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長,吳競,李寶權,盛莉杰,宮學武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眼科,黑龍江齊齊哈爾161000
信息技術結合P B L教學在眼科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張志長,吳競,李寶權,盛莉杰,宮學武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眼科,黑龍江齊齊哈爾161000
目的探究信息技術結合PBL教學在眼科教學中的實踐研究。方法選擇2014—2015屆齊齊哈爾醫(yī)學院臨床專業(yè)的本科生共123名,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應用信息技術結合PBL教學教學和常規(guī)教學模式,對比兩組學生期末考核的理論成績和對教學模式的滿意程度調查,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實驗組考核的理論成績、臨床思維能力實踐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958、10.526,P=0.014、0.003<0.05);對照組學生對教學模式的滿意度為69.35%,實驗組學生對教學模式的滿意度為98.36%,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452,P=0.000<0.05)。結論信息技術結合PBL教學可以為實習生提供一個開放式的學習過程,不僅鍛煉了醫(yī)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學會整理、歸納相關信息,也有效地解決臨床上一系列問題,培養(yǎng)了實習生的學習思維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值得在臨床教學中推廣。
信息技術;PBL教學;眼科
目前,我國眼科學的教學主要是以講授式為主的課堂式教學,這種模式會對學生的思維空間有一定的限制,不利于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眼科不同于內、外、婦、兒等學科,其課程少,內容量較大[1]。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不當眼科醫(yī)生,因此是否學會眼科知識覺得無關緊要,把更多的經歷放在了考試課程中,對于眼科知識普遍重視不夠[2]。還由于著眼科的見習時有限,不進行臨床實習等一系列因素,導致了多數學生對眼科的課程學習不夠扎實,甚至在以后工作中對于眼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掌握甚少[3]。該研究選擇2014—2015屆齊齊哈爾醫(yī)學院臨床專業(yè)的本科生共123名,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應用信息技術結合PBL教學教學和常規(guī)教學模式,對比兩組學生期末考核的理論成績和對教學模式的滿意程度調查,進行統(tǒng)計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2015屆臨床專業(yè)的本科生共123名,學生均為其齊齊哈爾醫(yī)學院本科生,其中男73名,女50名,年齡20~24歲,平均(22.06±2.08)歲。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實習生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觀察組61名,平均(22.12±2.04)歲,采用信息技術和PBL相結合教學方式,對照組62名,平均(22.01±2.12)歲,采用常規(guī)的教學模式,兩組實習生在年齡、性別、學歷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該研究。
1.2 患者入組標準與排除標準
入組標準[4]:入組學生均為齊齊哈爾醫(yī)學院2014—2015屆臨床專業(yè)本科生;入組學生無精神狀態(tài)異常等;學生均知情同意該研究。排除標準:排除實習生身體異常、精神異常等;實習生對研究表示反對,不同意被納入該研究。
1.3 方法
對照組:由帶教老師按著眼科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對實習生開展教學,同時對實習生進行相應的實際案例所進行講解和實踐,學生提出問題,帶教老師進行詳細的解答,每堂課要求實習生做到課前預習、課堂上做筆記,課后復習等,將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相結合。實驗組:在帶教老師授課前需進行相關的計算知識、網絡應用知識和多媒體軟件應用的一系列培訓,對實習生需要認真的進行PBL課程培訓,讓其了解相關的計算機和網絡知識,比如:利用圖書館數據文獻檢索、網絡引擎搜索等方法。同時采用PBL教學模式,開始設問、分析討論、課后總結三段式進行教學,在課堂中引起重點典型案例進行分析討論,應用電子課件、電子圖書以及圖書館等資料,使實習生獲得有效、實用的學習資源。
1.4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觀察指標[5]:觀察比較兩組實習生的理論考核成績和臨床思維能力實踐的得分結果,理論考核:試題主要以名詞解釋、單選、簡答以及論述為主,考試范圍主要是眼科的理論知識、查體、輔助的檢查結果等,比如:眼底熒光素血管遭殃、視覺電生理檢查、相關層面的斷層影響、眼科超聲等,滿分為50分。臨床思維能力實踐:由3名資歷較深的醫(yī)師組成考察小組,選擇眼科典型案例,讓實習生進行獨立的病理分析,提出診斷以及鑒別診斷,并且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以考核小組成員醫(yī)師的最終平均分作為最終得分,滿分為50分。觀察每位實習生對教學模式的滿意程度。評價保準:采用醫(yī)院自制的滿意程度調查表,而調查表主要包括教學效果、教學方法,理論上分析問題的能力、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表述能力的提高,課堂上教學互動以及氣氛等方面,總分為100分,最終得分90分以上,判定為非常滿意;得分在80~90分之間,判定為滿意;得分在60~80分之間,判定為基本滿意;得分在60分以下,判定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和處理數據,考察理論知識、臨床思維能力實踐等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均數之間比較采用t檢驗,對教學模式的滿意程度等計數資料采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理論成績和臨床思維能力實踐對比
實驗組考核的理論成績、臨床思維能力實踐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958、10.526,P=0.014、0.003<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理論成績和臨床思維能力實踐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理論成績和臨床思維能力實踐對比[(±s),分]
組別理論成績臨床思維能力實踐實驗組(n=61)對照組(n=62)tP 47.03±0.59 39.69±1.23 8.958 0.014 48.12±0.47 36.45±1.08 10.526 0.003
2.2 兩組實習生對教學模式的滿意程度對比
對照組學生對教學模式滿意共43名,其滿意度為69.35%,實驗組學生對教學模式滿意共60名,其滿意度為98.36%,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452,P=0.000<0.05),見表2。
表2 兩組實習生對教學模式的滿意程度對比[n(%)]
眼科在臨床專業(yè)中屬于相對性較強的專業(yè)性學科,其中診斷、研究、實踐和其他臨床學科有所區(qū)別,眼睛屬于數視覺器官,其解剖結構和功能相對復雜,病種相對較為獨立,需要??茩z查和儀器設備,操作難度較大,要長時間的培訓來掌握專業(yè)檢查技能和臨床理論知識[6]。眼科同時也發(fā)展較為迅速的一門學科,屬于顯微手術科室,隨著信息的科學、光電技術、光學技術創(chuàng)新,眼科設備也不斷的更新,無法直接看大手術操作,只能通過錄像設備才能觀看手術過程,因此,實習生的實際操作機會較少。因此需要更多的有效的教學方式來提高教學質量,使實習生獲取更多的眼科專業(yè)知識[7]。
