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芳
摘要:家庭是兒童來到世界上的第一個生活場所,也是第一所學校,更是鑄造孩子良好性格和人格的重要場所。 家庭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既是幼兒發(fā)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全民素質 的重要前提。本文探討了家庭因素對孩子身心發(fā)展的影響,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家庭;幼兒;問題;對策
家庭環(huán)境的優(yōu)劣,不但直接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及學習成績,而且對兒童心理健康產生正反兩方面的影響。據調查顯示,兒童心理不健康問題的發(fā)生,其多數是與家庭環(huán)境不良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健康心理是現代教育的主題,也是幼兒家庭教育的主題。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與否,將會對他們的認識、情感、個性、道德的發(fā)展和社會適應等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有時甚至是難以逆轉的。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大潮沖擊下,數以千萬計的農民涌人城市打工、經商,然而在大量農民外出的過程中產生了一個重要的問題: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大部分農民工子女由于條件的限制,不能伴隨父母進城,只能留在原籍接受學前教育,他們的成長狀態(tài)直接影響著未來人口素質的提高和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
一、家庭因素對幼兒成長的影響
1.家庭經濟生活對幼兒的影響。
家庭收入的多少,直接與幼兒的物質生活、學習環(huán)境、健康條件等方面相聯系,對幼兒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家庭經濟收入的多少,經濟負擔的輕重,生活水平的高低,這些情況都不能決定對子女的教育是有積極影響還是消極影響。起決定作用的是如何對待、如何安排家庭的經濟生活。如果說父母善于持家,能合理、科學地安排家庭經濟收入,精打細算,量入為出,收入和支出大致相等,略有節(jié)余,使家庭生活過的平靜、和諧,即使物質生活條件艱苦一些,孩子也會覺得幸福溫暖,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但有的幼兒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一些生活起居都由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照料,祖輩們對孩子十分嬌慣,甚至孩子要什么就給買什么,這就養(yǎng)成了幼兒唯我獨尊、揮霍浪費的壞習慣。有的父母舍得在吃穿方面給孩子花錢,卻舍不得為孩子買好書;也有些父母不根據孩子的實際需要,跟風隨潮,過于大手大腳地對孩子進行智力投資,這些做法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2.缺乏對幼兒的安全教育。
相關調查顯示,農村家庭中只有56%的臨時監(jiān)護人經常關注并采取措施預防留守幼兒意外傷害發(fā)生,但也有34%的人只是有時會注意,還有8%的人明確表示顧不過來。由于監(jiān)護人疏于對孩子的管教,導致留守幼兒這一群體存在著較大的安全教育隱患,磕傷、溺水、交通等意外事故很容易發(fā)生。但是大多數的父母或監(jiān)護人沒有給孩子普及過安全知識。
3.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缺失。
農村留守孩子的父母遠在他鄉(xiāng),無法及時地滿足他們正常的的心理需求,他們往往缺乏安全感,容易表現出孤僻、內向等心理特征,并且不易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處,不是獨自待著不理睬別的小朋友,就是容易和小朋友打架。隔代撫養(yǎng)留守孩子的祖輩,其教養(yǎng)態(tài)度往往是保護溺愛的,很容易造成兒童的任性、孤僻、攻擊、膽怯等個性特征。
4.家庭生活環(huán)境對幼兒的影響。
農村家庭的幼兒,由于地理環(huán)境和家庭條件的限制,家庭環(huán)境遠不如城市里的孩子好,農村幼兒的家庭環(huán)境一般比較雜亂,沒有什么藝術性可言,甚至有的孩子所處的環(huán)境臟亂不堪,孩子的自身衛(wèi)生情況也很差,有的一連幾天甚至十天半月不洗澡,食物玩具亂扔亂放。這些都容易導致幼兒散漫、懶惰、不講衛(wèi)生、隨意等不良習慣的養(yǎng)成。
二、家庭問題影響農村兒童健康發(fā)展的對策
1.家庭物質因素影響的對策。
家庭物質因素主要決定家庭生活環(huán)境,對耗子的健康成長影響很大。家庭是孩子第一個生活環(huán)境和成長的重要場所,家庭生活環(huán)境時時刻刻都在對孩子發(fā)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對他們的生活習慣、思想品德、道德情操、行為規(guī)范等方面影響極為深刻。而這種影響就是一種無意識的教育,孩子們接受這種影響也是在不知不覺中的。因此,家長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良好、優(yōu)美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讓幼兒在其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其優(yōu)良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2.加強對幼兒的安全防患意識的教育。
幼兒年齡小,什么都想看看、摸摸,多是無意行為,受到傷害的可能性隨時存在,因此,家長平時除了要格外用心看護外,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培養(yǎng)和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是幼兒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時代日益發(fā)展的要求,也是家庭和社會的基本要求。家長要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知識,獲得經驗,這是幼兒安全自護教育的一把鑰匙;父母的行為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家長要用自己的行動對進行安全教育,加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yǎng),這樣有助于幼兒順利地參加幼兒園的游戲、學習及生活活動,有助于消除家長的后顧之憂,為幼兒的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從多角度關心幼兒 。
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方式,動不動就打罵孩子的粗野蠻橫方式起不到任何的教育效果,甚至會讓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用仇恨的情緒與家長作對?;蛘哂行┘议L對孩子監(jiān)護不力,孩子犯了錯誤怕傷孩子感情,輕描淡寫說兩句完事,長此以往放縱孩子,最后導致無法管教。因此,教育孩子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留守幼兒,家長要從多角度關心他們,不僅是關心他們的生活狀況,還要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況,要切實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要讓孩子在愛的氛圍中成長??梢栽诩议L與孩子之間開展“親情信”、“親情熱線”等活動,為親子溝通提供方便。
4.盡量給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
家庭是幼兒生活時間最長的場所,家長要根據家庭經濟條件來美化家庭生活環(huán)境。風格優(yōu)雅、整潔美觀、舒適宜人的生活環(huán)境有利于陶冶孩子的情操,促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家具的購置、擺放,房間的裝飾等都應將藝術性和實用性結合起來,追求高雅的情趣。布置家庭生活環(huán)境的時候也最好讓孩子參與其中,讓孩子動手,特別是布置孩子自己的房間時,家長不要包辦替代,讓孩子按照他們自己喜歡的風格自己動手布置房間,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又能提高孩子的審美情趣,讓孩子學會欣賞美。
總之,解決家庭問題對兒童的影響是一項系統(tǒng)的社會工程,需要政府、社會和家庭的緊密配合,形成人人都來關心兒童成長的濃厚氛圍,努力改善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提高他們的家庭教育,真正為兒童的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藍天。
參考文獻:
[1]淺談家庭教育對孩子身心發(fā)展的影響[OL].2015.
[2]王秀華(導師:米俊魁).對幼兒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