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偉
要想完美還原一門風帆戰(zhàn)艦時代的艦炮,制作者必須熟知其機械結構。艦炮有別于一般火炮(圖1),是專門設計用在風帆戰(zhàn)艦上的作戰(zhàn)武器。下面就來看一下典型的艦炮結構。
三、艦炮的結構
圖2為一門艦炮的立體示意圖,可看到左炮架板的后面一部分和底架的一部分,前后輪軸只是示意,前炮架板則完全看不到。這樣一幅圖,當然不能用作圖紙做出精美的艦炮模型,但可供初學者認識艦炮的整體面貌。圖3是一張古代艦炮——皇家獵犬火炮的炮身示意圖,下面介紹古炮各部件的名稱和功能。
(一)炮身
炮身指的是炮管,是艦炮的主要部分,可裝填發(fā)射藥和彈丸,并通過發(fā)射彈丸給敵方造成破壞和殺傷力?;始耀C犬火炮為前裝藥式滑膛炮,發(fā)射藥和彈丸均通過炮口裝入,炮尾是密封的,不能開啟。還需注意一點:這款火炮的炮膛是光滑的圓膛,不具備現(xiàn)代火炮的膛線。從外表看,炮身由以下部分組成:
a.炮管底端:位于炮管底部,是一個加強結構,用于承受火炮發(fā)射時產(chǎn)生的巨大反沖力。
b.炮管尾段:位于炮管末端,為火藥工作部。該段炮管較粗,可承受火炮發(fā)射時產(chǎn)生的巨大爆發(fā)力。
c.炮管中段:位于炮管中部。該段炮管為過渡段,由粗漸變細,也是炮耳所在的位置。
d.炮管前段:位于炮管前端。該段炮管繼續(xù)由粗漸變細,不僅炮管得以延長,而且彈丸射出后方向性更,命中率更高。
e.炮尾鈕:位于炮身尾段的圓鈕,不僅能增強炮身底端和尾段的強度,也便于固定高速射擊時的射向和射角。在風浪中顛簸航行時,風帆上一切能移動的物品都必須固定,此時炮尾鈕又可用于穿繩,方便系縛炮體。
f.加強炮尾:位于炮管底端,是一種加強結構,用于承受火炮發(fā)射時產(chǎn)生的巨大反沖力。
g.引火藥槽:位于炮身尾段正上方,是一個淺槽池,可以盛裝火藥粒,并利用火繩點燃。
h.引火孔:位于炮身尾段正上方,是一個通向炮膛的孔道,與引火藥槽相連。發(fā)射前,可在引火孔中填充火藥,用于引燃膛內發(fā)射藥,繼而擊發(fā)彈丸。
i.炮體后段
j.炮管:發(fā)射彈丸的通道。
k.炮口加強段:在彈丸出膛的瞬間,炮口需承受極大的壓力。本段就是為防止炮身從炮口處炸裂,在鑄造時特意做的加強段。
l.炮口塞:保護火炮管。
m.炮耳:亦稱炮耳軸,外觀為橫向短圓軸,與炮管一體鑄造,用于輔助炮身安放在炮架上,并作為支點調整火炮的俯仰角。
此外,在炮管的不同部位均設計了加強環(huán)。其作用類似加在炮管上的鐵箍,可以增加炮管的強度。
(二)炮架
炮架(圖4)的作用是支撐炮身,并承受火炮發(fā)射時產(chǎn)生的后坐力。炮手還可利用炮架,對炮管的俯仰角和方向角進行調整,以便瞄準目標、進行射擊。通常炮架用厚重堅實的橡木板制作,以銷釘連接,由左、右、前方向的3塊炮架板和底架、射距調節(jié)楔木、輪軸、炮車輪等部件組成
1.炮車拖環(huán):通常用金屬制成,用于拖拽炮車。
2.炮架側板:用于支撐炮身的木板。大陸型炮架側板通常垂直安裝在炮架底座板上。英國型炮架側板朝向炮口的左右邊緣均向中線傾斜,固定在輪軸上。
3.炮架底座板:僅見于大陸型炮架。
4.滑輪組掛鉤環(huán):用于放置拖曳火炮前后移動的滑輪組繩索。連接了繩索的掛鉤環(huán)一端與火炮連接,另一端與甲板上的鐵環(huán)連接,方便前后移動火炮。
5.瞄準用楔形塊:用于調整炮身的俯仰角。
6.楔形木底板:瞄準用楔形塊可在其上滑動,以調整炮身的俯仰角。
7.固定栓環(huán):炮耳蓋栓插于其中,用于鎖牢炮耳蓋。
8.炮耳蓋栓:鎖閉炮耳蓋的鐵栓。
9.炮耳蓋:用以鎖定炮耳,防止炮身跳離炮耳承座。
10.貫通鉚釘:用于固定炮架。
11.炮耳蓋銷釘:用于固定炮耳,防止開炮時炮身滑出炮架。
12.炮架橫梁板:位于炮架首部(靠近炮口位置),橫梁板的兩端可以撐住炮架側板并與之牢固連接。
13.輪軸銷釘:防止炮架的車輪脫落。
14.炮架車輪輪軸:用于安裝炮架車輪,采用木材制作,固定于炮架底部。
15.炮架車輪:采用木材制造。為防止車輪木板順著木紋方向開裂,有的車輪用兩層不同木紋方向的厚木板疊加,有的則用一層厚木板,外箍鐵環(huán)。在17、18世紀,大陸型炮架車輪的前輪直徑大于后輪;18世紀后,4個車輪的直徑趨于相同,但英國型炮架的車輪始終保留“前大后小”形式。
16.輪軸加強板:采用金屬制造,用于連接固定輪軸和炮架側板。
17.駐退索系環(huán):多見于英國型火炮。火炮駐退索的一端系在船體肋骨鐵環(huán)上,另一端穿過炮架一側的側板系環(huán),先在炮身的炮尾鈕處緊拴一圈,再穿過炮架另一側駐退索系環(huán),系于該側肋骨鐵環(huán)上。
18.貫通鉚釘:用于固定炮架。
19.炮架橫梁板(與12一對)
20.炮架車輪輪軸(與14一對)
21.炮架車輪(與15一對)
22.炮軸箍:采用金屬制造,用于加固炮軸。
23.炮軸固定鉚釘:用于炮軸和炮架的連接固定。
n.后滑輪組(見圖3):用于牽引炮車后行,方便炮手擦洗炮膛、裝填發(fā)射藥和彈丸,為發(fā)射炮彈做準備。
o.炮尾鈕:方便穿繩系縛炮體。
p.牽引滑輪組:用于牽引炮車前行,讓火炮抵達發(fā)射位并進行瞄準射擊。
除了上面提到的,炮架還包括滑輪組、牽引繩等部件。另外為方便擦洗炮膛、裝填發(fā)射藥和彈丸等工作,炮架還需配備擦炮刷、裝填桿等專用工具(圖5)。在單獨制作一門艦炮模型時,這些炮架細節(jié)均要有所體現(xiàn)。
筆者在翻閱外刊時,偶然看到了一張關于風帆戰(zhàn)艦時代的火炮圖片,并立刻用手機拍了下來。在此與大家分享,有助于加深讀者對古炮的了解。(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