王昕等[8]研究表明:眼科見習生對應用信息技術結合PBL模式滿意程度達到95.00%以上,而常規(guī)教學模式的滿意程度僅僅達到68.00%,兩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結果和該研究結果相似。該研究結果中實驗組考核的理論成績、臨床思維能力實踐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了信息技術結合PBL有利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鑒別診斷及獨立診斷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由淺入深地做好課程安排,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能夠使學生全面系統(tǒng)掌握了專業(yè)理論知識,鞏固已有知識,提高理論聯系實踐的學習能力。表2可以看出對照組學生對教學模式的滿意度為69.35%,實驗組學生對教學模式的滿意度為98.36%,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452,P=0.000 P<0.05),說明了信息技術集合PBL教學模式相對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更受實習生的歡迎,跟高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更多的學生容易去接受這一教學模式,使學生有了更多的機會表達自己觀點和理解,增強自身信心,提高了自我表達能力和與患者的溝通能力。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結合PBL教學可以為實習生提供一個開放式的學習過程,不僅鍛煉了醫(yī)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學會整理、歸納相關信息,有效地解決臨床上一系列問題,培養(yǎng)了實習生的學習思維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值得在臨床教學中推廣。
[1]童繹,金崇華.神經眼科學范疇和中國神經眼科的現狀和展望[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2,22(6):363-366.
[2]宋志宏,任明,高國全.構建“基于網絡的PBL”教學模式培養(yǎng)醫(yī)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5,4(5):7-9.
[3]仲其軍,陸予云,冼少龍.WPBL教學法在生物化學檢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6(2):124-125.
[4]崔哲,邢立臣,豐亞麗.PBL教學模式結合典型病例討論在眼科見習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2,33(5): 647-648.
[5]陳嘉瑩,鄭小薇,徐威,等.PBL教學法在眼科學見習教學的實踐與體會[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4,13(1):187-189.
[6]李建華,劉國輝,涂永生,等.基于網絡環(huán)境下的生理學PBL教學模式的試驗研究[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3,7(2):119-121.
[7]何慶南.對以問題為基礎學習(PBL)的認識與體會[J].醫(yī)學教育探索,2012,5(8):706-708.
[8]王昕,王春燕.基于網絡環(huán)境下的PBL教學模式在眼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教育技術.2013,18(5):425-426.
Research on Practi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PBL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ZHANG Zhi-chang,WU Jing,LI Bao-quan,SHENG Li-jie,GONG Xue-wu
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QiqiharMedicalSchool,Qiqihar,HeilongjiangProvince,161000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practi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PBL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Methods123 undergraduates in the clinical major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4 to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BL teaching model,while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teaching model,and the terminal theoretical score and satisfactory degree to the teaching model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The examination theoretical score and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practic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obviou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t=8.958、10.526,P=0.014、0.003<0.05),the difference in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to teaching model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obviou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69.35%vs 98.36%),(χ2=13.452,P=0.000<0.05).Conclusion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PBL teaching can provide an open learning process for the trainees,which not only makes them sort up and summarize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but also effectively solves a series of issues in clinic and cultures the learning and thinking model of trainees,and obtains a better teaching effect,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in clinical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PBL teaching;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R77
A
1672-5654(2017)03(b)-0063-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8.063
2016-12-15)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教育科學研究項目,信息技術與PBL相結合在眼科教學中的實踐研究(QYJY20160040)。
張志長(1979-),男,遼寧莊河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眼科眼耳口鼻專業(yè)向學生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