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遠利 劉勝勇 徐衛(wèi)成
摘要:通過對學術界相關翻譯原則、政府部門制定的系列翻譯標準及旅游文本翻譯實踐成果的研究,探索出旅游文本翻譯應遵循合法性原則與“功能對等”原則,歸納總結出旅游景點名稱與旅游景點介紹的一系列翻譯規(guī)范,引導、規(guī)范譯者的翻譯活動,提高景點翻譯的質量。
關鍵詞:旅游景點介紹;旅游景點名稱;翻譯原則;翻譯規(guī)范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6-000409-02
一、旅游景點英語翻譯中存在的問題
旅游翻譯體裁屬“呼喚型”文本,旅游景點介紹是旅游翻譯中的重點和難點。我國旅游文本的翻譯發(fā)展于80年代。近年來,旅游景點的翻譯發(fā)展迅速,但是一些地方的旅游景點英語翻譯存在譯名不規(guī)范、語義翻譯錯誤、句法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等諸多問題。
二、探索統(tǒng)一的翻譯規(guī)范
根據翻譯規(guī)范論觀點,翻譯是一種受規(guī)范制約的社會行為。翻譯規(guī)范的制定有利于譯者們在碰到相同或相似問題時有章可循。因此,探索旅游文本翻譯應遵循的原則,總結歸納出景點翻譯規(guī)范,引導、規(guī)范翻譯活動,對提高譯文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一)旅游文本翻譯應遵循的原則
1.合法性原則
公共場所的英文譯寫應當符合聯(lián)合國、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在首先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前提下進行譯寫。旅游景點景區(qū)名稱可采用英文譯寫方式,但作為地名使用時,則應符合國家標準《地名標志》(GBl7733),采用漢語拼音拼寫方式。
2.“功能對等”原則
旅游文本主要有兩個功能:一是傳遞信息,二是誘導行動。為了實現(xiàn)這兩個功能,應遵循尤金.奈達的“功能對等”(functionalequivaleneel原則,“譯文文本的讀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讀者理解和欣賞原文的方式來理解和欣賞譯文文本”(Nida,1993)。為了得到這樣的效果,翻譯中“內容第一,形式第二”,即信息內容是主要的,語言形式是次要的,在兩者不能兼得的時候,可以改變形式保留信息內容。因此,旅游景點翻譯中譯者不用拘泥于原文的語言結構,應使用符合譯語規(guī)范和文化標準的語言準確傳達原文信息,促使游客產生旅游興趣、進行旅游活動。
(二)旅游景點翻譯規(guī)范
1.旅游景點名稱的翻譯規(guī)范
景點名稱一般由“專名”和“通名”組成。根據國家標準《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guī)范第1部分:通則》,通名(generic terms)指場所和機構名稱中標示場所或機構的類別和屬性,不具有唯一性特征的部分。而專名(specific terms)指場所和機構名稱中用于和同類別、同屬性的其他場所或機構相區(qū)別,具有唯一性特征的部分。如“彭祖園”,由專名“彭祖”和通名“園”組成。如果將名稱全部音譯,外國游客難以理解,無法有效傳播景點,而“完全意譯,保留文化內涵和原文形象,但是外國人就缺少一個與中國讀法建立直接聯(lián)系的途徑”。
針對如何翻譯旅游景點名稱,許多地區(qū)如北京、上海、山東、廣東、陜西、江蘇等出臺了地方標準,有效的指導了旅游翻譯活動。參考2012年江蘇省出臺的《江蘇省旅游景點景區(qū)名稱英文譯寫規(guī)范》,歸納出旅游景點景區(qū)名稱英文譯寫的方法和要求。
(1)專名譯音、通名譯意。以歷史文化名人命名的景點,專名應用漢語拼音拼寫,景區(qū)景點名稱中專名一般用漢語拼音拼寫,通名一般用英文翻譯。如:彭祖園,由專名“彭祖”和通名“園”組成,翻譯為Pengzu Park?;蛘哐赜眉s定俗成的譯寫方式,如:周恩來紀念館翻譯為Zhou Enlai Memorial Hall。通名的翻譯,要遵守“功能對等”原則,景點中的各種“園”、“塔”、“寺(廟)”、“館”等要根據其功能翻譯,如:佛塔譯為Pagoda;紀念塔翻譯為Monument;電視塔譯為TV Tower。
