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艷,屠曉微
吉林省腫瘤醫(yī)院,吉林長春130021
品管圈理念在手術室提高護理管理質量作用
何春艷,屠曉微
吉林省腫瘤醫(yī)院,吉林長春130021
目的探討品管圈理念在手術室提高護理管理質量的效果。方法選取154例腫瘤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順序進行分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手術室護理方式,觀察組在常規(guī)的護理基礎之上采用品管圈的護理方式。結果在護理質量上,觀察組和對照組在手術室環(huán)境評分為(85.36±8.65)分、(82.36±5.63)分,護理技術評分為(94.26±3.28)分、(89.36± 3.68)分,兩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人員對自身能力的評定上,干預前后在團隊凝聚力上的得分為(1.32±0.65)分、(3.55±0.21)分,問題解決能力的得分為(1.56±0.36)分和(3.81±0.35)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品管圈的護理方式,護理人員在特定的護理主題支持下,明確自身的工作內容和責任,不斷提高自身的護理水平,進而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并且在品管圈的帶動下形成一個良性的護理循環(huán),利于該院各項工作的開展,值得在臨床應用中全面推廣。
品管圈;手術室;護理質量
品管圈是在同一個場所內工作的成員組成一個小組,共同探討并解決工作中所出現的問題[1]。品管圈模式在醫(yī)院中實行,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讓每一個護理人員參與到護理活動開展和建設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護理能力和護理質量,進而提高該院的護理水平。該院針對77例腫瘤患者實施品管圈護理干預,主要是為了找尋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存在的缺陷,并針對工作中所出現的問題而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間該院手術室收治的154例腫瘤疾病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82例,年齡在26~73歲,平均年齡(41.09±3.22)歲。納入標準:所有的患者無高血壓、心臟病等嚴重的臟器疾?。煌鈪⑴c該次調查并填寫知情同意書。按照入院的先后順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觀察組采用品管圈的護理方式。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病情、病種等一般資料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病情在術前、術中和術后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具體護理方式如下:(1)在術前做好準備工作:在手術工作開展之前,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解該次手術的方式,所需時間,讓患者詳細了解手術的流程,進而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并消除心理上的恐懼。并且告知患者在手術中采用的體位姿勢,不僅可以配合手術工作的開展,而且避免患者出現肢體疲勞。同時還要告知患者術前禁食、禁水,并且手術中不得佩戴各種飾物,保證身體各個部位的清潔性;②檢查手術中常用的物品,是否準備齊全并保證其應用效果;③檢查手術中所需要的儀器設備,保證各項儀器設備正常工作。(2)術中配合:①護理人員要核對好患者的基本資料,確定患者信息之后并幫助患者選擇合適的體位姿勢,進而展開麻醉工作;②術中監(jiān)控患者生命體征,通過數據變化來了解患者的身體情況;③輔助醫(yī)生開展整個手術工作,在手術完成之后清點手術器械,保證與使用數量相一致,避免出現紗布、手術器械遺漏的現象。(3)術后護理,首先是將患者送回到病房,安放各種監(jiān)測儀器,并告知患者家屬數據的觀測方式,并且每隔30 min到病房內巡查一次,了解患者的身體指征變化情況。其次是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對患者的術后飲食、運動進行指導,進而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
1.2.2 品管圈的護理方式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的護理基礎之上采用品管圈的護理模式。①醫(yī)院成立品管圈護理小組,小組成員8名,由副主任護師和護士長分別擔任圈長和輔導員,其他6名為圈員。為了保證服務質量,在品管圈活動開展之前,成員要參加衛(wèi)計委、護理培訓中心組織的關于品管圈護理的各項活動,了解活動開展方式和注意事項。②小組內成員每周開會兩次,討論品管圈活動開展所取得的效果,改進的方向,并針對本階段成員在護理中出現的問題來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找出具體的解決方式。③設定該次護理主題,落實品管圈管理制度。④從該次以人為本的護理主題出發(fā),分解護理內容,并將各項護理內容落實到責任人。在術前、術中、術后均從人性化的角度著手,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⑤每15天組織圈員來匯報品管圈護理活動開展的具體情況,找出其存在的問題,并且圈長對圈員進行考核,了解其業(yè)務開展情況,并根據其所存在的不足進行針對性的培訓,進而形成一個良性護理體系,全面提高腫瘤醫(yī)院的護理質量。
表1 兩戶護理質量滿意度對比[(±s),分]
表1 兩戶護理質量滿意度對比[(±s),分]
組別手術室環(huán)境護理技術護士言行手術室物品的準備護患溝通入院環(huán)境觀察組(n=77)對照組(n=77)tP 85.36±8.65 82.36±5.63 3.856 0.013 94.26±3.28 89.36±3.68 3.967 0.015 93.85±3.67 85.26±3.86 4.369 0.037 95.38±6.24 83.26±5.88 3.987 0.028 96.33±7.26 84.66±5.86 4.568 0.026 93.26±5.81 80.26±3.19 3.962 0.017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質量的滿意度,各項指標最高分為100分;圈員對護理人員能力的評定,最好分為5分。
