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蕾竹
會話是訓練聽話、寫話能力的一種言語交流活動。會話寫話要做到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先指導學生連貫地說好一句話,寫好一句話,再激發(fā)學生把每句話連起來,形成一段話,寫好這一段話,使觀察、思維與語言表達融合為一體。新課標對低段學生會話總的要求是:能認真聽別人說話,了解說話內(nèi)容,能復述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內(nèi)容;對寫話總的要求是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邊人物、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在低年級的教學實踐中,根據(jù)新大綱的要求,秉承說話可以為寫話服務的原則,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在培養(yǎng)學生的會話能力和寫話上做了一些自己的嘗試。
一、利用教材自身內(nèi)容,加強會話與寫話之間的聯(lián)系
現(xiàn)行教材在會話方面,內(nèi)容較豐富、形式較活躍,教師只要真正明確了教材的編排意圖,合理到位地使用好教材,說寫結(jié)合,其訓練效果是有保證的。對于低段學生,強調(diào)的是多說少些,學生只有把想說的充分表達出來,才會在寫的方面有所展示,所以最先就是利用教材,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愿意說,那么在寫時就順利多了。如《荷葉圓圓》這篇課文,這既是一則充滿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進行會話寫話訓練的好教材。全文用對話的形式把小水滴、小蜻蜓、小魚兒、小青蛙四個小伙伴對荷葉的感受展示出來,這留給了學生們一個極大的想象空間。教師根據(jù)這篇課文設計了相關練習,讓學生順著課文的情節(jié),展開豐富的想象,將課文內(nèi)容作適當延伸。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荷葉還可以像什么?它還可以有哪些小伙伴?都會把荷葉當成什么呢?為什么呢?在教師的點撥和引導下,學生們暢所欲言,描繪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畫面,令人欣喜。在隨后又進行了一個將近10分鐘的課堂微寫話練習,為降低低段學生寫字難度,設計了類似于“荷葉像……?!薄啊押扇~當成了……。因為……?!边@樣的句型填空,減少多余字數(shù)的書寫,增加課堂寫話練習的效率。學生的完成度果然很快,積極性也很高,沒有感覺到寫話的困難。
二、通過實物展示,加強會話與寫話之間的聯(lián)系
在一次會話課上,我把自家養(yǎng)的小貓咪帶上課堂,首先出示說話主題:“可愛的小貓”,要求學生說說小貓的特點。學生們一看見這個可愛的小精靈,頓時熱鬧起來,三個一群,兩個一伙,小組討論非常熱烈。討論后我組織全班進行交流匯報。有的說:“這個小貓咪有一身黑白相間的毛,一對小小的耳朵,一雙圓溜溜的像星星的眼睛?!庇忠粋€學生搶著說:“腦袋圓圓的,耳朵是又尖又小,有一身可愛的細毛”“不對,不對?!币粋€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了?!澳阌惺裁匆f的?”我笑著問?!靶∝埳砩项^部毛是絨毛,尾巴部分毛感覺摸上去較硬只是細小,叫細毛不是絨毛。”對于學生的回答,我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隨后出示寫話題單“這是一只……的小貓,它有著……,像……。有著……像……。還有著……像……。我真……它?!边M行了相關寫話練習。這下大家不愁寫不下來了。學生們個個奮筆疾書,說寫結(jié)合的目的又一次達到了。
三、利用看圖或者畫圖,加強說話與寫話的聯(lián)系
愛說是會話的前提,會寫才是教學的目的。但由于低年級的學生口語表達有困難,有時不知道如何去說,也不知道從哪開始說,說的話東一句、西一句。要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做好示范,規(guī)范學生口語,先通過圖片展開會話訓練,在會話訓練的基礎上再寫話。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只有當兒童腦中充滿了活生生的形象、聲音、旋律的時候,讀寫教學的過程才能比較輕松”。
在指導看圖寫話《猴山》時,我先指導讓學生從整體上觀察,弄清這是哪里,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都有誰。再抓重點讓學生細致觀察,看清猴山上每只猴子的神態(tài)、動作特點。由面到點,最后說出自己的感受,然后用書面語言表達出來。通過這樣的指導,學生掌握了觀察的方法;說的時候,有序可循;寫的時候,有話可寫。思路清晰,言之有序,避免了看到什么就說什么的弊病。又如在教學一年級課文《畫家鄉(xiāng)》時,我設計了首先讓學生們畫出自己心中或眼中的家鄉(xiāng)美景,再用自己的語言對自己所畫的家鄉(xiāng)進行簡單的描繪,最后寫一寫自己畫的內(nèi)容,學生們畫得很美也說得很開心,在圖畫的基礎上寫下了諸如“家鄉(xiāng)的草地像一條淺綠色的河”、“樹木是深綠色的海岸”“牛群在河里愉快地洗澡”、“我聽見了蟈蟈的歌聲”等一系列讓人眼前一亮的好句。寫話顯而易見已經(jīng)深入人心了,不再是難事了。
四、利用群文閱讀,通過歸納與演繹相結(jié)合的方法,加強寫話與說話的聯(lián)系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所有課文都是在講“美麗的春天”這個話題,我把這個單元的課文進行了總體歸納,學生們通過《柳樹醒了》認識到春天里天氣變暖,燕子回歸,柳樹婀娜多姿;通過《春雨的色彩》認識到春雨綿綿,因為有了春雨世界變得色彩繽紛,撩人眼球;通過《古詩兩首》認識到在春風中嬉戲玩耍的兒童生活是多么幸??鞓?。再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去發(fā)現(xiàn)春天的美麗和可愛。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爭相恐后的說出了自己的心聲,等到再用手中的筆去描繪心中所想時已經(jīng)非常簡單了。
五、走出去吧!說話寫話易如反掌
把周圍的畫面印入兒童的意識里去,使兒童的思維過程在生動的、形象的表象的基礎上進行。周圍世界的鮮明形象對教師來說就是一種發(fā)掘?qū)懽鞯脑慈?。在學校組織的秋游中,我和學生來到河岸邊,這是一個溫暖而有陽光的早上,天上白云朵朵,地上野花點點,空中楓葉飄飄,蝴蝶圍著我們翩翩起舞,魚兒在清可見底的湖水中自由地擺動身軀,在大多數(shù)文人騷客筆下蕭瑟的秋天在我們看來依舊是那樣充滿了生氣和活力。學生們興奮得不停地這看,不停地那看,不停地說,不停地問。我試著詢問學生“老師帶領同學們來到了哪兒?這里景色怎么樣?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學生們按老師提問的句式回答:“老師帶領同學們來到一條小河邊,這里的景色太美了!……”學生按老師的指導,思維活躍又有條理,興趣濃厚,說話連貫,表達得有聲有色。回去后的幾天,一篇篇描寫秋天的美文展現(xiàn)在我眼前。
六、利用角色扮演,加強會話與寫話的聯(lián)系
低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活潑好動!有人說:兒童是天生的演員!此話不假。借助有效的表演,可以讓低段學生在調(diào)動肢體語言的同時,加深對周邊事物個性化的理解,從而提高自己說話和寫話的能力。
曾記得語文課本《桃花源記》里有“臨近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一句,特別喜歡。正因為這光,武陵人發(fā)現(xiàn)了這世外桃源。正因為這光,才讓我們領略了這虛幻飄渺的神仙世界。我想,最開始的會話訓練就像這光一樣,讓孩子們初步感受到語言文字帶給我們的美好,帶給我們的感動,帶給我們的奇妙,那最后讓孩子愛上寫話還會難嗎?