破天荒地實施?蚍蜉撼樹談何易,真是夜郎好自大!然而,正在貌似無路可走之際,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現(xiàn)了——帝感其誠,派兩個大力士神仙幫愚公把山給移掉了!可見,愚公不愚,愚公的勇氣可嘉,正是由于愚公敢想敢做,敢于去挖山,才有后來大山被神仙幫移走的完美結局。這不正是勇氣鋪就成功路的一個最美詮釋嗎?(在成語的改寫中,加入精彩、形象的描寫,讓論述更生動。)
當然,這只是一個古代神話傳說而已。其實,在我們的真實歷史中,勇氣開創(chuàng)成功路的例子也不少見。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我們的劉鄧大軍,就是在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中,用勇氣殺出來一條血路!面對延安失守,困難重重,如何突圍?哪里突圍?路在何方?毛澤東同志提出讓劉鄧大軍揮師南下,千里躍進大別山,把刀子插向敵人的心臟。面對這樣貌似沒有路的抉擇,劉鄧大軍提出“狹路相逢勇者勝”,用勇氣開創(chuàng)出了一條通向中國革命的成功路?。ㄟ^渡句使得文氣自然、流暢。同時,引用“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名言,既扣題,又生動。)
俗話說得好,恒心搭就通天路,勇氣推開智慧門。開創(chuàng)成功道路的人,往往是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的。神話里如此,現(xiàn)代歷史如此,當代名人名家也是如此。最紅的牛人之一、小米手機的開創(chuàng)者雷軍,大家都很熟悉。要知道,雷軍一開始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就是憑借“勇氣”兩字,才有了今天小米的如日中天,紅紅火火。彼時他已年屆1不惑,功成名就;加上當時的手機市場也是競爭殘酷,像蘋果、諾基亞、華為、聯(lián)想等,高手如云,他如果再創(chuàng)業(yè),就有前功盡棄的危險。他的人生后半截道路似乎就此戛然而止。然而,雷軍并沒有畏縮,而是用“失敗是成功之母”的精神,把小米做成了世界一流的國產(chǎn)品牌手機,成為在互聯(lián)網(wǎng)商海中“飛在風口上的豬”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們在為雷軍點贊的同時,也深深感嘆道——勇氣通向成功路?。ㄖV語增色,過渡自然,段末巧妙呼應論點。)
同學們,你還在為沒有路迷茫而躊躇嗎?其實,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一怕二等三落空,一勇二干三成功,讓我們緊跟阿德勒一起,勇敢地奔向未來,奔向成功?。ńY尾用對偶句,概括全文,并扣住中心,指出努力的方向,發(fā)出號召,振聾發(fā)聵。)
升格簡評
對比升格前后,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該文巧妙地將作文題變?yōu)槔世噬峡诘钠哐悦罹?。作者直接用關鍵詞“勇氣”“路”組合成標題,接著就用兩個“曾幾何時”的句式,單刀直入,開門見山,點出該文論點:“勇氣,是通向成功路的最寶貴的品質(zhì)”,其語言猶如除歲爆竹,騰空驟響,令人賞心悅目。接著,用愚公移山的神話傳說,指出愚公不愚,正是其勇氣可嘉,“帝感其誠”,幫助愚公移山成功。第三段則從虛擬神話轉向現(xiàn)實的“真實歷史”,論證了山重水復疑無路,“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四段則運用當代名人雷軍創(chuàng)業(yè)小米的例子,指出“勇氣通向成功路”。從古到今,自然而然。結尾發(fā)出呼吁,呼應開頭,用“一怕二等三落空,一勇二干三成功”等俗語,恰如鳳尾張羽、孔雀開屏,給文章增添不少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