1.4 統(tǒng)計方法
數據均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患者采用品管圈的護理方式,其在護理質量、護理技術、護士言行、手術室物品的貯備、護患溝通、入院環(huán)境上的得分分別為(85.36±8.65)分、(94.26±3.28)分、(93.85±3.67)分、(95.38±6.24)分、(96.33±7.26)分、(93.26±5.81)分,與對照組相比二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護理人員對自身在品管圈活動干預前后能力進行對比,干預后在團隊凝聚、問題解決能力、工作熱情、協調溝通能力、責任心得分分別為(3.55±0.21)分、(3.81± 0.35)分、(3.96±0.52)分、(4.08±0.26)分、(4.26±0.38)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2示。
表2 品管圈實施前后成員能力的變化[(±s),分]
表2 品管圈實施前后成員能力的變化[(±s),分]
時間團隊凝聚力問題解決能力工作熱情協調溝通能力責任心干預前干預后tP 1.32±0.65 3.55±0.21 3.962 0.018 1.56±0.36 3.81±0.35 4.215 0.025 2.03±0.56 3.96±0.52 3.965 0.036 2.33±0.18 4.08±0.26 5.256 0.024 2.46±0.28 4.26±0.38 3.664 0.033
手術室是該院重要的科室之一,手術室工作環(huán)節(jié)的開展是為了直接作用到患處,解決患者的病痛。手術室不僅對醫(yī)護人員的專業(yè)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且也對器械準備、無菌操作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醫(yī)護人員具有較高的配合度[2]。在傳統(tǒng)的手術室護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按照醫(yī)院的規(guī)章制度來執(zhí)行,告知患者手術的方式、過程,需要的時間[3]。在護理中對患者的身體情況進行監(jiān)測,術后對患者在飲食、休息等方面進行健康宣教。這些內容既是手術工作開展的必備環(huán)節(jié),也是護理人員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部份護理人員不僅沒有展現護理人員應有的責任,而且沒有將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融入到護理環(huán)節(jié)中,甚至因繁重的工作內容而遺漏心理護理、健康指導等方面的內容,容易導致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較低,引發(fā)大量的護患糾紛[4]。通過采用品管圈的護理方式,成立品管圈小組,選出圈長和輔導員,并設定以人為本的護理主題;小組成員總結自身在護理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采用查閱文獻資料、集中討論的方式來探求問題的解決方案[5]。同時要參加腫瘤疾病護理方面的相關內容,全面提高自身的護理質量;圈長定期舉行會議,針對本階段取得的效果進行總結,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對圈內成員在知識、技能等方面的掌握情況進行考核,進而提高圈內成員的護理技能,全面提高護理質量[6]。
在該次研究中觀察組手術室環(huán)境得分為(85.36± 8.65)分高于對照組得分為(82.36±5.63)分,二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人員在干預前其責任心得分為(2.46±0.28)分低于干預后為(4.26±0.38)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院加入到品管圈小組的護理人員,其積極主動參與到護理工作中來,并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最重要的是其溝通、問題解決、協調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通過提高護理質量的方式來提高護理效果[7]。
綜上所述,品管圈活動護理中工作中開展,不僅讓圈內成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得到顯著提升,彌補了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通過不斷調整和改進內容,通過調整和不斷改進,其護理質量也不斷提升。
[1]李琳鳳,張毅,呂海瑛.品管圈在我國護理質量控制中的應用現狀[J].護理管理雜志,2013(11):800-801.
[2]黃荔葵.品管圈在提高手術室護士急診手術配合能力中的應用[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2014(1):82-84,108.
[3]趙慶華,肖明朝,劉捷,等.品管圈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現狀[J].護理學雜志,2014(6):94-96.
[4]戴小丫,章敏青,鄭小春,等.品管圈在手術室與供應室一體化模式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12):2631-2633.
[5]劉敏,張健,白曉霞.品管圈模式在防止手術室物品清點誤差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6):16-18.
[6]周智維,王崢崢.品管圈活動在提高手術室巡回護士手衛(wèi)生依從性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3(6):587-589.
[7]羅莉,余淑英.品管圈在手術室銳器傷職業(yè)防護中的應用[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24):124-125.
R472.3
A
1672-5654(2017)03(a)-0122-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7.122
2016-12-05)
何春艷(1972.3-),女,吉林長春人,大專,主管護師,研究方向:手術室護理。
屠曉微(1978.12-),女,吉林長春人,本科,護師,研究方向:手術室護理,E-mail:573642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