(2)通名譯意,專名可譯音也可譯意。以山川、湖泊、植物等自然景觀命名的景點,以歷史建筑命名的景點,按形狀命名的景點景區(qū),專名可用漢語拼音拼寫,也可用英文將其意義譯出。翻譯實踐中,如果專名中的名稱主體已失去原屬性特點的,譯音;強調專名中的名稱主體原屬性特點的,譯意。如以下譯文:棲霞山QixiaMountain;總統(tǒng)府Presidential Palace。
(3)“專名、通名皆譯意”的翻譯方法。對于能夠反映景點景區(qū)內涵和特征、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專名,用英文將其意義譯出。具體包括以歷史事件命名的景點,以傳說、典故、特定文化命名的景點景區(qū),以獨具特色的本地特產命名的景點,以功能命名的景點等。如以下譯文:淮海戰(zhàn)役烈士紀念塔Huaihai Campaign MartyrsMemorial Monument;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qū)Xijin Ferry Historical andCultural Area,亞細亞影視城Asia Film Town。
(5)統(tǒng)一景區(qū)景點名稱中常見表達的翻譯。根據其功能,將旅游景區(qū)名稱中的“景區(qū)”、“風景區(qū)”、“風景名勝區(qū)”翻譯為ScenicArea;旅游景區(qū)譯為Tourist Area;度假區(qū)譯為Holiday Resort。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譯為National Scenic Area,省級風景名勝區(qū)譯為Provincial Scenic Area。
(6)統(tǒng)一景區(qū)景點英文譯名。沿用約定俗成的譯寫方式,如“中山陵園風景區(qū)”為Dr.Sun Yat-sens Mausoleum Scenic Area。沿用已正式對外使用的英文名稱,如“留園”Lingering Garden。
2.旅游景點介紹的翻譯規(guī)范
旅游景點介紹的翻譯中譯者缺乏統(tǒng)一的規(guī)范,容易導致翻譯方法混亂、譯文質量良莠不齊等問題。為了提高譯文質量,國家標準《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guī)范第1部分:通則》于2014年7月15日起實施。根據通則第4條“譯寫原則”,結合翻譯實踐,歸納總結出旅游景點介紹的翻譯規(guī)范。
(1)注重讀者效應,力求譯文與原文具有同樣的功能,盡最大可能吸引游客。譯者要充分揣摩譯文讀者的文化心理和審美習慣,可以采取增譯、減譯、重寫等翻譯方法。
①增譯。增譯是指在譯文中增添原文中沒有的信息,如背景知識,文化知識,地理位置,年代時間等,幫助外國游客理解文本介紹中的文化內涵。如頤和園中文昌閣景點的一句介紹“文昌閣主閣兩層,內鑄文昌帝君和仙童、銅特”中“文昌”翻譯為Abronze statue nf Wenchang Wang,(the Taoist deity of Culture andLiterature in Chinese Mythology),譯文做了增添說明。
②減譯。減譯指翻譯時刪減一些原文中存在的信息。因為外國讀者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審美意識與中國人大不相同,他們習慣了英文旅游文本簡潔準確的表達方式,而中文旅游文本常采用多種修辭手法和華麗的辭藻。如果直譯過來會讓譯文讀者覺得這些信息多余、無意義甚至費解,反而影響有效信息的傳遞。
③改譯。在正確傳遞原文文本信息內容的前提下,可以對原文進行改寫,包括句子結構、篇章結構、文字內容、行文風格等的改寫,符合英語旅游文體的特點,取得譯文預期的交際效果。
(2)傳達信息需準確。因為漢語、英語在語法、遣詞造句、行文布局方面存在差異,有些原文在譯文中直譯會出現(xiàn)錯誤,所以翻譯中需要譯者正確理解后進行恰當的翻譯。
(3)譯文要通俗易懂。翻譯中應當避免使用生僻的英語詞匯和表達方法,盡可能使用英語的常用詞匯和表達方法。
(4)譯文要遵守文明、禮貌原則。翻譯中不得出現(xiàn)有損我國和他國形象或有傷民族感情的詞語,也不得使用帶有歧視色彩或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譯法。
三、結語
景點介紹翻譯在吸引海外游客、促進文化交流、提升中國國際形象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相信統(tǒng)一的景點翻譯規(guī)范對譯者可以起到引導作用,幫助提高中英翻譯質量,促進旅游業(yè)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