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深入實施,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法已經(jīng)無法適應學生的學習訴求,尋找新的教學途徑,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作文一直是初中教學的難點,也是考試分數(shù)占比最大的一部分。以往的作文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學生死記硬背幾個范文,然后在寫作的時候套用格式和故事,很容易出現(xiàn)千篇一律的問題,寫出的文章也毫無意義,缺乏真情實感。針對這樣的現(xiàn)象,初中語文課堂作文教學必須堅持創(chuàng)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實施教學,讓學生學會寫作、熱愛寫作。
一、夯實基礎,擴展學生的眼界
寫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一定是富有情感,能夠引起讀者共鳴的文章。初中生年齡尚小,接觸社會的時間也不多,能夠用于寫作的素材自然無法與成年人相比。很多學生表示,面對作文題目不知如何下筆。基于這樣的問題,初中語文教師要夯實學生的基礎,向?qū)W生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和寫作材料,并通過慢慢的積累,夯實學生的基礎,使其在寫作中有素材可以挖掘。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有目的地幫助學生進行積累,遇到好的詞語、句子,要提醒學生進行總結,并模仿性地寫作,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習慣。
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生課業(yè)壓力大,要學習的知識點多,僅僅依靠課堂的時間進行作文訓練根本不夠,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又存在局限性,無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教學作文寫作的過程中,要善于掌握學生的心理,通過豐富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例如,教師可以講一個小故事,但是故事的內(nèi)容只講到一半,另一半則讓學生自己進行補充,借助這樣的方法給學生更多自由創(chuàng)作的空間。教師也可以對班級的優(yōu)秀作文進行閱讀和展覽,初中生好勝心較強,在優(yōu)秀文章的激勵下,他們也更愿意努力進取,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當然,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借助多媒體設備和新的手段,根據(jù)作文題目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的情境,引導學生擴展思路和眼界,掌握更多的信息。
三、情感的真實表達
葉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順序應該是我認識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瀾沖擊著我,我有說話的愿望,便想傾吐,于是文章就誕生了?!痹撚^點充分證明,創(chuàng)作是生活的體現(xiàn),是對生活中有趣事情的再創(chuàng)作,如果缺乏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那么寫出的文章也必然沒有吸引力。常言說:“文章不是無情物?!睂W生對一些社會生活現(xiàn)象并不是沒有自己的看法的,一篇文章,不管是寫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贊成什么,反對什么,無不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來。但是受到高分制和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束縛,很多學生在作文中都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看法。為了改變這樣的現(xiàn)象,教師要鼓勵學生在文章中傳達自己的態(tài)度、情感、想法,讓學生真實地表達自己,寫出富有真情感的文章,也只有傳遞真實的態(tài)度和感受,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四、寫作技巧與生活教學的結合
優(yōu)秀文章的創(chuàng)作不是憑空想象,也不是隨意捏造、信口開河,初中作文的寫作在學生想象力延展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技巧。對此,教師雖不應該讓學生死記硬背各類范文,但是對于有特色、有見解的文章,教師要進行講解,擴大作文的輻射面,讓學生學會新的寫作方式,并進行反復的練習,從文章中獲得啟發(fā)。例如,我們初中教學的重點篇目,魯迅的作品《孔乙己》就是一篇細節(jié)描寫非常到位,善于總結并在觀察后進行描寫的一篇文章。作品中魯迅的描寫沒有生動的辭藻和華麗的語言,但是每一個細節(jié)都處理得非常到位,用簡單的、樸實的語言去摹寫人物的生態(tài),用極為細膩的筆觸揭示出人物的特點和性格。如“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穿的雖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蓖ㄟ^簡單的幾句話,就描寫出了孔乙己迂腐窮酸、好喝懶做、死要面子的讀書人形象。另外,教師要讓學生抓住生活細節(jié),從生活中積累素材,多觀察身邊的小事和人物,在不斷的積累中更好地書寫文章,寫出有內(nèi)涵、有態(tài)度的作文。
作為初中語文教學最難的一部分,作文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僅僅按照固定的套路進行教學,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加大閱讀量積累素材,有意識地讓學生觀察生活,抓住細節(jié),在文章中表達出真實的感受。當然,教師還要對學生的寫作技巧進行教學,注意好詞、好句的積累,解決學生寫作中遇到的難點。
參考文獻:
[1]胡彩霞.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方法[A].《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4年6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北京:《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4.
[2]牛曉麗.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文促進因素——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淺析[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09).
(龔才浪 江西省貴溪市雷溪中學 33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