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女孩
2003年秋,李沿還園不滿3歲,就讀于全南縣實驗幼兒園。每次放學路過零食攤時,她總是直勾勾地看著攤上的小吃卻不敢開口,因為她知道家里貧窮。那個時候她家租住的簡易房就坐落在胡同的巷口處,一住就是5年。它與超市隔路相望,過了馬路轉個彎,就到了實驗幼兒園,再往里走五六十米,便是實驗小學。她和讀小學的姐姐,經常在下午放學的路上,努力撿一些能賣錢的廢品,回到家比比誰撿得多之后,立馬分工合作做家務。做好家務以后,她倆又各自完成功課。寒假期間,李沿還園和姐姐做完功課后,天天在街邊撿廢品,然后用自己賺來的錢買文具。過年時,老爸分別給她們包了兩個紅包:一個是60元的“乖乖女”獎金,另一個是6元的壓歲錢。她們就用這些錢去買喜歡的東西,迎接春節(jié)的到來。
愛心傳遞
幾年過后,李沿還園已是五年級的學生了。這個年齡的小女孩已經知道不好意思,不會滿街跑著去撿廢品了,李沿還園就把所有的時間和心思都用在了學習上。從幼兒園到小學,她獲得了各種各樣的榮譽和獎品。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結束小學階段的學習,進入了更加緊張的初中階段。2013年9月1日,李沿還園去中學報名。路過文化廣場時,發(fā)現(xiàn)廣場上有很多人圍在那里,不知是在干什么,于是她好奇地停下自行車,擠進去想看個究竟。一打聽才知道,縣人民醫(yī)院的護士李雙平患了白血病,縣義工聯(lián)合會在為她募捐。李沿還園站在人群中看了好長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各行各業(yè)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在慷慨解囊,為李雙平護士捐出幾元到幾百甚至上千元不等的愛心款。她摸摸口袋,毅然從報名費中抽出30元投進捐款箱,然后歡快地騎著自行車返回家中,從自己平時省下來不多的零花錢里取出30元把報名費給補上,再趕去學校報名。
千磨萬擊
很快便到了2014年冬季,就在李沿還園正為初三做準備的時候,母親突然因意外受傷住進了醫(yī)院,父親必須在醫(yī)院專門看護。這么一來大大小小的家務事都得她去做。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幸接踵而至,父親又因為意外跌倒,造成腿部骨折。姐姐在南昌上大學,爸媽雙雙入院無人看護,事出突然,讓她措手不及。受這件事影響,李沿還園的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下降。但她沒有畏懼退縮,而是想辦法堅強地克服困難。她選擇利用白天的課余時間處理家務,晚上挑燈夜戰(zhàn)把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完成。那段時間雖然緊張忙碌,但她明白自己不是在孤軍奮戰(zhàn),她的身邊有疼愛她的家人時時刻刻陪伴著。經過不懈努力,李沿還園如愿以償進入了初三的重點班,更可喜的是老爸老媽也出院調養(yǎng),陪伴在她的身旁。
這就是李沿還園同學,她常常想起鄭板橋的詩:“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是的,李沿還園就是那根迎風挺立的翠竹,身處逆境亦自強不息。
自強心聲:駕馭命運的舵是奮斗。不抱有一絲幻想,不放棄一點機會,不停止一日努力。
組委會寄語:發(fā)光并非太陽的專利,我們相信你也可以發(f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